读弟子规的读后感100字
《谨》与前两章不同,前两章的是孝顺,而《谨》却写的是让我们行为不可以放逸。孔子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待自己一定要严格,只有严谨才能少犯错,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才能正己身,立己志。
为人子女应早起,把握光阴。正如陶渊明所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而我们应当怎样珍惜时光呢?“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走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朱自清的《匆匆》告诉我们,应该从生活的点滴小事中挤出时间,而不是缩短自己的休息时间。
《弟子规》作为古代一部用于规范人们行为的书,能在如此开放的现代得到推崇,的确有它的独到之处,通读全书,会发现它几乎不含封建思想,且它所包含的大多数衣食住行规范在现代仍值得倡导,以“谨”为例便可窥见一斑。将谨的内涵扩大,还有“慎独”之意,在任何时候做任何事,都应该做到问心无愧,“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德行高尚,通过礼仪文明,懂得与他人相处之道,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促进作用,才是“谨”的根本。
在学习《弟子规》的时候,有人将其当作一本书,可以用来阅读,有人用来当作教材,教化他人,而我认为,不妨将它看作自己的一种无形的法律,筛去不必要的,让精华时刻约束自己,做足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时间一长,当它成为一种习惯,甚至一种本能时,我们便学会了《弟子规》。
读弟子规的读后感100字篇2
最近学校组织我们学习了《弟子规》,为什么要学《弟子规》?通过学习,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含义,“弟子”指的是学生,也就是父母的子弟;“规”是规范、道理的意思,也就是做人的道理、规范。
《弟子规》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做人的一些基础规范,它教我们如何做好一个善良的人,做好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好一个有礼貌的人。每一个人都应当了解如何做人,这样不但你个人的修身会得到进步,家庭也能得到幸福美满,所以古人非常重视儿童教育,去研究如何把小孩教好。寻求人生的归宿,是很多伟人、圣贤的最大愿望,在《弟子规》中,圣贤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的思想道德理念传承给了我们。
通过学习《弟子规》,我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要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真正做到百事孝为先。
首先是〈入则孝〉,它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弟子规》里有这样的一句话“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一个对父母都不孝顺的人,是不能干成大事业的;一个不懂得礼节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
其次是〈出则弟〉,它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孝敬父母了。
我们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学习《弟子规》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会变成和谐的世界。
读弟子规的读后感100字篇3
“人不信不立”。作为一名高级动物,一个人讲究诚信是最基本的。“信”穿透人的躯体,穿透人的灵魂,让它夺目和耀眼。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本句话虽然短小精练,但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我想大家都撒过谎吧,有善意的也有恶意的,但如果张口就骂人,瞪眼就说谎,那样就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让人敬而远之,最后彻底不和你接触。我希望大家说话要注意,都要说实话,但也不能太实在了。
我想六中对于口才教育是非常合格的。在六中的课堂,老师不仅教我们知识更教会我们如何做人。班主任老师告诉我们做人要嘴儿好,更应该诚实。说话是一门艺术,我们每天都有演讲来锻炼我们的勇气,有时候轮到了自己演讲的时间而没有准备这又成了失信。《弟子规》还教会我们吐字要清晰,我们在回答问题时要保持洪亮的嗓音,声音不能太大也不宜太小,应该让师长们听见。
犯了错误要及时承认,要敢于面对缺点,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过能改,归于心。倘掩饰,增一辜”。只要彻底地改掉缺点,就还是一个好人。
让我们一路守信地敲开人生生命之门吧!
