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
二、非选择题(共三小题,21题16分,22题17分,23题17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史记·周本记》
材料二 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中国封建的等级制度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的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
──石培华《中国历史纵与横》
请问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西周哪两种制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6分)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4分)
22. 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哀帝曾经说:“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
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乘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
材料三 明太祖曾说“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
材料四 乾隆帝曾说:“昔程子云:天下之治乱系宰相,…… 若以国家治乱专倚宰相,则为之君者,不几如木偶旒缀乎?且用宰相者,非人君其谁为乎?使为人君者,深居高处,以天下之治乱,付之宰相,大不可也。使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为己任,目无其君,此尤大不可也。”
──《十二朝东华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出丞(宰)相的主要职责。(3分)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4分)
(3)根据四则材料,谈谈统治者对宰相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列出统治者相应地采取了什么措施?(8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明史·职官志》
材料二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请回答:
(1)明清两朝皇帝是怎样处理国家政事的?(6分)
(2)明朝的殿阁大学士与清朝的军机大臣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
(3)明清这种政事处理方式有哪些突出的危害?(7分)
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
1.D 2.B 3.B 4.D 5.C 6.D 7.C 8.C 9.A 10.A 11.B 12.B 13.D 14.D 15.B 16.D 17.B 18.A 19.B 20.D
21.(1)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 关系: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性质的制度。(2)①以血缘关系为政治关系的纽带(以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使家与国结合为一体。②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3)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宗法色彩,表现为等级制、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极端皇权主义,亲贵合一、裙带作风、反智主义等。
22.(1)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率领百官筹划政务,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2)根本原因:明太祖认为宰相擅专威福,危及君主;直接原因:胡惟庸案的发生。(3)①变化:汉哀帝把宰相视为股肱,放在很高的地位;唐太宗认为国家大事与宰相等大臣商量,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有利于克服个人决策局限性;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擅权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但大多数君主并没有总结这一教训;清高宗(乾隆)认为以宰相治天下之乱,自己便成了傀儡,这是要不得的,而宰相以天下之乱为己任,目无其君,是更要不得的。②措施:汉朝:形成中朝和外朝,分割宰相的决策权;唐朝:三省六部制,三官都是宰相,互相监督和牵制;明朝:废中书省,权分六部;清朝:设军机处。(4)君主权力不断加强直至顶峰,相权逐步削弱最终被废。
23.(1)明清皇帝都是亲自处理军国大事,内阁和军机处没有固定的职权,没有下属机构,只是起到顾问作用。(2)内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都充当皇帝的侍从顾问,协助皇帝草拟圣旨,并传达给有关部门执行,不能参与决策。(3)明清皇帝独断军国大政,形成绝对君主专制,国家安危和人民的祸福,完全寄托在皇帝一个人身上。皇帝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极大地阻碍了社会进步,使中华民族多灾多难。
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