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备考 > 历史备考 >

高考历史的常考知识点总结

时间: 美琪 历史备考

封建制度的衰亡和资本主义的成长、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是这一时期发展的总体特征。主要社会矛盾是成长中的资本主义同衰亡的封建主义的矛盾。新旧社会交替是本时期的时代特征。自由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成为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同资产阶级、殖民地半殖民地同殖民主义宗主国、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等众多矛盾都很尖锐,资本主义体系初步形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社会基本矛盾、阶级矛盾)更加复杂,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对抗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大战的爆发,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动荡—稳定—动荡。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大发展、大调整。社会主义国家大发展和大分化,冷战共处、第三世界力量开始兴起时期,1991年以来,世界呈现多极化、民主化和平竞争共处的趋势。

二、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运动是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潮流,冲破了宗教神学思想的束缚,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的舆论准备,是继文艺复兴以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批判了________制度及天主教会,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三、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规律性认识(英、法、美)

英国资产阶段革命(1640~1688年)确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统治,拉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序幕。

北美独立战争(1775~1783年)既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又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法国__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法国__(1789~1794年)是早期资产阶级时代最彻底的一次革命,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人民群众的积极参加,启蒙思想是深入动员,使其成为同时代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

(1)从根本原因看:工场手工业时期蓬勃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受到腐朽的封建制度(或殖民统治)的严重阻碍。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要求突破陈旧的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

(2)从主要任务看:________封建王朝(或殖民统洁),建立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可以说是完全意义上的反封建斗争。

(3)从领导阶级看: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金融或商业资产阶级。

(4)从主力看:是以农民和城市平民为主体的人民大众。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和主力是由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决定的。

(5)从经过看:①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舆论准备。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无一例外采取起义、革命战争的暴力方式来夺取政权,然后利用政权运用法律形式制定治国原则。③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

(6)从结果看: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确立了资本主义的所有制。

四、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俄、美、德、意、日)

时代特征:(1)是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深入开展而在政治领域内的反映。是出现这次革命和改革浪潮的根本原因。(2)革命和改革的范围广,涉及欧、美、亚三大洲,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3)具有多样化特征改革、统一、战争、对象。(4)革命和改革的内容具有丰富性特征。(5)革命和改革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是本国历的重大转折点,奠定了当时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

五、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危机与调整

①德日法西斯政权;②罗斯福新政;③反危机的不同选择所带来的启示:经济危机也具有两重性,在迫使政府进行反危机调整机制的过程中,有可能形成新的运动机制,出现新的良性循环,或成为一种难得的机遇,推动改革;或走向极端;注重内部调节,将调节的重点放在对外扩张,必然会自食其果。

六、法制建设

1、《权利法案》(1689年)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其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确立。

2、美国《独立宣言》(1776.7.4)大陆会议颁布,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根据,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也被视为最早的“________宣言”。

3、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资产阶级宪法,体现了北美独立战争的重大成果,使美国联邦政府建立在资产阶级民主法制的基础上,给美国带来了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规定总统的局限性,如它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等。

4、《________宣言》(1789)体现了摧毁君主________的要求,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

5、拿破仑《民法典》(1804)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使新建立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得到法律上的保障,后又公布其他几部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定。

高考历史知识点梳理

一、英法发动侵略战争

1、原因:(1)根本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直接原因:“修约交涉”失败。(3)借口: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

2、经过:(1)1856年秋,英国军舰炮轰广州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2)1857年底,英法联军攻陷广州,成立联军委员会。(3)1858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俄、美、英、法四国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4)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攻陷天津,进而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二、《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1)《天津条约》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十个通商口岸(汕头、台湾、淡水、九江、汉口、镇江、南京、烟台、营口)·外国军舰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赔偿英法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2)《北京条约》内容:·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准许华工出国。

三、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1、时间:19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

2、概况:①《瑷珲条约》(1858):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②《北京条约》(1860):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40多万平方公里。③《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多万平方公。④《改订条约》(1881):割占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政治上:中国丧失大片领土和主权;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中国政局发生变化,汉族官僚势力增强。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中国经济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使中国社会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高考历史二战知识点

1.大战在欧洲爆发的标志;“敦刻尔克大撤退”;《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

1)1939年9月1日,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

2)1940年,德军绕过马其诺防线,包围英、法军队主力,30余万英法联军成功撤退到英国,保存了有生力量,史称“敦刻尔克大撤退”。

3)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署以共同军事行动为核心的《三国同盟条约》。

2.不列颠之战:

法国败降后,__试图同英国达成和解,以腾出西线兵力,转战苏联。英国首相丘吉尔加以拒绝。1940年8月,__下令空袭英国本土,史称“不列颠之战”。不列颠之战是二战历时最长、规模的空战。英国借助新发明的“雷达”成功抵御了德军的狂轰乱炸,英国人的民族斗志被激扬,德国对英登陆作战最终未能实施。

3.苏德战争爆发的时间;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6月22日,德国兵分三路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苏德战争爆发。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宣告了__“闪击战”的破产。

4.珍珠港事件爆发的时间及后果: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突袭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基地珍珠港,美军损失惨重。珍珠港事件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日本随即向美、英宣战。同日,美、英向日宣战,以后,荷兰、加拿大等近20个国家相继对日宣战。四天后,德、意与美国相互宣战。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高考历史罗马法相关知识点

(1)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①公民法基本上属于罗马及其公民的法律。它包括元老院法令、元首命令、__告示,及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习惯法。

②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它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③罗马法的核心之一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可以购买奴隶,保护除奴隶以外自由民的权利,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作用。

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统治。

②罗马法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它维护奴隶制度,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③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它是欧洲历最早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影响。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政治知识点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

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__,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__

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七、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八、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扩大

概况: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

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十、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朝代制度

汉代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科举制

十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太祖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①废丞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②内阁的创立。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100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