读弟子规的读后感100字篇4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中的典范,让我们看了都受益匪浅,它虽然三字一句,但却告诉了我们许多道理。
在这么多句三字经中,有几句让我印象很深。“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幸。”教会了我:“犯了错误能及时改正,就等于没有做过错事一样。倘若犯了错误不及时改正,并且掩饰,那就是错上加错。比如,撒了谎不承认错误,这是不对的,但如果及时改正,那是对的。“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这一句话对我的感触也是非常深的。以前,妈妈叫我起床我也想争分夺秒地多睡一会儿,尤其是在寒风刺骨的冬天,学了《弟子规》后,每天早上妈妈一叫我便迅速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之后便去上学。这样,我渐渐懂得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过光阴。”这一个道理,也慢慢提升了做事的效率。
中华传统文化真是博大渊深,我不仅要学好《弟子规》,还要学好中华传统文化。将这些教诲传承给一代代中华民族。
读弟子规的读后感100字篇5
这几天老师一直让我们读诵《弟子规》,学校有时也在空中课堂播放《弟子规》。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
“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在这么多道理中,是对我印象最深的。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只要是说出口的话,就要讲信用,不能食言。这让我想起了博玄说过的一句话:“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意思是:对人诚心诚意,本来不相信,也会相信了;但对人虚伪无信,就是本来相信的,也再不敢相信了。看,他说得多有道理啊!
读弟子规的读后感100字篇6
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非浅。因为在学习《弟子规》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弟子规》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有几点体会: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和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们应感恩老师,因为老师打开我们智慧的大门,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浓浓的师爱一直伴随左右。
要感恩国家,今天如果没有国家,没有一切的施政,我们就没有办法生活在安定的社会里。一个对国家、社会有责任心的人,才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一切,他的人生也因此而精彩。
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读弟子规的读后感100字篇7
因为院系举办《弟子规》演讲比赛,我接触到《弟子规》这本书,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让我感触良多,尤其是对“孝”的理解。我认为学习《弟子规》应该把《弟子规》的真谛贯彻到实际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弟子规》开篇中这样教育我们: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首孝悌”从中可以看出“孝”对于一个人来讲是很重要的。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生养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这个人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可是到底要怎样做才算是“孝”呢?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总是在忙碌的追求自己的目标,对房子、车子的追求热衷竟让我们忘记了孤孤单单在家里惦记着我们的父母。
曾经在电视上看到一则公益广告:老人一人在家,子女告诉家里的老人要回家吃饭,老人开开心心的准备了一桌好菜,耐心地等待子女们的到来,可是老人左等右等,都等到睡着了,醒来时,屋子里冷冷清清的,只有老人一人,正在这时,电话铃响了,是老人子女的,他们告诉老人不回来了,在电话中老人的孙女叫了老人一声奶奶,老人心里有些安慰,正准备和孙女说话时,电话挂断了,老人很失望很无奈地说了句:你们都忙。
看到此情此景,我的内心震撼了,有人曾说过:人越老越害怕孤独。你让你家中的老人孤独了吗?一个再华丽的房子没有家人,那只是一个房子不能称之为家;一个有家人的房子,即 使 房 子再破旧那也是家。老人要的不是金钱不是住华丽的房子,而是一个有家人的家。老人为子女倾其所有,而老人的希望只是子女能多多陪陪他们,多关心关心他们,能在一起享受人世间最平常天伦之乐。
随着我们渐渐长大,我们的父母不在年轻,当你拎着大包小包东西回家时,爸爸妈妈都会显得异常激动、开心,可是他们的激动、开心并不是因为你拎了那么多的东西,而仅仅只是因为你,因为你回来看他们了。
或许作为学生的同学们会说,现在我们还是学生,这对我们来讲还是很遥远的。真的遥远吗?一点也不遥远。我想问一句:身为学生的我们,除了向父母要钱,你一个月还会打多少次电话回家问候父母,问候家里的一切呢?不要省几块钱的电话费,不要以为父母并不在意这些,要知道在你特地打电话回家关心他们时,他们是很欣慰的。只是我们不懂,所以往往就吝啬了关心父母的话。你还在等什么,马上拿起自己的手机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打个电话吧。
