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心理 >

高考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处理方法

时间: 美琪 高考心理

1.失去自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一定考不好。

2.越是临近考试,越是觉得知识生疏;越是拼命复习,越是觉得掌握不扎实。

3.心情烦躁,容易发脾气,对很小的事情也容易发火。

4.一紧张就想上厕所,在考场上也总想上厕所。

5.怀疑自己得了“健忘症”,不仅对所学知识常常遗忘,日常生活也出现丢三落四的现象。

6.身体状况出现问题,如呕吐、拉肚子、过敏等。

7.失眠,白天没有精神。

8.怯场,一进考场就感到巨大的压力和恐惧感,不能放松下来。

9.注意力难以集中,走神,容易被外界的刺激所吸引。

考前心理疏导方法

考前焦躁看不进书的考生,一定要把自己真正担心的东西表述清楚,然后再设法否定自己的担心,以解除自己的心理负担。当考生感到所要复习的东西太多时,往往会因多而生乱,乱而生烦,所以此类考生的当务之急就是将所要复习的东西按重要性的次序,排列出一个合理有序的复习进程表,每天按表格要求进行复习。考生确实看不进书时,可暂时放下课本,听听音乐或打打球、散散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回忆自己开心的事情或旅游时看见的自然美景,放松和愉悦自己的心情,待心情放松后再进行复习。

如何调整好心态

通常学校与家庭都让考生在考前进行一周以上时间的休息与调整,以让考生以充沛的精力应试。但许多老师、家长以及考生都不了解科学的调整方法,例如大多数考生在考前往往是甩手大休息,有关学习的活动一概不进行,事实上这种休息与调整是不科学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如果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压力下,长期下来作为一种应急机制,人的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高度紧张的思维和运作模式,使人能适应高紧张度、大压力的生活、工作方式,如果突然停下来无事可干,使原来那种适应高度紧张的心理模式,因突然失去对象物,面对宽松无事的环境,反倒不适应。所以许多考生停止学习后,往往会产生抑郁不安、失落、心慌等不适的心理现象。对此考生与家长都以为是因过度紧张的学习造成的,而不知道是急刹车惹的祸。所以考生在考前一个月前就应该慢慢减小学习强度和减少学习时间,采取过渡调节方式。再从应试角度来说,如果考生在考前一周完全停止学习活动,也不利于考试时迅速建立应急机制。

调整心态的方法

一是饮食减压法。有的食物有直接减轻人的心理压力的作用,如一些含维生素C的食品。考生可多吃诸如草莓、洋葱头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

二是运动减压法。科学安排生活,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有机结合有助于减轻压力,及时消除疲劳。如在星期日,家长可与孩子适当运动,考生也可在学习间隙伸伸腰、踢踢腿等。

三是转移减压法。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如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放学后泡泡热水澡,学习间隙与家人、朋友聊天,或在空旷的地方大喊宣泄压抑的情绪。

四是环境减压法。学校的学习氛围已经够压抑和紧张的,家长在言行上不要再向孩子施加努力学习考大学的心理压力,要为孩子安排好饮食,积极与孩子沟通,多鼓励孩子。

五是睡眠减压法。充足的睡眠是保证考生精力充沛、心理宽舒与平衡的前提,多时段的休息是调节过度紧张的有效方法。

六是过渡减压法。从现在起,考生就应该慢慢减小学习强度,减少学习时间,采取过渡调节方式。

心态调整要点

多和老师交流

越是到了高考的关键时刻,越是要多和老师交流,老师是过来人,老师是最清楚的旁观者,老师对你的情况的了解甚至比你的家长对你更了解,因为一天中你更多的是和老师在一起,他们对你的了解是比较透彻的,多和老师交流就能发现自己的问题,老师也能给你指出你前进的方向。班主任无疑是对你了解最多的人,有什么问题多和班主任交流商量,他会给你更多的帮助和理解。最为老师是乐于给你排忧解难的,他甚至会很高兴你对他的信任,因为他是老师。

99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