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如何学习文科 高中生学好文科的关键
高中生学习文科方法
(3)文科侧重于理解、归纳(概括)、记忆、总结(反思)、表达。
理解:文科需要记忆的东西非常多,如果还是采用小学初中阶段的强行记忆法去记忆高中的东西,时间就明显不够了。这时候我们必须首先去理解我们要记忆的东西,这样记忆起来就会变得轻松了许多,并且你还会发现,这样记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理解了的东西印象也就更加深刻,记的也会更加牢固。
归纳(概括):课本上各章各节的知识是零乱散碎的,只有进行概括,寻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或内在联系才能更好的记忆。我们可以采用归纳法,从纵的方面,横的方面进行概括归纳。这样做之后,每个单元,每一册书甚至整个高中阶段的知识就能很好将它们串联起来了,记忆起来就相对容易了许多。
记忆:记忆是文科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最重要的一个手段,记忆没有捷径,只有技巧。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会使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除了运用以上说的理解和归纳这两种有助于提高记忆效率的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两个方面去提高自己的记忆效率:第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分析,发现自己哪个时间段记忆力最佳,就充分利用这一时间段去记忆一些重要的东西。第二、科学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遗忘曲线,如果我们很好的认识我们人类遗忘东西的规律,并加以克服,那么我们学习过的东西就不会很快遗忘了。事实证明,及时并重复多次复习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会让我们记忆得更加牢固。
总结(反思):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可以说是我们的学习成绩得以飞跃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不会思考,不会总结的人是很难获得进步的。每学习完一个章节、一个单元、一本书后,我们都要进行总结。对所有的知识加以比较和区分后找出的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和内在联系,从宏观上、大局上去把握它们。另外,我们每次考试结束之后都要进行总结,对所犯的错误认真的进行分析,把所有的错误综合起来,形成一本错题集,并且不断的去翻阅它,避免下次再犯相类似的错误。尽量做到错误只允许出现一次或者两次,决不能再有第三次!
表达:文科理解了还不行,还要表达。表达好了,成绩就会好,也就更容易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提高表达能力的方法很多,在这里主要列出两点:一、课堂上大胆举手发言,课外多和同学交流,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二、多练笔,多写作文,课余时间多摘抄一些优美的语句。
第二、寻找学习文科的方法:
1、语文:把书本上涉及到生词,词组,相关背景知识记牢,多记一些好的句子和词语,多多练笔,比如写日记。
2、数学:文科大多这门都不行,抓基础你就抓住了有一切,你可以看看你的试卷,你看看基础题占了多少分?
3、英语:单词、词组记准!!一定要记住:准,然后熟读课本,自己去发现一些语法原点;
4、数学和英语
对于许多文科学生来说,数学也许是一个令人有些畏惧的名词,有些同学也许就是因为数学学不好或者不太喜欢数学,而选择了学文科的。但是,对于任何一个文科生来说,数学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人把数学比做是文科生的生命线,有人说数学和英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名文科生的层次,这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因此,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学好这两门课程。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学习数学和英语呢?
首先,要明确兴趣也不是天生的,它可以培养。其次,找出影响兴趣的主要原因,或许,是基础不好,听课时感到困难,影响了听课兴趣,或许是考试成绩差,信心不足,影响了学英语、数学的兴趣,从而,又产生恶性循环。如果是这样,首先得补好基础课,把容易学好,有收获就会有信心,信心也就会有兴趣,有了兴趣又会增强信心,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这就形成了良性循往。
5、其他:记字当头,然后有机的串联。
学好文科必须重视的五个基本环节
我深信每个文科生都想走上学习的成功之路。要想走上成功路,除了具有强大的学习动力、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身体与心理素质外,还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事实上,只要是在学习,不管是否意识到,人们都在选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只不过所用方法有优劣之分罢了。学习得法,事半功倍,不但能帮助文科生在今后的一年间顺利前行,取得优异成绩,更能成为一个人的宝贵财富而让人终身受益。其实,达尔文早就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那么,学好文科有哪些方法?怎样去掌握这些方法呢?笔者以为首先必须抓好以下五个关键环节。
1、教材的阅读
阅读是“学习之母”。它既是学习的开端,也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研究表明,阅读后的记忆率要比听讲后的记忆率高出1.66倍。当然,看书未必是阅读,只有读懂了至少是用脑了才能算是阅读。那么,从文科生的角度看,应该怎样阅读文科教材?