孝,并不是要让你为父母做上什么惊人动地的事,实际上最平常最基本的关心、问候又何尝不是孝道的表现呢?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人世间最遗憾的事。虽然我们不能像《弟子规》书中写的那样“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孝敬父母,但起码不要让这样的遗憾一而再再而三发生。
读弟子规的读后感100字篇8
今天,我观看了一则公益广告。“在一辆公共汽车上,有一个老人在车上来回走动,老人在问谁让位子。可是无人应答。就在这个时候,有个人给老人让了座位。看完后。我感受颇深,让我不由的想到《弟子规》中:“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我幻想着怎么才能到古代去看看这好人好事呢?他们究竟会像弟子规中讲道那样去关爱别人吗?忽然从远方飘来一张纸条。我一看上面赫然写着;想去古代旅游吗?”我想又是哪个人搞的恶作剧吧!可以像后续真能到一趟古代呢?于是,就在那张纸上半信半疑写上了“是”
。果然,我竟来到了古代繁华的街道啦!忽听一处学堂传出了《弟子规》的:“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我想:“古代人们,也将《弟子规》来做启蒙读物,教会他们做人。”我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到了中间集市。我看到了这样一幕:有一家饭馆将一些包子给了一些逃难的人。是啊,毕竟这是兵荒马乱的古代啊!我便伴随着一阵感动回到了教室。
我想《弟子规》中的“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其中深刻的含义。我们同生活在一片蓝天下,繁衍在一片土地上。又全是人,我们都必须互相关爱,只有这样,社会才会变得更好。
我们都生活在人世间,互相都需要帮助。比如:在客车一个小小举动,给一个老人让座,虽然这件事微不足道,但至少给人们一些温暖。正如,天同覆,地同载的人们,应互相关爱。正如《弟子规》中: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覆那样去关爱别人。
我一定要关爱别人,帮助人们。《弟子规》中: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那句话,我会永远铭记。
读弟子规的读后感100字篇9
《弟子规》这本书想必大家一点也不陌生吧。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根据至圣先生孔子的教诲编成的一部知识丰富的书。这本书教导学生为人处事的规范,礼貌待人,孝顺父母等,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之……”在学习这弟子规的同时,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别小瞧这三个字,其实这每三个字到含有一个深刻的道理,与《三字经》差不多。如果明白了这两本书其中的道理,便能知天下。“弟子规”中的“弟子”是指一切圣贤人的弟子,“规”的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解。所以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了。《弟子规》中的道理不懂得,要想学习别的经典就很难得到真智慧。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想交朋友,千万不要交没有道德的朋友,要交有道德的朋友。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不了还有余暇,那就应该读读《弟子规》与《三字经》啦。国学经典不仅仅是《弟子规》,还有家喻户晓的《三字经》,可同样是三个字,有什么不同呢?
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介绍吧。《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课本,古人说:“熟读三字经,方能知天下。”你说这三字经厉害吧。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的,但无可否认,《三字经》的的确确是一本十全十美的书,当然,读过他,并会背,而且要懂得其中的道理的人,那就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了。读过它的人,当然是受益匪浅了,但令人可悲的是,现代人都很少读它了,甚至连看一眼都不愿意。大家可千万不要这样啊,你难道不想做一位十全十美的人吗?你肯定回答,想。那你为何不去读《三字经》和《弟子规》呢?
是太难了吧,没关系的,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啊。《三字经》、《弟子规》这两本书都是差不多的,三个字一句话,三个字一句话,但在这“三个字“里面,却蕴含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它们可以让你变的十全十美,快来读吧,它们正等着你呢!
读弟子规的读后感100字篇10
最近我读了妈妈推荐的国学经典书籍《弟子规》,虽然没有马小跳有趣,但是却让我觉得深受教育,帮我长大了许多呢!《 弟子规》原名叫《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依据孔子的教诲改编成的生活规范,讲的都是朴实的做人道理。
《弟子规》中的“弟子”指的是学生,也就是家庭里的子女,广泛地讲,弟子可以视为每一个人。“规”就是范、道理,即做人应有的道理、应守的规范。统而言之,是教导人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做一个爱学习的人。我觉得这几个方面自己做得比较好的是关于诚实守信和有礼貌。因为爸爸妈妈从我呱呱学语的时候,就教给我主动跟认识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和大哥哥大姐姐们问好、聊天,学习礼貌待人。
听妈妈讲我两周岁前常跟奶奶在村里串门,因此认识很多乡亲们,因为很有礼貌,习惯用“您好”“请问”等礼貌用语,大老远就跟人家问好,大家看到我都很喜欢跟我玩。妈妈带着我常常惊讶我比她认识的人要多呢。这个好习惯的养成让妈妈感到很自豪,我也从中获得很多快乐!
