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经验 >

初中生如何学习文言文 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时间: 谢君2 高考经验

  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方法

  学生和家长又说了,现在课业这么重,学那么多东西,哪有时间熟读背出呀。学会读古文和学会读外文相似,如果没时间整课背,就挑出精彩的段落来背,这次背出一段,下次再背出另一段,积少成多,到时候也能“立体的懂”。《朱子语类》言:“人读史书,节目处须要背得,始得。如读《汉书》,高祖辞沛公处,义帝遣沛公入关处,韩信初说汉王处,与史赞《过秦论》之类,皆用背得,方是。若只是略绰看过,心下似有似无,济得甚事”。

  学生和家长又不同意了,说现在科学的记忆方式不是理解了读吗。但不要忘了,学习是必须要背记一些东西的,记忆就像仓库,仓库里是必须要有东西的,有了东西才能进进出出,如果没有东西,怎么理解新的东西,新的东西必须要借着旧东西来理解的,再打个比方,就像我们学习生字,查字典后,是借着原来学过的字词来理解生字的,如果一个字都没学过,没记住过,怎么理解生字。

  诵读古文还有一点,要培养语感,要“因声求气”,体会到原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到文本的音节美,这样读起古文来就不觉其难了。刘勰讲“情动而辞发”,理解文章背后的感情气势也就不再认为读书是苦事了。

  古文难读,一在“讹误缺失”,一在语音、词汇、语法起了变化,一在古人的风俗习惯、典章制度今人不了解。但现在学生最迫切、最直接的还是字、词、句方面的一些问题,这部分下次再谈,今日暂不述了。

  总而言之,学习古文没有捷径,只有方法,知道方法的,学习古文能事半而功倍,没有用好方法,则“道在迩而求诸远。”

  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一、内锤炼基本功,以示范作用影响学生。

  1、以读打动学生,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入选教材的文言作品文质俱美,篇幅大多短小精悍,读来令人回肠荡气,一咏三叹。我常利用自己的一些优势作文章。高中、大学时,我就爱诵读古文诗词,庆幸的是这一习惯至今还保留。02年,我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达到“二甲”。我相信,教师用较标准的普通话,用抑扬顿挫的语音朗读课文必然大大增强文言作品的感染力和穿透力。美读中节奏的快慢、语气的轻重、语速的缓急、语音的高低、语势的强弱等无不在敲击学生的心灵。学生不会一下子领悟出作品中的情节内容,人物形象,思想情感,但他们从老师那或舒展或紧蹙的眉宇间,从那或高吭或柔美的喉音里一定能够获得哪怕是朦胧的审美情趣。这样做,就容易拉近作品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促进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2、以背带动学生,树立学习文言文的信心。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只要一提到岳飞的大名,《满江红》慷慨悲壮的词句就会从我心头溢出,我会情不自禁大声背吟,一股悲愤、豪迈之情顿时涌上心间。说到诗仙李白,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诗句油然漫上唇角。行云流水般背,一气呵成般背,在学生面前往往有一定震撼力和说服力的。当然,这全凭教师的硬功夫和生平阅历支撑起来。课外的有兴趣背,课内的我更要求自己背出。

  凡是要求背诵的课内文言文,我都告诫自己必须全文、流畅地背给学生听。我敢当着学生的面立下这样的约定:老师背不出,同学们可以免学。像老课文上的柳宗元的名篇《始得西山宴游记》,我也在学生面前背过。现今的教材,如《木兰诗》、《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出师表》等,我都完整、流利地背给学生听过。我这样做,就是要给学生一个印象,古文并不是很玄奥很神秘,只要用心学习,古文照样可以从我们的嘴里脱口而出。事实上,以背促学,以背激趣,给不少学生增添了学习文言文的好感。在历来年级语文检测中,我所带的班级在古诗文默写方面的得分,总要高过别班。

  二、外优化教学方法,扬长避短吸引学生。

  1、讲述故事引发学生兴趣。

  大凡故事有情节、有人物,能短时间抓住听众的心理。现代初中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强,对未知领域的东西感兴趣。例如三顾茅庐、白帝托孤是三国里有关孔明和刘备的故事,学习《出师表》时,向学生讲讲这两个故事,既利于学生对历史的了解,更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夸父逐日》时,先给学生讲些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女娲造人,可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学习中,我还有把机会让给学生,当学生了解某个与学习有关的历史、成语故事,我会要学生一试身手,当众讲述。

