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经验 >

初中生学习不认真怎么办

时间: 谢君2 高考经验

  初中生学习不认真的解决方法

  策略四:有些课程一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但教学安排又需要在一定课时内完成,这要让学生一次性自学那么多内容确实有点让人望而却步。我想建议让学生分组,一个小组内给学生分配角色,小组内合作完成课后总的自学内容,然后课堂上相互交流分享,相互补充,最后”1+1“的结果,可能会超出我们原先预想要的2。因为这样,也让小组内相互督促,来自小伙伴的力量,有时会更管用的。

  策略五:每个教室后面配备两台电脑,如果学生课前没有看视频,可以到教室后面去看,这样他们就会错过课上老师辅导的机会。因为所有的作业都要在课上完成,这些学生就要像传统课堂一样,在家自己完成作业。如此一来,他们很快就会意识到课上有老师辅导的情况下做作业、课下回家看视频,可以充分利用和老师在一起的时间 ,远比课上看视频课下自己做作业轻松地多。这对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有很好的激励

  策略六:学生如果真的不认真看文献或课前任务单,要及时了解是否是任务单的内容不能吸引学生,或者任务过于容易或太难,容易学生不想做,太难学生更不会去做,在设计任务单时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挑战能力,激发学生想探索的兴趣。

  策略七: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寓教于乐方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完成课前任务,我们就应该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比如积分奖,所以每一个任务下达后都应该有一定的分值,学生还是很看重自己的分数的,所以会看,这是老师一定要下功夫让自己的视频吸引学生,就会使学生继续看了。

  策略八:我认为学生不爱预习的原因有些是因为课前任务给不够具体详细,有的学生缺乏耐心而敷衍了事。初中英语会有一些较长的课文,学生有时会感到头疼,我在布置课前预习任务时就很详细:查生词的读音和用法;找出跟本单元语法相关的句子;找出课文的中心句等等。这样学生就会采取各种方法认真解决问题,而且也有自信心和成就感了。

  策略九:在课堂上用学生课前作业为案例讲解,学生看到自己的作业被以这样有意义的方式使用,会更加愿意配合,因为能够解决他们学习中遇到的挑战。

  策略十:算课程成绩,比如占到 1/3 ,代替考勤分。在评分量规上体现努力程度比做对题更重要,可以避免学生抄作业的情况出现。 如果能够提供在家学习遇到困难的求助平台,学生做课前作业遇到问题时候可以在网上问老师和同学,会让学生愿意做课前任务。

  初中生学习方法不当的表现

  1、学习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保证。但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毫无计划,整天忙于被动应付作业和考试,缺乏主动的安排。因此,看什么、做什么、学什么都心中无数。他们总是考虑“老师要我做什么”而不是“我要做什么”。

  2、不会科学利用时间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有的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得从从容容。而有的学生虽然忙忙碌碌,经常加班加点,但忙不到点子上,实际效果不佳。

  有的学生不善于挤时间,他们经常抱怨:“每天上课、回家、吃饭、做作业、睡觉,哪还有多余的时间供自己安排?”还有的学生平时松松垮垮,临到考试手忙脚乱。这些现象都是不会科学利用时间的反映。

  3、不求甚解,死记硬背

  死记硬背指不加思索地重复,多次重复直到大脑中留下印象为止。它不需要理解,不讲究记忆方法和技巧,是最低形式的学习。它常常使记忆内容相互混淆,而且不能长久记忆,当学习内容没有条理,或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去分析学习内容的条理和意义时,学生往往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

  依赖这种方法的学生会说:“谢天谢地,考试总算结束了。现在我可以把那些东西忘得一干二净了。”

  4、不能形成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是知识体系在学生头脑中的内化反映,也就是指知识经过学生输入、加工、储存过程而在头脑中形成的有序的组织状态。构建一定的知识结构在学习中是很重要的。

  如果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再多的知识也只能成为一盘散沙,无法发挥出它们应有的功效。有的学生单元测验成绩很好,可一到综合考试就不行了,其原因也往往在于他们没有掌握知识间的联系,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

  这种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科之间,对各章节之间不及时总结归纳整理,致使知识基本上处于“游离状态”。这种零散的知识很容易遗忘,也很容易张冠李戴

  初中生学习方法不当的成因

  为什么有的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呢?这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当然,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会对方法的形成有影响,智力水平高的学生更容易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但在现在的中小学中,学生的智力水平差异都不太大,因此,它对方法形成的影响是有限的,学习方法不当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一些非智力因素上,如认识水平、动机水平、意志状况等。

  以上原因分析是从学生个体出发的,是造成学习方法不当的内因。除此之外,还有来自教师、家长。同学等各方面的外因都对学习方法的形成产生影响,也都是造成学习方法不当的可能原因。

  1、对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不少学生在方法上听其自然,看不到科学学习方法的作用和意义,没有尝到正确方法所带来的甜头,以为磨刀误了砍柴工,因而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认真研究和掌握先进的学习方法。

  2、对学习特点认识不足

  前面讲到学习方法具有适应性,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要适应各阶段、各学科的学习特点。这就需要学生对目前的学习有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科学的方法。

  较大的变化——初中的课程内容相对简单,进入高中以后,所学知识更加抽象、深入;初中生的学习对老师依赖性大,老师指导也很具体,而高中生的学习则有更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如果学生看不到这些变化,就有可能造成方法的不适应。

  外语学习的特点——学习一门语言,需要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多记,而记外语单词又是一种机械记忆,这就和其他科目形成了区别。学习数学的方法就不适应于外语学习。

  3、对自身的状况和条件认识不足

  学习方法除了要适应学习特点外,还要适应个体特征。

  学习状况——有的学生因为成绩不太好而妄自菲薄、过于谦单,认为自己一无所长、无可救药。也有的学生因为学习良好而目中无人、自以为是,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些不客观的认识会使学生在运用学习方法的时候发生失误。如自以为是的学生在制订学习目标时往往会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个性特征——每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身体状况、生物周期等都有不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相同的个性。属于“百灵鸟型”的,可多利用白天;属于“猫头鹰型”的,可多利用晚上。

  4、学习动机缺乏

  动机缺乏的学生没有学习动力,缺乏学习热情,把学习看成是一件苦差事,在学习中没有目标,得过且过,其学习行为完全是一种被动的应付。表现在方法上,必然会死记硬背、投机取巧、没有计划。

  一个丧失学习动机的学生,必然丧失深究学习方法的兴趣。因此,那些在学习中无精打采、大叫“没劲”的学生,十有八九方法不当。

  5、意志薄弱

  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时,需要一定的自制力。特别是纠正一些不良的、已经形成习惯的学习方法,更需要毅力和恒心。有的学生有掌握科学方法的愿望,但在运用过程中因意志薄弱而半途而废,造成有目标无结果,有计划无行动。

  在学习上跟着感觉走,自然要省力得多,但学习效果也会糟糕得多。因此,学生在运用科学学习方法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家长或同学多鼓励、多督促、多提醒,依靠外界力量的支持来克服意志的薄弱状态。

  6、缺乏指导与训练

  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对什么是科学的学习方法缺乏明确的认识,在学习中也不能自觉地加以运用。即使有的学生掌握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也大都是走了很多弯路之后形成的,并且是零散的。

  科学的、系统的学习方法很难在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应该接受专门的指导与训练。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应开设有关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课。作为学生自己,也应该多阅读一些这方面的书籍,积极主动地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体系。

8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