“弟子规”里有一句我印象很深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我想到了妈妈给我讲的故事《狼来了》、《曾子杀猪》,因为对于小孩子来说,诚实守信是最起码的好品德。有时候,我犯了错误,明知道会被妈妈批评,但是还是坚持没有撒谎,因为妈妈从来就对我说话算数,我不能骗父母。看过《弟子规》之后,我更加知道,如果我们小孩子撒谎了,或者品德方面不好,父母会比我们受了伤生了病更加伤心、羞愤。在孝顺父母和爱学习这方面我做得还不够。我慢慢长大了,也变得更加贪玩了,有时候很任性,不体谅爸爸妈妈,会跟他们顶嘴,很多时候,妈妈都很平静地跟我讲道理,可有些时候我很过分,她气得唉声叹气,也会说写发狠的话。
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对学习不够勤奋,学习习惯也不是很好,有时候妈妈会自我批评,劝我好好学习,不然会“老大徒伤悲”,可是我总是当时懂道理,一转身就管不着自己了。现在读《弟子规》,发现孝顺父母这方面谈得很多,古时候对子女孝顺父母要求很高,即使父母错了,也不能顶嘴也要态度和顺,可妈妈都给我这么大的自由,我还这么不知道想想自己的错误,真不应该。我读完这本书,发现自己好像长大了许多,觉得像《弟子规》这样的好书我们要多读,她带给我们快乐,帮助我们成长,让我们知道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是我们应该代代相传的瑰宝,我们要努力学习,长大才能有本领回报祖国。
读弟子规的读后感100字篇11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简简单单的二十四个字概括了整篇弟子规的内容。第一句话就点明了弟子规是圣人们对我们的教导。后面十八个字把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都概括了,弟子规本身就讲的是做弟子,做学生,做儿女的规矩,于是我们便带着这样的想法,开始读弟子规。
初读弟子规,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受,等读了五、六遍,六、七遍以后,才琢磨出点意思来,我反复读,感受越来越深,这时我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讲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讲的是和大众相处时要相互爱护,并且亲近有德行的人,多向他学习,这些都是非常重要不做不行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好好的学习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了。整篇文章都在讲应该怎么做儿女,应该怎么做学生,应该怎么做人。
我在读弟子规,一定少不了父母的陪同。于是,我们一起读弟子规,理解弟子规,交流心得。有一天,我在爸爸的手机上看到一条短信,叫养生小专家。里面说修身养性排名第一的就是写毛笔字。因为我也写毛笔字,所以我也深有体会,你在不静心的情况下是写不好字的,但是你沉下心来写一会儿,心就会静下来。正如余力学文一段中的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说的一样,你不好好写字,心静不下来,沉不住气,在心理上就会得疾病了。古人在清朝康熙年代就已经知道这个道理了。
在弟子规里,在家要孝顺父母,要虚心听从父母的教诲;在外边要尊敬师长,懂得长幼有序,并要学礼、懂礼等;为人处事首先要做到品行端正,诚实守信,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衣着要端正,说话要文明,懂得反省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人在世上还要有一颗博爱的心,要爱天地万物,爱万物生灵,要提高自己的品行修养,更要亲近有仁德之人,不强人所难等,这些是我得到的启发。
读完弟子规,理解完弟子规后,我发现我有些地方做得好,也有些地方做得不到位,好的地方我会继续保持,并发扬光大,不好的我会改正并做到更好!