  2、用名言警句导入。

  在小学学习阶段,学生们就已经积累了不少名言名句,这为初中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这样警句从做人、做学问、治国的角度发表议论,恰似黄钟大吕,给人们有益的警醒和启示。我们学习《岳阳楼记》、《论语十则》、《孟子二章》时要不失时机向学生引入,以提高学生学习古文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3、分析、比较古今词语、句型的异同。

  文言文是古人的书面语言,雅致、凝练。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词语的含义和句式的运用上差别很大,我采用比较法消除初中生学习的畏难情绪。

  (一)、比较古今词义的异同。我让学生明白,汉语实词中有一部分古今词义基本没变化,如“天、山、水、父、心、腹、雨、流血”等。我让学生多掌握留存至今的有生命力的成语含义和用法,因为成语中的一些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与教材里的文言文中一些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是一样的。如“走马观花”中“走”字与《口技》中“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夸父逐日》中的“夸父与日逐走”里的“走”意义一样。“土崩瓦解”中的“土”“瓦”与《狼》“其一犬坐于前”里的“犬”,《小石潭记》里的“斗折蛇行”里的“斗”“蛇”用法一样。古今词义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词义的缩小、扩大和转移方面。我告诉学生无论哪种变化,大多围绕词的基本义或原始义发生改变。真正掌握课文上常见实词和一些重要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心自然踏实,考试中也不会紧张。

  (二)比较古今句型的差异。文言句式同现代汉语句式差异并不很大。它们的基本结构形式是:主语——谓语——宾语。我要求学生在存在差异的地方要特别细心分辨和反复鉴别。学习了一年文言后,我开始把文言文的特别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包括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梳理给学生,让他们对文言句式做到心中有数,遇变不惊。

  4、展开课堂竞赛活动。

  初中生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段,求胜好强的心理会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来,只要我们运用好,它就会变成有利因素,适当开展比赛活动,有助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激情。

  (一)、开展背诵比赛。以个人为单位,让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目标。能完整、流畅背出来,以用时最少者为胜。以小组或集体为单位,开展背诵接力赛。比如背《木兰诗》,要学生分工分段背,比一比哪组配合默契。

  (二)、开展复述故事比赛。复述不是简单的翻译课文,它需要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讲给同学听。复述要求语言生动、有吸引力;情节到位,有完整性。如复述《陈涉世家》时,有学生把“鱼腹藏书”这一起义舆论准备活动丢掉了,很快被他人发现并提出意见。这个活动对巩固所学,调动学生主动性有较好的作用。

  总之,学好古文并不难,同行们都有较扎实的古汉语知识和较深厚的文学功底,只要教学方法得当,有一颗责任心,教好教强学生并不是难的。

  初中生学好语文方法

  语文作为一门循序渐进的学科,与理科有明显的不同。语文的知识点和难度是逐层累加的,学习过程是持续不断的,没有明显的阶段性,它以理解、积累和广泛阅读为重。因此,语文的学习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决不能听之任之或者临时抱佛脚。

  学生若想在中考中取得一个好的成绩,需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一般来说,初中语文学习分为三个时期:

  1、初一语文——基础关键期”

  初一语文是初中语文学习的开端,顺利完成从小学到初中语文学习模式的转变,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基础。

  同时,应当熟练掌握基本初中文言知识、记叙文阅读、散文初步阅读的技巧以及进行初中写作的入门,这些对提高语文成绩和迎接未来的中考有着重大意义。

  2、初二语文——知识整合期”

  初二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决定性阶段,是中考前最重要的过渡阶段。

  此间,进一步扎实基础,培养好的语文习惯和良好的语感,掌握基本的应试思维和能力,进一步查缺补漏,完成作文素材的有效累积,熟练掌握议论文、散文、小说等体裁的阅读技巧。这些都是初二语文学习的重点。

  3、初三语文——全面提升期”

  初三的学习不再是追求独立知识点的罗列,更多的是知识理解层面上的质变,关注解题的思维和能力。

  全方位地纵向进行语文学习,将语文学习清晰地分成四大块内容:基础知识、阅读、文言文、写作,各块重点有针对性地突破。最后,全面进行总复习,熟悉天津中考语文题型,做到考前熟悉考点、熟知题型、熟练解题,最后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
看过“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85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