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备考 > 历史备考 >

2017高考历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练习题及答案

时间: 思晴2 历史备考

  2017高考历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练习题一、选择题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说:“革命胜利后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阶段使国家实现工业化国营经济不断壮大待条件成熟后再采取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材料主要表明

  A.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势在必行

  社会主义革命正在进行

  社会主义改造出现过快现象

  认识到向社会主义过渡需要时间

  年7月陈云指出:“有的同志说资本主义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大范围不合理但小范围合理

  A.认为市场和计划都是手段

  充分肯定“三大改造”成就

  否定了当时的计划经济政策

  主张实行计划经济下的市场调节

  分析下表中1953到1956年我国所有制企业比例(%)变化究其原因是

  年代 全民 集体 公私合营 私营 个体手工业 1953年 41.5 3.2 4 30.7 20.6 年 54.5 17.1 27.2 0.04 1.2 A.“一五”期间大力发展重工业

  三大改造”的实施

  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这是一次被称为“强国序曲”的会议法国《世界报》评论:“这次代表大会似乎将成为世界共产主义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日子。”美国《____科学箴言报》说:“这个党正在缓慢地但却是相当有把握地领导着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这次会议是指

  中共七大 B.七届二中全会

  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5.1958年6月12日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科普文章指出:“土地所能供给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吗?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产量高出很多。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现在的2 000多斤或3 000多斤而是2 000斤的20多倍!”该文章

  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有利于挖掘农业生产的潜能

  对“大跃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客观产物

  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我们的方向应该有秩序地把工、 农、商、学、兵组成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

  党中央忽视客观规律经济建设急于求成

  党和国家加快改造步伐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党和政府急于求成片面强调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

  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而急需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年初中共陕西要求全省千方百计加强农业战线贯彻执行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全党全民

  A.率先进行国民经济调整 B.将农业调整为经济工作重心

  坚持农业大跃进的方针 D.放弃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计量史学强调运用数学方法来研究历史事物的数量关系实现对历史变化、发展及运行规律的分析。下图所示的数据变化

  年我国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表

  受农业生产持续减产的制约

  与工业生产效益的起伏吻合

  与全国人口总量的涨落一致

  受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影响

  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农村十六条”其中规定“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农村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人民公社社员可以……耕种由集体分配的自留地。自留地一般占生产队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七归社员家庭使用长期不变”。材料表明

  人民公社体制逐渐废除

  B部分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展

  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

  年2月邓小平开始整顿铁路要求全国铁路必须由铁道部统一管理铁路运输必须由铁道部集中指挥铁路职工必须由铁道部统一调配。对制造事故、杀人抢劫、煽动停工停产、煽动哄抢物资的人员依法打击。到4月份全国20个铁路局除南昌外都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由此可以看出邓小平整顿铁路的目的是

  彻底否定“

__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加快铁路建设步伐

  恢复遭

  2017高考历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练习题二、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白城县岭下、胜利、建政三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

  雇户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3 197 116 18 0 27 2 年 3 74 355 0 4 0 7 ——1949—1956年的中国社会》

  材料二:1953年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资料室《农村政策文件选编》

  材料三: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现行农村政社合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1983年)

  请回答:

  运用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材料一中反映的农村阶级结构发生变动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953年时的农村状况与国家工业化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

  材料三中提到的“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具体是指什么?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它为什么不适应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4)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2—1957年我国工业比重图

  材料二:下表反映的是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

  1958—1962 1963—1965 流入重工业

  的资金(%) 38.7 54.9 48 流入农业的

  资金(%) 资*源%库7.6 11.4 18.4 流入其他部

  门的资金(%) 53.7 33.7 33.6 材料三:1962年3月7日在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陈云同志提出年的年度计划需要有一个相当大的调整重新安排这是非常必要的。这次调整计划实质上是把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发展放慢一点以便把重点真正放在农业和市场方面。各种材料的分配要先满足恢复农业生产的需要其次是满足市场的需要主要是日用工业品生产的需要。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说明1952—1957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与前一个阶段相比年和1963—1965年我国资金在重工业和农业领域流动的变化及其原因。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在“二五”计划期间(1958—1962)我国在改善民生问题上存在不足的原因有哪些?

  2017高考历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练习题参考答案

  1.D 2.D 3.B 4.C 5.C 6.C 7.B 8.D 9.B 10.D

  11.(1)土地改革的完成。

  (2)矛盾:小农经济经营分散,与国家工业化对商品粮和工业原料需求剧增之间的矛盾。措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3)人民公社。原因: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平均主义严重,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启示:合适的农村经济组织和体制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反之则起阻碍或破坏作用。

  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国家工业化,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建立合适的农村经济组织和体制。(答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相适应,必须适时调整经济体制也可)

  12.(1)变化: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

  原因: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影响: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的基础。

  (2)①1958—1962年:

  变化:流入重工业和农业的资金都增加了。

  原因:“大跃进”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人民公社化运动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

  ②1963—1965年:

  变化:流入重工业的资金减少,流入农业的资金增加。

  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三年经济困难,党和政府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投入比例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对重工业的投资,加强发展农业。

  (3)原因: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发动“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对重工业和基本建设投入过大,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答出三点即可)

猜你感兴趣:

1.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练习题及答案

2.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练习卷

3.2017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4.2017高考历史模拟卷含答案

97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