读弟子规的读后感100字篇12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是《弟子规》的总训。“孝”被放在了首位,可见“孝”是做人的基础,是道德的根本,正所谓“百善孝为先”。
中国是一个非常讲究“孝”字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很注重孝道的民族。古代的圣贤——尧、舜、禹、孔子、孟子等人,没有一个不教导人要孝顺父母,尊敬父母。没有一个不是自己努力去实践孝道的。
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美德,从小爸爸妈妈就教育我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后来在老师的引导下,我学习了《弟子规》,对孝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想想我们成长的过程,每一步都渗透着父母的心血,一句句爱的叮咛,一个个温暖的怀抱,一次次期待的眼神。他们把最好的给了我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感恩,不去孝敬他们呢?
现在的我们生活幸福,在父母家人的呵护下健康快乐的成长。我的父母每天起早贪黑,早出晚归的,为了给我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不辞辛劳,任劳任怨,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我不能帮上什么忙,我只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有的时候,父母的艰辛我们是无法体会的,现在的我们年龄尚小,还不能和父母一起分担生活的艰辛、创业的艰难,但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回报父母,尽自己所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来减轻父母的负担;我们可以在出门时对爸妈说一声“再见”,进门时投一个微笑,让爸爸妈妈的心里感觉暖暖的,我们可以给忙碌一天的父母搬一把椅子,可以给口渴的父母倒一杯水,我们对勤劳的父母说一句真诚温暖的话语,解除他们的疲劳,驱散他们的心病。在他们生日的时候做一张贺卡,写上真诚的祝福。孝敬父母,其实真的不难做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体现出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连小草都知道报答春天的光辉,何况是人呢!所以,今后我会时刻想着父母,孝顺父母,听父母的话,把学习搞好,不让父母为我操心,长大后用实力回报父母,孝不能等待,千万不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做一个懂得感恩、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读弟子规的读后感100字篇13
这个暑假,大队部给每位同学布置了一项任务,就是写一篇《弟子规》的征文,于是,我让妈妈买了一本《弟子规》。仔细阅读起来,《弟子规》讲的是怎样做一个真人君子,怎样为人处事,做一个正直的人,品德高尚的人,怎样尊老爱幼。里面的一句句话语里,都有一个个大道理,如: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让我们听父母的话,孝敬父母,遵重长辈,让我最受教悔的是孝子王祥,王祥经继母经常在他的父亲面前说王祥的坏话,因此,父亲不再像以前那样宠爱他,并让他天天地干粗重的活,折磨他,但王祥对继母却毫无怨言,而且侍奉她更加的周到细致。真孝顺啊!有时候妈妈喊我有事,我装聋作哑,爱理不理。有一次,我做错了事,妈妈过来教训我,我就跟妈妈吵了起来,看看王祥,他的继母这么对他,他都周到的孝顺父母,而我,却为了一点小事和父母吵吵闹闹,连王详的一点也比不上,王祥为了继母想吃鱼,在冬天不顾天寒地冻,下水捉鱼,还有一次他继母想吃烤熟的黄雀,来刁难,于是王祥就想尽方法,千辛万苦,王祥的真心感动了上天,苍天成全了他,王祥才捕捉到一只黄雀,而且亲自烧烤,双手拿给继母吃。王祥因此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孝子。
我要向王祥学习,爱父母,尊长辈,保护弱小,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做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好孩子。
读弟子规的读后感100字篇14
学习《弟子规》使我受益非浅。其中有些道理很简单,但就是没有真正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因为在学习《弟子规》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弟子规》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有三点体会: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通过这次学习,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给操劳的父母幸福的生活。
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我却没有意识到谦虚是一种品质,反而常常争强好胜,骄傲自满。
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
读弟子规的读后感100字篇15
在暑假里我读了《弟子规》这本书,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在生活中首先要孝顺父母,爱护兄弟姐妹。要想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讲信用。以前妈妈说我做错事的时候,我总是很不耐烦,现在我知了这样是不对的。在暑假里我帮妈妈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扫地,拖地,收拾自己的书桌……弟子规使我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孩子。
《弟子规》里有这么一句话:“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在书中的解释是说:借了别人的东西,应当及时归还。如果别人向你借东西,有的话就痛快的借给别人,不要小气。我想起有一次我的水性笔没墨了,问同桌借。她却说::“不借!这是妈妈买给我的,可好写了,我怕你会弄坏的!”我很生气,一节课都没有理她。在我苦苦哀求下,妈妈终于帮我买了一支有喜羊羊和美羊羊彩色图案的水性笔,我可喜欢了,于是心想:要是同桌来借笔,我坚决不借!哼!谁叫她先前不借给我!机会来了,下午第一节写字课,我拿出笔来,故意慢慢地写,想象着同桌会怎样来借笔。可左等右等等不到,却感觉身后有人拿尺子戳我。回头一看,原来是郭全。他用哀求的眼神对我说:“我笔没墨了,借你的一支。”我本来不想借的,可他又不是同桌,好像应该借。但我这只水性笔那么漂亮,万一他弄坏怎么办?
