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备考 > 地理备考 >

2017区域可持续发展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时间: 思晴2 地理备考

  2017区域可持续发展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60分)

  1.关于图中甲、乙两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位于非季风区,降水较少

  B.乙区域自然资源较为贫乏

  C.甲区域全都属于外流区

  D.乙区域植被根系非常发达

  解析 由图示经纬度可知,乙区域主要为撒哈拉沙漠。由于撒哈拉沙漠气候干旱,植被为了吸收土壤深处的水分,根系非常发达;甲区域大部分属于季风区,但并不全部属于外流区 ;乙区域石油资源丰富。

  答案 DX |

  2.图中乙区域大力发展灌溉农业,但近几年灌溉面积却不断缩小。其原因主要是(  )

  A.保护环境,退耕还林、还牧

  B.调整产业结 构,发展石化工业

  C.经济水平提高,劳动力成本上升

  D.不合理灌溉,导致次生盐渍化

  解析 由于撒哈拉沙漠地区气候干旱,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从而使灌溉面积不断缩小。

  答案 D

  (2014•专家原创)经过11年的奋战,中国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于2013年第三季度正式通水。结合右图,回答3~4题。

  3.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后(  )

  A.河北等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将得到解决

  B.黄河以南的京杭大运河的通航能力将大幅度提高

  C.长江径流量会大幅度下降

  D.黄河南北的干湿地区范围将发生显著改变

  解析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通水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河北等地区用水紧张的状况,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河北等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长江水系庞杂, 调水工程对长江径流量的总体影响不大;调水工程对黄河南北的干湿地区范围的影响有限。

  答案 B

  4.下列有关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可以利用地势自流送水

  B.乙处可以利用地势自流送水

  C.机械化水平低导致丙处每年夏季农作物收割时间晚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D.丁处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

  解析 甲处地 势南高北低,可以自流;乙处地势北高南低,不能自流;丙处夏季有“梅雨”,影响农作物的收割,导致收割时间相对推迟;丁处位于黄淮平原,土地荒漠化问题并不严重。

  答案 A

  (2014•长春第一次调研)下图为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①地区草地退化严重,其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过度放牧 B.过度樵采

  C.气候干旱 D.水资源减少

  解析 ①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距海遥远,降水稀少,因此该地区草原退化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

  答案 C

  6.②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治理当地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

  A.提高农业灌溉技术 B.提高农业种植技术

  C.建设生态保护区 D.退耕还林还草

  解析 ②地区为农牧过渡地带,存在因过度开垦而出现的土地荒漠化问题,针对该问题,应退耕还林还草。

  答案 D

  (2014•名校联考四)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有静止或有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和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同一地区湿地变化对比图(阴影部分为湿地)。据此回答7~8题。

  7.图示地区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①湿地沿岸的企业大规模排放废水 ②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 展 ③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④长江上游地区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和毁林种粮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据图可以看出,该地区湿地面积急剧下降,湖泊数量减小,湖泊面积缩小。该地区近年来湿地面积迅速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大规模的围湖造田以及长江上游地区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和毁林种粮。

  答案 B

  8.图中湿地面积变化对当地的影响最可能是(  )

  A.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

  B.地下水水质恶化,海水入侵

  C.气温年较差变大,旱涝灾害频发

  D.灌溉水源增多,农业增产

  解析 湿地面积减小会导致蓄水量减小,其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当地气温年较差变大,旱涝灾害频发。

  答案 C

  (2014•名校联考六)我国东北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并称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结合下图,回答9~10题。

  9.与美国、乌克兰的玉米种植相比,我国东北的玉米生产(  )

  A.区域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高

  B.商品率高,大部分用于出口

  C.科技投入少,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

  D.家庭农场为主

  解析 “三大黄金玉米带”的玉米种植属于商品谷物农业,我国东北的玉米生 产与美国相比,区域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偏低;商品率较高,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以国营农场为主;科技投入少,玉米价格较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足。

  答案 C

  10.要实现我国东北黄金玉米带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可采取的是(  )

  A.毁林开荒、扩耕,以获得持续增产

  B.增施化肥、农药,以提高玉米产量

  C.拉长玉米产业链, 进行精深加工,提高玉米的附加值

  D.利用玉米秸秆,大力发展沼气

  解析 盲目毁林开荒和增施化肥、农药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这是发展沼气的限制条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对玉米进行深加工,提高玉米的附加值是有效措施。

