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贵州高考历史考前模拟试题带答案
2017贵州高考历史考前模拟试题一、选择题
A.康乾时期 B.道咸时期
C.同光时期 D.宣统时期
解析 《海国图志》是鸦片战争时期的思想家魏源撰写的一部世界史地著作,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道路的启蒙书,这一时期处在道光皇帝统治时期。
答案 B
2.鸦片战争前后,一批“睁眼看世界”的士大夫首先冲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的教条束缚,掀起一股“悉夷”“知夷”、编纂舆地著作之热。他们( )
A.完全抛弃了清朝闭关自守的政策
B.开始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
C.旨在获取符合国际惯例的外交礼仪
D.目的是运用西学以救中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历史现象及其本质的能力,切入点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演变。依据材料所说士大夫悉夷、知夷、编纂舆地著作的具体史实分析,他们的目的在于了解、研究中国以外的世界情况,谋求抵御外侮;但这种做法还未上升到“运用西学以救中国”的高度。
答案 B
3.史学家郝延平在《守旧与革新》一文中谈道:“中国对西方的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 )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解析 从题干中看出“夷务”变成“洋务”和“西学”,改变了对西方的藐视,反映了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答案 A
4.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
C.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D.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解析 甲午战争后维新思想兴起,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故选C项。A项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B项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D项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出现于鸦片战争后,皆排除。
答案 C
5.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孙中山和张謇的选择是当时中国社会迫切的需要
B.康有为的选择是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背景下提出的
C.都对清政府感到失望
D.都想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人的选择都是围绕救亡图存提出的,都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提出的。A、B项表述不全面;C项错误,康有为当时对清政府还抱有希望。故选D项。
答案 D
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而是转到探索民主社会在欧美为何可能,而在中国又为什么屡屡失败。先是戊戌,紧接着是辛亥,这种悲剧的一再重演,根本原因究竟在哪里呢?”这主要表明当时“他们”( )A.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认知和反思
B.对欧美文明成果的肯定和赞扬
C.对中国社会进行深刻思考和探索
D.对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解析 由“先是戊戌,紧接着是辛亥”可以推断题干中的“他们”是资产阶级激进分子,从材料中的“在中国又为什么屡屡失败”、“根本原因究竟在哪里”,表明知识分子对中国社会进行了深刻思考和探索,故选C项。材料表明的是对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反思,排除A;对照欧美,主要反思中国,排除B项;与三民主义无关,排除D项。
答案 C
7.下列言论,符合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思想主张的是( )A.“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若诏旨一下,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
C.“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其次为政治……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
D.“西人立国……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
解析 陈独秀主张不要只学习技术和制度,更重要的是思想,故选C项。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主要是主张解放人们的思想,A项属于洋务派;B、D两项应属于维新派。
答案 C
8.维新思想家谭嗣同认为:“故通商者,相仁之首也,两利之道也。客固利,主尤利也”;“西人商于中国,以其货物仁我,亦欲购我之货物以仁彼也。”下列观点与材料不符合的是( )A.主张与西方国家进行贸易往来
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
C.认为东西通商是平等互利的
D.认清了西方国家通商的本质
解析 题目的观点是认为通商是两利之事。对资本主义的利用特权进行经济侵略的事实认识不清,故选D项。
答案 D
9. 下列与图思想主张相一致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科学与人权并重
D.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解析 图中是严复翻译的《赫胥黎天演论》。其中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其思想与D项含义相符,体现了要与环境相符合变革的思想。
答案 D
10.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先进的中国人通过第二次反思得出的启示是( )A.只引进西方技术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
B.要用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C.要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D.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解析 把握材料中的“新文化运动”以及“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这是反思前面戊戌变法以及辛亥革命的失败,选择C项。
答案 C
11.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其中,在《新青年》上指出“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注:指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联系起来。”的文章是( )A.《庶民的胜利》 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敬告青年》
解析 本则材料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据此这篇文章应该是李大钊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时间在1919年5月。
答案 C
12.下面是某同学学习近代历史某一专题后的总结,该历史主题的主题是( )―→―→―→
A.抗争 B.探索 C.屈辱 D.复兴
解析 第一框是地主阶级抵抗派学习西方的产物;第二框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的产物;第三框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的产物;第四框是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学习西方的产物。共同体现了中国先进人士不断深入地学习西方。
答案 B
2017贵州高考历史考前模拟试题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把黄老刑名等百家之言排斥于官学之外,以优厚待遇延揽儒生数百人进入政府。……他根据董仲舒、公孙弘的建议,在首都长安建立太学(国立大学),教授五经,从学官弟子里选拔官吏。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孔教”本失灵之偶像,过去之化石……妄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迄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1916年)
材料三 尊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反孔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现在应科学地研究孔子、评价孔子。
——张岱年《老专家谈儒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凸显“官学”的地位做了哪些事情?并概述他的做法产生了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对“孔教”的基本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独秀具有这种态度的时代背景。
(3)依据材料三的观点,你如何看待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尊孔”与“反孔”现象?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从思想和教育方面分析;第二小问从儒家思想的地位、统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综合分析。第(2)问,先判断出否定的态度,然后从政治、思想、阶级等方面回答。第(3)问,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辩证分析。
答案 (1)做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立太学。
影响: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儒学教育开始制度化和官方化。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文化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少数出身社会中下层的人得到入仕的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
(2)态度:否定儒学(孔教),主张以西方民主思想取代之。背景: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像陈独秀这样接受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奋起反击这股逆流。
(3)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尊孔”与“反孔”现象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合理性;也有其片面性;应取其精华,辩证、全面地对待孔子及孔教。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意大利在欧罗巴洲南境……元以前未通中国。明万历九年(1581年)有利玛窦者始泛海抵广州。……崇祯初历法疏舛,礼部尚书徐光启请以其国新法相参校,开局纂修,报可。书成未用。会本朝建元,始采取其说,先后命西洋人汤若望、南怀仁等为钦天监官。……并许其自行其教。
——引自清朝《文献通考》
材料二 (近代中国)18世纪末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__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这种压力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手段,初则以商业的渗透,继则以赤裸裸的殖民主义武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西方文明赢得世界不是通过其思想、价值观或宗教的优势,而是依靠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优势,这在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两个强势文明的猛烈撞击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中外文化交流较之以前有什么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在18世纪末叶以来,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的原因并概括近代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的撞击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待西方文明的共同点,并分析其态度变化的趋势。
解析 第(1)问,从材料“意大利在欧罗巴洲南境……元以前未通中国”以及“先后命西洋人汤若望、南怀仁等为钦天监官。……并许其自行其教。”可以回答。第(2)问,原因要从西方与中国两个角度回答,重点从中国闭关政策造成落后的角度回答;影响是回答西方殖民侵略的影响。第(3)问,材料三展示三幅图片分别是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经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过程。
答案 (1)西学东渐,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开始传到中国(或答中西文化交融)。
(2)原因:西方工业文明,尤其是技术文明的迅速发展;殖民扩张。中国闭关锁国,日趋落后。
影响:给中国带来了灾难,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带来资本主义文明,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共同点:均作为救国救民的武器,力求实现中国的独立与民主、富强。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趋势: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过程。
猜你感兴趣:
1.2017高考历史模拟卷含答案
2.2017年贵州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3.2017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4.2017高考英语模拟试卷带答案
5.2017高考英语模拟试题带答案
6.2017高考英语模拟试卷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