从阅读的步骤看,首先是要经常看看目录及其教材内各章节下的子目。目录及其子目具有高度的浓缩性、完整的系统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它能体现各章节、各子目之间的关系和核心内容,因而是学习的导游图,经常加以浏览,就能对教材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了然于胸。如阅读高一经济学第四单元。第四单元的标题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属三课:分别是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科学发展观、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每一课又下属两个框题,分别是第九课的(1)市场配置资源(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的(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2)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第十一课的(1)面对经济全球化(2)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这样我们可以比较容易的总结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维导图——第一,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特点?它是如何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二,当前我们应该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规范市场秩序、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如何融入全球市场。
其次是在对每个章节的阅读时要重视寻找“灵魂”(或者说是“中心思想”)。社会学科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因此,要多想想编者为什么要把这一内容放进教材?他想借此说明什么问题?他又是通过什么材料来说明问题的?重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助于养成从教材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灵魂”常常表现为是隐性知识,它并没有直接用文字表述出来,而是隐蔽在教材之中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这就需要去理解、去挖掘。如: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的区别?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对市场经济到底有什么意义?分配既然要求兼顾公平和效率,那么为什么要兼顾公平和效率?如何实现效率与公平?
第三是确定并用各种标记划出学习目标,以便于日后复习时一目了然,更可以明确基本的知识点。
从阅读的技巧看,要特别注意四点。
一是要重视关键词(又称段落主题句)。它通常在每一段的第一句或是最后一句。要想一想,支撑它的依据是什么?
二是要善于把标题变成问题对自己提问。如“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就可变为:为什么要进行国有企业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可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等
三是如需对某些重要材料要加深理解,可按“浏览—自我提问—阅读—复述”的程序进行阅读。
四是如需较长久地记住的知识,可使用“考试通过器”(又称三R体系):阅读(READ)—逐段阅读,弄明白作者在这一段中讲了什么,重点是什么。这是关键一步,必须弄懂。记录(RECOND)—对所阅读的教材有选择进行划线,或归类制表。背诵(RECITE)—对所划的东西掩卷回忆并背诵,最好是出声地背诵,背对为止。在时间分配上,背诵时间占50%较为适宜。
2、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
课前预习是高效地学习新课的基础,但不少文科生对教材的预习向来是忽视的,其后果是听课时心中无数甚至于是不得要领,只得忙于生吞活剥教师讲授的东西。不搞课前预习,除了认识上的原因,时间过于紧张也是客观原因。其实,如想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使学习进入良性循环,并保持较高的效率就不能不重视课预习。
那么,怎样预习?建议按下列三个步骤去尝试:首先是纵览章节、引言和子目。纵览犹如给机器上润滑油,化时不多,便可了解基本内容,明确学习方向,还易于整体地把握方向。其次是根据高考《考试说明》或辅导资料了解教材的要点、难点,并把重要的知识目标划下来。最后是把不懂的地方确定下来,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只有明确它,才有可能消除它。做好了这一切,上课时就可以集中精力关注老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了。
复习恐怕是学习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环,这里的复习主要是指课后的复习。遗忘是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复习则是战胜遗忘的利器,它当然也应当连续不断地进行。不过,课后复习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巩固已学过的知识,而且还要掌握新的知识。
文科的课后复习应该怎样进行?