这可是我求了妈妈好久才买的呀。本来是要向同桌炫耀的,现在却要借给其他人。借还是不借呢?犹豫中,同桌却说话了:“他不会借的,要是我,我也不借!”我这时才发现同桌说的话有点对,一支新的笔,谁不爱?还真有点不想借。可是,如果不借给他,不就像我昨天没借到笔那样难受了吗?哼!我才不像你这么小气呢!
想着,我赶紧把笔递给郭全,还叮嘱他:“要小心用啊。”他点点头,充满感激的说:“谢谢你!”从此,不管谁问我借东西,我都会借,因为我体会到了借不到东西时难受的心情。通过这件事我感悟到,问别人借东西时,如果别人不借,不要埋怨他们,或许他们真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别人问我们借东西时,我们有的就一定大方借给他,否则别人会很难过的,可能下次我们再问别人东西别人就不借给我们了。如果没有也明白告诉他,好让他再问别人借。就像老师说的:“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读弟子规的读后感100字篇16
最近,拜读了我们祖先的杰作《弟子规》,这本书全文不过360句,计1080字,其基本内容,是融合古代圣贤对青少年学生的训诫,教诲青少年如何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弟子规》即据此编写,先后有序地讲解了学童们孝敬父母、关爱兄弟、修身养性、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的生活基础规范。这本书分为入则孝、处则弟、谨篇、信篇、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
细细品味后茅塞顿开,平时里对人生的点滴感悟都在圣贤的教诲中有明确的答案,字里行间充满着人性的真正体现。
在弟子规第四课"信",我知道了能实践诺言,便是守信;不能实践诺言,无论是出自不得已,还是故意食言,都违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和处世的基本原则。母亲履行的责任像奏多情的细雨,润物细无声;父亲实践的责任像冬天狂舞的雪,寒面净心田。父母永远的付出,不曾为回报等待,一心守候,只为子女成材。我学了"入则孝"以后,心里面要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如果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就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为先,一个对父母都不孝顺的人,如果说他能够干成大事业,那也许是一种巧合;一个不懂得礼节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跌撞撞行走,最后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
《弟子规》里面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需自己去细细品味。
生活似酒,人生像画,岁月如歌。或许正是由于人生中有许多酸甜苦辣,才会使快乐的滋味更加甜蜜。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这是弟子规第一段。古人的教育目的,首先是教做人,"有余力,则学文"。而我们现在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学文"上,大大忽略了做人教育。虽然也有品德课、政治课,却只是背书、考试,过后水过鸭背,什么也没留下,更别提深入骨髓的东西了。这是我们现代教育的最大失误。
弟子规如何教孩子做人呢?这一段讲的是总的原则,后面还会具体事情具体说。总的要求是: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是,一切言行谨慎、讲信用。对待大众平等仁和,亲近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能够做好这些,还有精力,才可以学习知识,如果做不好这些,学习知识是没有用的。
这个总的教育原则,到今天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每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些,我们的和谐社会才是可以期待的。机器人可以把全世界的知识放在自己的芯片上,但是他们没有血肉,没有灵魂,因为他们无法做到"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我们的教育,是要教育出一群机器人呢?还是要教育一群人?
