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备考 > 历史备考 >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练习题及答案

时间: 思晴2 历史备考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为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分享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练习题一、选择题

  1.(2014黑龙江模拟)“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是真正平等自由的引领者,也是另一种新型社会的预言者。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这段话高度评价了(  )

  A.伏尔泰和其反封建学说 B.卢梭和其人民主权说

  C.达尔文和其进化论 D.马克思和其社会主义理论

  解析:D 《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D项正确。根据“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排除A、B、C三项。

  2.(2014广州联考)1863年的《英国工人致法兰西工人书》中指出:“每逢我们试图缩短劳动时间,或者要求提高工资,以改善我们的社会条件,我们的雇主就以低价运入法兰西、德意志、比利时和其他国家工人来代替我们做工,借此来威胁我们。”这种现象可以印证(  )

  A.资产阶级靠剥削无产者致富

  B.英国掌握了世界殖民霸权

  C.全球化伤害了下层劳动者利益

  D.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解析:D 从材料反映出的信息可知是英国工人想联合法国工人阶级与资本家进行斗争,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英国掌握世界殖民霸权的时间是在18世纪,B项错误;全球化出现于二战后,C项

  错误。

  3.《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  )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③“政治代表”是指公社委员 ④“新政治制度”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对巴黎公社背景、性质的理解能力。巴黎公社是在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卖国对内镇压人民的背景下爆发的,①正确;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无产阶级的愿望通过直接选举出的公社委员会来实现,但巴黎公社未实现对私有制的彻底改造,不属于社会主义政权,故②不正确;公社委员是由市民选举产生的政治代表;巴黎公社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故③④

  正确。

  4.(2014郑州检测)“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到底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一直处于模糊不定的状态,直到列宁回国提出《四月提纲》,才有了较为明确的行动纲领。”这个“行动纲领”是指(  )

  A.取得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

  B.武力推翻临时政府的统治

  C.实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D.退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

  解析:C 结合所学可知该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故C项正确。该行动纲领提出前布尔什维克党已经赢得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故A项错误;《四月提纲》提出争取和平方式取得政权,故B项错误;二月革命前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退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早日实现和平,故D项错误。

  5.(2015洛阳月考)以下为国际工人运动整体发展的示意图,数字处填入内容对应的分别是(  )

  A.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

  B.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

  C.理论到实践、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

  D.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论到实践

  解析:B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①是从空想到科学;1871年巴黎公社进行无产阶级专政第一次尝试,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是从理论到实践;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之后其他国家也建立社会主义政权,③是一国到多国,故B项正确。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练习题二、非选择题

  6.(2014南昌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03年,(英国)最富裕的1.4%的家庭取得国民总收入的15.7%,到1867年,0.07%的家庭就取得16.2%的国民总收入……1867年,占家庭总数约3/4的劳动者家庭在国民总收入中只占有不到40%的份额,而占家庭总数约1/4的中、上社会阶层则占有国民总收入的60%强。

  ——钱乘旦《工业革命中的贫穷》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生产与工资增长指数(%)

  年份 1860年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工业生产指数 43 56 67 94 100 工资增长指数 64 70 81 90 100

  ——根据《全球通史》有关数据整理制定

  材料三 本杰明·迪斯雷利(注)的小说《西比尔》对19世纪中期的英国社会阶级的分化作了以下描述:“两个民族(富人和穷人),它们之间没有往来、没有同感;它们好像不同地带的居住者即不同行星上的居民,不了解彼此的习惯、思想和感情;它们在不同的繁育情况下形成,吃不同的食物,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不受同样的法律支配……”

  (注:英国政治家,保守党领袖,1868年、1874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当政时期推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措施,包括把投票权延伸至工人阶级男性、工会的合法化和罢工的权利条款等。)

  材料四 富裕市民的“占有阶级”,即“资产阶级”,和依赖工资的工人的“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斗争和战争。和平解决问题已经为时过迟。阶级的差别将继续尖锐,反抗的精神已经进入工人的头脑,愤慨情绪与日俱增,个别的游击分子开始集结成为相当规模的抗争和示威,只要小小的撞击,就足以引起雪崩。然后,战斗的呼喊就会传遍全国:“向宫殿开战,给茅屋和平!”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1)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英国的哪些社会现象?并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2)依据上述四则材料,针对当时英国社会阶级分化的问题,本杰明·迪斯雷利和恩格斯在认识上有何不同?

  (3)他们两人之中谁的认识更符合英国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为什么?

  解析:第(1)问材料一反映了19世纪前、中期,英国社会贫富分化严重,材料二反映了19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生产迅速发展,英国工人的工资水平增长幅度较大,其原因分别从两次工业革命、工人运动等方面考虑;第(2)问解答时注意本杰明·迪斯雷利和恩格斯阶级属性的不同,这就决定了其认识的不同:本杰明·迪斯雷利主张通过社会改革,缓解英国社会阶级分化严重的问题,而恩格斯则主张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反抗资产阶级统治。第(3)问需要运用现代化史观解答问题,不能武断地认为恩格斯的观点一定正确。

  答案:(1)社会现象及产生的原因:①19世纪前、中期,英国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拥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或工业资产阶级)财富迅速增长,而劳动者(或工人阶级)相对贫困。②19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③19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人的工资水平增长幅度较大(或经济待遇有较大改善)。原因: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发展;殖民掠夺给英国带来财富的迅速增长;工人为争取经济权利不断斗争;资产阶级采取措施缓和阶级矛盾。

  (2)本杰明·迪斯雷利:从改良主义思想出发,主张通过政府改革,提高“穷人”阶级(无产阶级)的政治地位,缓和社会矛盾。恩格斯:从阶级斗争的思想出发,强调工人阶级应该以暴力革命(武装斗争)的方式反对资产阶级统治,求得自身解放。

  (3)本杰明·迪斯雷利。英国资本主义制度适应当时英国经济发展(或生产力发展)需要;英国并不具备工人阶级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的条件,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的一系列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推动了英国社会的稳定发展。


94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