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备考 > 历史备考 >

高二上历史第九课练习题附答案

时间: 焯杰2 历史备考

  高二上历史第九课练习题: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离骚》是楚辞中的名篇

  C.汉赋是吸收《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

  D.楚辞与《诗经》都以整齐的四言句式为表现形式

  2.作品有“诗史”之称的唐代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杜牧

  3.郭沫若曾经为某一历史名人的纪念祠题写了下列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位历史名人是(  )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关汉卿

  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反映了(  )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5.“鸟飞反(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屈原的这两句诗(  )

  A.抒发了志在四方的英雄气概

  B.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C.体现了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D.体现了超脱世俗的平和心境

  6.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和条件是(  )

  ①工商业市镇兴起,城市文化繁荣 ②市民阶层壮大,社会识字率提高 ③印刷术不断完善,通俗文学蓬勃发展 ④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传统轻商思想淡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謇朝谇而夕替。……又申之以揽茞。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材料二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材料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的作者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请分别指出其文学作品的体裁。(6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屈原作品的主要文学特色。(6分)

  (3)据材料二、三,李白与辛弃疾的作品表现了怎样不同的时代特征?(18分)

  (4)从以上描述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10分)

  高二上历史第九课练习题答案:

  1.D 楚辞句式自由灵活,与《诗经》不同。

  2.B 杜甫创作的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被称为“诗史”。

  3.C 提取题干中的“继东坡”“南宋”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4.B 解答本题可从散曲、小说繁荣的原因方面考虑,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是这两种文学体裁发展的重要原因。故正确答案为B项。

  5.B 本题主要考查屈原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结合屈原的遭遇以及屈原生活的时代背景可知,他借诗歌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感。

  6.A 本题在解答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多角度思考即可得出答案。

  7.(1)屈原,楚辞;李白,唐诗;辛弃疾,宋词。(2)楚辞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3)李白的诗出现在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辛弃疾的词体现了政权分裂、南宋偏安一隅、民族政权并立的特征,表达了渴望恢复中原的雄心和壮志未酬的悲愤。(4)文学体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任何艺术形式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状况的反映。

  解析:(1)(2)两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直接回答。(3)(4)两问则要注意文学作品与时代发展之间的联系。

高二上历史第九课练习题附答案相关

7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