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必背的重点知识点
内环境的各成分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略)。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血浆pH7.35~7.45(有缓冲物质起作用),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人体内环境温度37摄氏度左右。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3.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一个神经元):双向。传导方式:神经冲动(电信号)。
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动作电位:外负内正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多个神经元):单向。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为组织液)、突触后膜。
信号变化: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传递速度:较慢突触单向传递的原因: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
6.下丘脑:内分泌腺活动的调节中枢(血糖平衡),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渗透压感受器)
7.大脑皮层;高级反射中枢(所有的条件反射,感觉中枢(痛觉,渴觉,温觉,冷觉))语言,学习,记忆,思维,
8.言语区:W,V,S,H区
9.人体各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10.血糖平衡的调节:正常人的血糖含量0.8-1.2g/l(80-120mg/dl)。
胰高血糖素:升血糖,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岛素:降血糖,由胰岛B细胞分泌(二者属于拮抗作用)。
11.反馈调节;正反馈;负反馈
12.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1)皮肤和黏膜(2)体液中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3)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3.抗体: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只由浆细胞(即效应B细胞)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P37)
14.过敏反应: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才发生的。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自身免疫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
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HIV,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15.胚芽鞘向光性的原因: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的生长素向背光侧横向运输,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背光侧生长的快。
2023高考生物备考方法
1、在生物复习过程中去训练自己的审题能力。
在做生物习题的过程中,理解透题目的意思绝对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就要刻意的去训练自己审题能力,比如说拿到题目,就要学会去找到该题目的关键词,将该题目的一些重要条件用红笔划出来等等,而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出这样的能力,这对高考的做题正确率和速度是很有帮助的。
2、在生物复习过程中,要着重去培养自己识图和图文转换能力。
相信高三学子们都明白,不管是在生物教材还是生物习题当中,图像、表格、线条这些都是生物学科的特别之处。因此,多位学霸在生物复习分享当中就提到,在高考生物复习过程中,同学们就要试着去培养自己的识图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比如说,在复习训练当中,看到图像和表格,同学们就要试着去找到其中的关键点。和也可以和老师、同学交流一些这方面的心得。
3、对高中生物的核心和重点知识点进行重点复习。
同学们在复习生物的过程中,要懂得对高中生物的核心和重点知识点进行重点复习,比如说现代生物技术类的知识点就属于高考一个重点考查的部分,对这类知识点同学们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复习。
高考生物复习技巧
1.回归教材梳理知识。
要从繁杂的复习资料、题海中走出来,静下心,依据《考试大纲》中的知识体系把散落在教材中的知识点再扫描一遍,清理知识上的盲点和障碍,不留死角。
2.回顾试卷检查错误。
自由复习期间,可以采用纠错复习法,其优点是针对性强,节省时间。具体做法就是将做过的试卷找出来,温习“错题”。思考当初出现问题的原因。利用最后几天,弥补知识上的漏洞,纠正思维方式上的偏差,规范解题程序上的疏漏。有针对性地精练一些训练题。重在总结、归纳、查缺补漏以达到能力的升华。避免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让失误减小到最低程度。
3.强调综合加强记忆。
复习时,要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注意必修、选修中的相关知识之间联系。如调节、光合作用、遗传、细胞等。要对教材中的一些术语、短语或短句、经典理论、重要结论、实验研究方法等加强记忆。
4.选做真题进入状态。
可选取近几年高考试题,要把做真题的时间放在与高考生物学科考试同步的时间去做,这既有利于调整状态,也有利于调节自己的生物钟。要从高考题的剖析中明确命题思路、方式。通过做真题来检测规范做题程序、严谨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答题准确率等。此外,还可通过做真题来检测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在审题方面是否存在欠缺,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