现代生活的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增大,子女教育困难,邻里关系紧张,同事之间互相猜忌。面对这些问题,每个人总是想尽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摆脱以上烦恼。可是,最后的结果只是顾此失彼,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
读弟子规的读后感100字篇17
暑假期间我来到了图书馆看了《弟子规》一书,这本书每句话都很短,只有十二个字,但 里面的含义非常丰富,深刻的影响着我。
《弟子规》是教我们学生在家孝敬父母,外出和别人友好相处,在学校尊敬师长的行为规范。从古代到现在,小学生们都在学习这本书。
《弟子规》一开头就教我们首孝悌,次谨信,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要谨慎、讲信用。接着就教我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和姐姐,哥哥平时基本上都做到了,除了有时我看书入迷了听不到父母叫我的声音。
父母养大了我们,我们小学生该怎样孝敬他们呢?《弟子规》是这样教我们的: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这句话的意思是:子女侍奉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感到暖和;夏天要让他们感到凉爽。早晨起床,要先向他们请安问好;傍晚回来了,要向父母报平安。
《弟子规》中的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这段话我不太理解,读了更让我感动的故事卧冰求鲤,我知道了如果父母疼爱我,我孝顺父母,并不是一件难事;如果父母讨厌我,我却还能用心尽孝,那才算得上难能可贵。
王祥是西晋时临沂人,他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他的父亲给他娶了后妈。后妈经常虐待他,可是王祥觉得她是长辈,一直都很孝顺她。
一年冬天,后妈想吃鲜鱼,可到处都买不到。王祥只好跑到河边,他就用自己的体温融化坚冰。最终把鱼带回了家,后妈被王祥的孝心感动了。
王祥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我也要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父母累了,我就给他们捶捶背捏捏肩;妈妈胳膊疼了,我就给她揉一揉;有好吃的东西就先让父母尝一尝。当父母老了的时候,我也要天天给他们讲故事,做家务;他们提出的问题我都会认真地回答。
《弟子规》教会了我很多很多,今后要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学生。
读弟子规的读后感100字篇18
今年暑假,爷爷要我学习《弟子规》。他说这本手册主要讲述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要我对照自己的行为认真阅读。我一听来了兴趣,心想自己平常是许多大人夸奖的好孩子,应该不会与书中所说的有多大差距吧。
我每天认真阅读《弟子规》,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上还存在许多缺点。
《弟子规》中说:“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可是我呢?房间里乱七八糟,床上一个文具盒,地上一支钢笔,三年级的书和四年级的书被胡乱地堆在一起。墙壁也成了一幅五花八门的“展览图”,这边画个小白兔,那边画只大老虎。我的书案成了我的“调色板”和“算术验算纸”,尽是五颜六色的圈圈和横七竖八的算术式。还有,奶奶经常叫我整理房间,而我却我行我素。比如练毛笔字,我有时忘记盖上墨盒,奶奶说一走进我的房间,就会闻到一股墨汁“香味”。她还从洗衣机里捞出过一件“黑衣”。咦?我怎么会有黑衣服呢?原来是我不小心把毛笔扔到洗衣机里去了。唉,真是粗心大意。
《弟子规》中说:“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可我偏偏和书作对,我的书桌成了“旧书摊”,要想找一本急用的书,简直比登天还难。在看书时,如果有同学叫我去玩,我就会一蹦三尺高,把书往身后匆匆一扔就溜出去了。一本新书在我手上用不了几天就会变成“烂渣书”,你看,四年级的数学书被我折腾得“粉身碎骨”,语文书也成了“书a耙”,可我从来不去理会它们。现在想来,我的好好整理一下,保持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弟子规》中还说:“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唉,说到这一点,我很惭愧。我只要一生气,往往会大发雷霆,任凭谁怎么开导,我都不理睬。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下棋,只要爸爸的棋子比我的多,我就嘀咕着不想再下。不管爸爸怎么说,我就是不下。最后,当然免不了让爸爸举起“手”向我挥来。虽然我不敢再顶撞,但是我还是坚持不肯下。我主要是害怕失败。我现在知道了,这种陛格不好,需要慢慢改掉。
读完《弟子规》,我认识到了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上的缺点,也找到了改正缺点的信心,因为“圣与贤,可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