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历史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练习题及答案
2017高考历史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练习题一、选择题
1.《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可知,一个农夫可以养活好几口人,这说明农业收益的增加能较好地促进小农经济的形成,故A项正确;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排除B项;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是促进农业收益增加的原因,并非结果,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大土地所有制的问题,排除D项。
2.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答案 C
解析 古代中国是农业国家,农业的发展关系着地域经济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坊市是城市经济发展的表现,不能说明经济重心的转移情况,A项错误;土地集中不等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全国经济重心的转移,B项错误;农业技术的进步反映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由于曲辕犁的使用和推广,江南地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逐渐赶上并超过北方,从而促进了全国经济重心的转移,C项正确;海外贸易只是商业经济发展的一个表现,与经济重心南移关系不大,D项错误。
3.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
A.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B.资本主义的萌芽
C.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D.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答案 D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通过具体的事例概括出男子、妇女在社会分工中“不同”与“同”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寻找选项与观点的对应性。“与男子共其劳”说明A项说法不妥,排除;B项与题干无关,排除;材料未涉及官营手工业,C项错误,排除。答案为D。
4.“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
答案 B
解析 由“其所盛种粒……且行且摇,种乃自下”可知,该工具属于播种工具。由此可知B项正确;A项是汉代出现的二牛抬杠法,可以排除;C项是曹魏时期出现的人力灌溉工具翻车(即龙骨水车),排除;D项为隋唐时期出现的曲辕犁,可以排除。
5.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水陆失宜”等信息说明水土流失严重,政府必须进行合理治理,故B项正确。A项是对材料的曲解;C项与材料反映的现象相悖;D项中的“全凭”说法绝对化。
6.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重心的南移。材料信息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迅速,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缩小,这说明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选B项。材料没有提到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也不能说明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更不能说明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彻底南移是在南宋时期,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7.据古籍记载: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如此连续循环,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可灌溉,亦可排涝。此记载所涉农具为( )
A.耧车 B.翻车
C.曲辕犁 D.风力水车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龙骨叶板用作链条”“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连续循环,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灌溉”可以判断出材料描述的是灌溉工具,故可排除A、C两项。材料中描述的灌溉工具借助的是水力,而非风力,故排除D项。答案为B。
8.《吕氏春秋》记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此记载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封建土地私有制解放了生产力
B.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资*源%库C.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D.国君承认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资*源%库答案 A
解析 题干材料中“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表明封建土地私有制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利于解放生产力,故A项正确。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私田开垦的数量以及国君是否承认土地私有在题干材料中均没有涉及,故B、C、D三项与题意不符。
9.“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始定律令……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材料表明唐代均田制( )
A.承认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B.有利于土地与劳动者的结合
C.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D.有利于土地租佃关系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了均田制的授田措施。受田人死亡的,世业田可以继承,口分田则要归还国家,再授给其他农民,这体现了土地与劳动者的结合,故B正确;“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说明大部分土地仍要归还国家,并没有承认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故排除A;均田制并未反映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故排除C;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而材料并未涉及这一历史现象,故排除D。
10.学者许倬云指出:孝道的伦理,尤其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也与农户保持劳动力不缺乏的需求有彼此相证的合理性。该材料可以说明( )
A.孝道伦理与小农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
B.劳动力的缺乏是制约小农经济发展的瓶颈
C.孝道伦理维持了古代中国农村的秩序
D.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劳动力的增长
答案 A
解析 题干材料强调“无后”不仅违背了孝道伦理,而且使小农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缺乏,即强调孝道伦理有助于保障小农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说明孝道伦理与小农经济之间有密切关系,A项正确。B项并非材料强调的主旨;材料并未涉及古代中国农村的秩序,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孝道伦理对小农经济的影响,D项错误。
2017高考历史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练习题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捕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草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市镇。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丰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
答案 (1)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
(2)缓解关内人口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
解析 第(1)问,首先要提炼出两则材料的关键信息,然后根据这些关键信息进行概括,注意角度一定要全面,如政府的政策、移民的来源和规模等。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从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融合等方面总结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政治方面要联系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抵御外来侵略,经济方面要联系增加政府收入、促进当地开发以及缓解人口压力,文化方面要联系移民对促进关内、关外文化技术交流的作用。
12.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座)
时间
区域 东汉后期 唐朝前期 黄河流域 765 669 长江流域 342 611 概述上表所反映的县城数量及分布的变化,阐释导致变化的历史原因。
答案 变化:从东汉后期至唐朝前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县城数量总体有所增加。
东汉后期,县城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数量较少;唐朝前期与东汉后期相比,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长江流域数量增加。
原因:①这一时期,北方战乱频仍,人口大量南迁,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
②人口南迁加速了南方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县城数量增加。
③隋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县城总体数量增加。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东汉后期到唐朝前期,中国县城的总数量从1107个增加到1280个。从地域看,东汉后期,黄河流域县城数量(765)明显多于长江流域(342),而到了唐朝前期,黄河流域(669)与长江流域(611)的县城数量趋向平衡。从东汉后期起,中国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分裂和战乱,导致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使我国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并逐渐南移。而唐朝的繁荣则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猜你感兴趣: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练习题
2.2017高考历史明清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3.2017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4.2017高考历史模拟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