从复习内容的角度看,当然是要抓住“学科主体知识范围内”的主要学习目标(也称学习重点或主干知识)。以政治学科为例,所谓主要的学习目标,一是一些重要概念的辨别;二是原理的作用和影响;三是教材中的原理和现实经济生活的关联。
复习的方法很多,但最基本的是下列四种。
第一,对平时的课后复习,通常可以重要的知识点为中心进行。
第二,注重归纳。随着学习的推进,归类就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的复习方法。
宏观的归类可以形成基本线索。如高三政治学中可以将国家职能、党的领导等相近或相关的知识联系考察归类
归类还可以表现为抓住一些小专题进行复习。在文综考试的背景下,这种归类方法似乎变得更为重要了。小专题复习当然意味着要把有关知识系统化、专题化。以经济学为例,我们可以设置如“缩小贫富差距”、“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结构调整”等小专题。要学会以小见大。
第三种方法是编制各类表格。它可以使重要的知识排列有序,一目了然。
第四种方法难度最大,但对发展思维能力却是极其有效的,这就是比较的方法。高考非常重视比较,这是因为比较能力是一种层次较高的能力,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实际理解和应用能力。
那么,怎样进行比较?
首先当然要掌握与理解基本概念。
其次是要掌握比较的方法,这就要依靠平时的训练。比较时需注意三点:首先是明确思维方向,求同还是求异,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本质性的异同点找出来。其次是确定比较点,也就是划分一些领域进行比较,如历史学习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结果等,当然还可以是两个历史事件的性质、特点、影响等。
从加深记忆的角度看,成功的复习至少应当抓住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把新学的知识放入已学的知识中去考察并要努力将它融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因此整理笔记和做一些卡片是题中应有之义。
第二步是适当的练习。
3、听课
听课,是指倾听,是指在听的过程中用脑吸收词或句的含义,在此基础上理解事实和概念,并尽量将它转化为记忆。
听课,是现阶段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能否实现高效地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
要听好课,应当做好下列几件事
一是要端正听课态度,这是有效听课的最重要条件。你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幸运:每堂课都是老师化了几个小时甚至于是一生的心血才准备好的,你就这么容易地得到了;你应当想到,课后的自学很难在相同的单位时间里获得相应的信息。
二是要认真倾听。它包括:集中思想——要专注地听课,尤其是专注于①学习目标;②预习中未解决的的部分;③老师强调的知识和重点分析的知识
三是要多种器官并用,做好笔记并积极地提问和回答。在课堂上,要坚持耳听、眼看、手记、嘴巴问答,这样才能为大脑印下清晰的记忆痕迹。
四是要及时归纳,可在下课再花费一、二分钟追忆一下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
在听课问题上,要注意消除以下两种常见的坏习惯:认为课乏味或是挑剔讲课老师而不认真听,这会导致有用信息的遗漏;分心,在上课的时候“兼顾”其它学科的学习,这当然会“担惊受怕”,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当然,以上听课的方法要真正的落实,必须要提前预习,认真自学。要充分利用好导学案和视频微课,做到听课前心中有数。因为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在四十分钟内保持绝对的精神集中,因此提前预习,才能保证高效听课
4、笔记
为什么要记笔记?有研究表明,课后马上测试,一般学生能够记住老师讲课内容的50%,48小时后只能记住其中的25%,隔两周后再回忆,记住的大约只有8.4%了。
毫无疑问,记笔记有助于眼、耳、脑、手密切配合,多种器官刺激大脑,有助于集中精力,积极思考,强化记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然而,笔记的功能还不止于此,因为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与教材相比,有时会更有层次性、逻辑性,或是更显浅易懂。
一般说来,40或45分钟课的容量是比较大的。从技术角度看,宜准备专用的16K本笔记,这样就易于较为舒适而快捷地书写;每一页应留下一定的空白,以便于日后的整理和补充;字的书写以自己能看懂为条件,不必苛求端正整洁;可用一些自己能懂的简略词或缩写词;一些教材上有的内容可直接在教材上做好标记以节省时间。
怎样做笔记?
当然要学会预习与听课,这是记好笔记的前提。
固然要把老师的授课提纲(要点)记下来,但这不是重点。需记的重点有:重要的概念、结论及其分析;重要的知识归类或知识框架(含线索、结构);精典的例子或练习题;教师对某些问题的新见解和思考方法。
记笔记是为了应用。笔记应多次复习,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一般应在对其内容记忆犹新的时候(即是在当天)结合笔记的整理进行一次较为仔细的复习。当笔记“冷却”时(起初一般是1—2周,以后可逐步延长),再复习一遍,一是强化识记,二是看看是否有新的疑问,三是尤其要注意各部分笔记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互相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