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备考 > 语文备考 >

高考文言文必背篇目有哪些

时间: 倩愉 语文备考

高考文言文必背篇目有哪些

1.论语十则

2.鱼我所欲也——《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曹刿论战——《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6.出师表——诸葛亮

7.桃花源记——陶渊明

8.三峡——郦道元

9.马说——韩愈

10.陋室铭——刘禹锡

11.小石潭记——柳宗元

12.岳阳楼记——范仲淹

13.醉翁亭记——欧阳修

14.爱莲说——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17.关雎——《诗经》

18.蒹葭——《诗经》

19.观沧海——曹操

20.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陶潜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22.次北固山下——王湾

23.使至塞上——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

26.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

27.春望——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32.观刈麦——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李贺

35.赤壁——杜牧

36.泊秦淮——杜牧

37.夜雨寄北——李商隐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40.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42.登飞来峰——王安石

4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45.游山西村——陆游

4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47.过零丁洋——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

51.劝学(节选)——荀子

52.逍遥游(节选)——庄子

53.师说——韩愈

54.阿房宫赋——杜牧

55.赤壁赋——苏轼

56.氓——《诗经》

57.离骚(节选)——屈原

58.蜀道难——李白

59.登高——杜甫

60.琵琶行——白居易

61.锦瑟——李商隐

6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63.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6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高考文言文背诵方法

(一)化整为零法。把一篇文言文当作一个整体去笼统地读,这便像囫囵吞枣,应把这个整体分析成若干意义段落进行分段熟读才好。

一篇课文经过意义段落的分析,便可看到文章的线索与作者的思路,对所写的人物和事物的来龙去脉,了然于胸,然后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照生活的逻辑和照人地时与前因后果的交代,贯穿起来。层次既清楚了,熟读之后,很快就能背诵。背诵应分段背,各个突破,直到全部背完为止。

(二)抄读法。这是眼、口、手、心综合运用于背诵的方法。

眼看文章的字、词、句,口念文章的字、词、句,手写文章的字、词、句,心想文章的字、词、句。抄抄读读,读读抄抄,不要多时,读完部分,便抄完部分,也就背完部分。那么全部读完,也就全部抄完,也就能够全部背诵完。当眼熟、口熟、手熟、心熟了,全文也就容易通过对它们的熟记而背出。

(三)累进法。采用此法有如滚雪球,即先读第一句,即背诵第一句;再将第一二句连读,即要求第一二句连背。依次类推,滚动前进,累积背完全文为止。

高中文言文提分方法

考生在解答文言文实词题的时候,可以把题目中给出的词义代入到原文中。如果是通顺的,就是正确的,如果不通顺,就是错误的。对于考生来说答这类题型,最重要的就是分析字形,明确字义,只要掌握好这一点,那么,解题就会容易的多。

解答文言文虚词题的时候,常用的答题技巧就是代入法。高考考察文言文虚词的题型大部分都是把虚词放在两个句子中比较。答题的时候,考生可以先把虚词分别代入到两个句子,看是否通顺,如果通顺就是相同,反之,则不同。

考生在答文言文分析概括题的时候,主要解题技巧就是对照法。这类提醒的错误可能是顺序颠倒、无中生有等等,可能错的不是很明显。所以考生在答这类题型的时候需要细心,更需要结合全文来解答。

高中文言文高频重点词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因为。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 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三、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

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

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

3.用事:掌权,主管。

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

5.听事:办公的地方。

6.逆旅:旅馆。

7.部曲:私家军队。

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

9.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

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

11.作色:发怒。

12.从子:侄子。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四、相对稳定的通假字

1.乡,通“向”:“侯生果北乡自刭”(《史记·魏公子列传》)。

2.详,通“佯”:“行十余里,广详死”(《史记·李将军列传》)。

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4.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5.禽,通“擒”:“禽灭六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6.畔,通“叛”:“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 (《史记·淮阴侯列传》)。

7.趣,①通“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史记·孙膑列传》)。 “则命东下者斧断其缆,趣京师者护以出,自是外户不闭。”

②通“促”: “趣赵兵亟入关” (《史记·陈涉世家》)。

8.内,通“纳”:接纳,让……近来;藏。“无内诸侯军”(《史记·高祖本纪》)。

9.郤,通“隙”:隔阂,矛盾。“令将军与臣有郤” (《史记·项羽本纪》)。

10.责,通“债”:“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史记·高祖本纪》)。

五、表示时间的词

高考文言文的第三题,也就是目前试卷格局(除上海卷)的第十题——“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或不正确)的项”,错误项设置的一般特点是:个别字词的错译和打乱原文的六要素,即主要是人与时、地、事的错接。错译的字词以上面的词为常见。至于人与时、地、事的错接,也就是故意让这几个要素和主人公张冠李戴,比如补(译)出的省略成分错误。因此,我们不应忽略一些能暗示前后事件关系的时间词。

1.表瞬间: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

2.表过去: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时、当是时,曩(nǎng从前)、尝,昔、向。

3.表一段时间:比、迨、逮、及、洎、居(后带时间,则译作“过了…”,不译作“居住”,如“居无何,居三月”)

如果掌握这些字词的同时,又养成阅读时用“/”或序号标出事件起止的习惯,就明确了语境的起止区间,方便理解判断。

高中文言文答题技巧

1. 充分利用选项的注解作用,降低阅读难度

对照选项都相当于给文言文语段加了注解,特别是如果题干中要求选不正确的一项,那么四个选项中就有三个正确,这就等于给了你大量的注解,毋庸置疑,这对于正确理解文意作用是相当大的。

2. 注意整体语言片段阅读,不能顾此失彼

众所周知,标点符号中的句号,问号,感叹号属于句末标点,应用到文言文中,一个句末标点意味着一个最小完整语言片段的终结。而现实中,很多考生不是以此为最小阅读单位,而是死扣每句话每个生词的意思,结果顾此失彼,断章取义,造成整片文章不能联通的不良后果。因此,解答文言文阅读题,千万要注意句末标点的位置,只有到句末标点才是一个最小的语义片段,据此连成断,连成篇,才能读懂全文。

3. 注意联系上下文,增强语境意识

许多考生解题时,往往只注重选择本身的比较,而不去对照原文,更不去看他的上下文,这显然是不可取的。注重语境,根据上下文做出合理的推断,把问题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分析,是整体把握文意的重要一环节,不可等闲视之。

13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