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离子反应常见类型
2、置换反应型:例:Zn+2H+=Zn2++H2 ↑ Cl2+2I-=2Cl-+I2
3、盐类水解型:例:NH4++H2O==NH3·H2O+H+ CH3COO-+H2O ==CH3COOH+0H-
4、复杂的氧化还原型:例:MnO4-+5Fe2++8H+=5Fe3++Mn2++4H2O 另外还有生成物中有络合物时的离子反应等。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
1、只能将强电解质(指溶于水中的强电解质)写出离子形式,其它(包括难溶强电解质)一律写成分子形式。如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CaCO3+2H+=Ca2++CO2↑+H2O 因此熟记哪些物质是强电解质、哪些强电解质能溶于水是写好离子方程式的基础和关键。
2、不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反应,不能书写离子方程式。如铜与浓H2SO4的反应,浓H2SO4与相应固体物质取HCI、HF、HNO3的反应,以及Ca(OH)2与NH4Cl制取NH3的反应。
3、碱性氧化物虽然是强电解质,但它只能用化学方程式写在离子方程式中。如CuO与盐酸的反应:CuO+2H+=Cu2++H2O
4、有酸式盐参加的离子反应,对于弱酸酸式根离子不能拆成H+和酸根阴离子(HSO4-除外)。 如NaHCO3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HCO3-+OH-=CO32-+H2O不能写成:H++OH-=H2O
5、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首先写好参加反应的离子,然后确定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再用观察配平并补齐其它物质即可;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时,先写好发生水解的离子,然后确定产物,再配平并补足水分子即可。
6、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定律,即离子方程式不仅要配平原子个数,还要配平离子电荷数和得失电子数。如在FeCl2溶液中通入Cl2,其离子方程式不能写成:Fe2++Cl2=Fe3++2Cl-,因反应前后电荷不守恒,应写成:2Fe2++Cl2=Fe3++2Cl-。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金属化学反应
金属性——金属原子在气态时失去电子能力强弱(需要吸收能量)的性质,失电子能力越强的粒子所属的元素金属性就越强;反之越弱,而其非金属性就越强。
金属活动性——金属原子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能力强弱的性质
金属活动性指金属单质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生成金属阳离子的倾向,属于热力学范畴。利用金属活动性,我们可以比较金属在水中的还原性强弱与其对应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预测水中一系列的置换反应的方向。
钾KK+钙CaCa2+钠NaNa+
与水迅速反应,放出氢气,部分金属可能会有爆炸现象;
与非氧化性酸反应激烈;
由于存在与水的反应,不能置换活动性较弱的金属的离子;
对应的金属阳离子基本不具有氧化性。
氢氧化物可以电离出氢氧根离子,使溶液呈碱性。
镁MgMg2+铝AlAl3+锌ZnZn2+铁FeFe2+锡SnSn2+铅PbPb2+
与水缓慢反应放出氢气,或者加热时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或者不反应;
与非氧化性酸反应,放出氢气;
在水中可置换出表中位置下方的金属离子;
对应的金属阳离子基本没有或只有较弱的氧化性。
一般情况下,氢氧化物为沉淀。
铜CuCu2+汞HgHg2+银AgAg+
与水不反应;
与非氧化性酸不反应,与氧化性酸反应,不生成氢气;
在水中可置换出表中位置下方的金属离子;
对应的金属阳离子具有中等的氧化性。
一般情况下,氢氧化物为沉淀。
铂PtPt2+金AuAu3+
与水不反应;
与氧化性酸不反应,与王水反应;
对应的金属阳离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氢氧化物为沉淀。
☆注:“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示为不一致,如Cu和Zn:金属性是:Cu>Zn,而金属活动性是:Zn>Cu。
1.在一定条件下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水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2.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3.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越强,其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4.依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但是ⅠA族和ⅡA族的金属在与盐溶液反应时,通常是先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强碱和氢气,然后强碱再可能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5.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6.依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
7.依据原电池中的电极名称。做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做正极材料的金属性。
8.依据电解池中阳离子的放电(得电子,氧化性)顺序。优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元素的金属性弱。
9.气态金属原子在失去电子变成稳定结构时所消耗的能量越少,其金属性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