  答案 C

  (2014•专家原创)RS、GIS和GPS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RS是信息采集的主力;GPS可进行空间定位和导航;GI S是信息的“大管家”。据此完成11~12题。

  11.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我国政府能迅速、准确地掌握受灾范围、面积等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

  A.RS   B.GIS   C.GPS   D.WPS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能够获取灾害面积信息的是RS,能确定位置信息的是GPS。

  答案 A

  12.要对本次地震的救灾物资运送路线方案进行优劣分析,主要运用的技术是(  )

  A.RS B.雷达和网络技术

  C.GP S D.GIS

  解析 对地理数据进行分析管理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IS。

  答案 D

  (2014•名校联考七)下面两幅图分别为湘江流域图和莱茵河流域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下列有关鲁尔工业区和长株潭经济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属于新兴的工业地域

  B.都是以有色金属冶炼为主的工业地域

  C.工业地域内水资源丰富

  D.工业地域内大量工厂外迁

  解析 读图可知,鲁尔工业区和长株潭经济圈都位于河流沿岸,工业地域内水资源丰富。

  答案 C

  14.鲁尔工业区的发展对长株潭经济圈的发展有明显借鉴作用的是(  )

  A.合理利用水资源 B.积极引进资源型企业

  C.优化工业结构与布局 D.加大资源的开发力度

  解析 鲁尔工业区的发展对长株潭经济圈的发展有明显借鉴作用的是优化工业结构与布局,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答案 C

  (2014•名校联考二)为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1999年我国明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下图是2000—2009年我国社会经济投入重心的迁移统计图。读图完成第15题。

  15.下列有关2000—2009年我国社会经济投入重心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社会经济投入重心的各要素总体都有向西移动的趋势

  B.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有向东移动的过程,总体向西迁移

  C.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就业人口重心一直向西北迁移

  D.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建成区面积重心一直向西迁移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 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建成区面积、财政支出三个要素总体向西移动,但期间这三个要素也有向东移动的变化。就业人口重心整体向东移动。

  答案 B

  2017区域可持续发展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二、综合题(40分)

  16.(2014•专家原创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闽江是我国福建省最大的河流,发源于福建、江西交界的武夷山区,向东注入东海。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水能、土地、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流域内的东南沿海以低山、丘陵、平原为主,中部以盆地、丘陵为主,西北部则以山地为主。

  材料二 下图为闽江流域 某年6月12—24日降水量等值线(单位:mm)分布图。

  (1)据材料二说出闽江流域降水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流域的综合开发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流域开发的主要方向。请根据材料为该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已经成为该流域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试提出解决当地能源问题的措施。

  解析 第(1)问,降水的分布特点可根据等值线数值的大小判断。成因可从季风环流、海陆分布和地形等方面综合分析。第(2)问,流域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重点是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重点是生态环境保护)两方面。第(3 )问,解决能源问题的措施主要从开源(开发新能源、跨区域调配)和节流(产业结构调整)两方面分析。

  答案 (1)特点: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原因:6月份我国东部受夏季风影响,该流域东南部地处台湾山脉背风坡的雨影区,降水较少,西北部处于武夷山脉的迎风坡,降水丰富。6月份,锋面雨带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闽江流域北部受锋面雨带南侧影响,降水增多。

  (2)丘陵山区发展立体农业;开发水能;开发优势矿产资源;发展旅游业;植树造林,保护生态;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或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能源跨区域调配。

  17.(2014•天一原创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首先从转移类型来看,最先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然后推进到资 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这其中是各国比较优势在起作用;其次从转移的主体来看是从发达国家到次发达国家,再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逐层推进。下图为发达国家向我国的产业转移示意图。

  (1)试分析图示不同地域产业选择的特点。

  (2)简述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3)分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优势。

  答案 (1)发达国家产业选择以低污染、高附加值的新能源、高新技术和创意产业为主;我国东部地区以高附加值、低污染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而我国中西部地区则利用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发展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

  (2)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可能加重土地荒漠化,工业生产可能会加剧环境污染;产业结构中低附加值产业比重大,产业升级较为困难。

  (3)人口密集,城市密度大,市场广阔;劳动力素质高,人才集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制造业较发达。


猜你感兴趣:

1.2017高考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练习题及答案

2.2017高考地理模拟试题附答案

3.2017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4.2017高考地理模拟试题

5.2017地理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参考

6.2017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9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