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考必考知识点
3、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红楼梦_》。
4、《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__孙悟空__。
5、《游山西村》这首七律诗的“_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_”两句诗,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6、晏殊《浣溪沙》中的“_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_”的对偶句,被誉为“千古奇偶”。
7、《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__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__。”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春蚕到死丝方尽,_蜡炬成灰泪始干_。
10、接天莲叶无穷碧,_映日荷花别样红_。
语文学考必背知识点
1、_书山有路勤为径_,学海无涯苦作舟。
2、_踏破铁鞋无觅处_,得来全不费功夫。
3、_学而不思则罔_,思而不学则殆。
4、海上升明月,__天涯共此时__。
5、_青山依旧在_,几度夕阳红。
6、海阔凭鱼跃,_天高任鸟飞_。
7、康熙皇帝的庙号是(__圣祖__)。
8、《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是今天的(__吐鲁番盆地__)。
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出自古诗《___小池__》。
10、宋代的代表性刑罚是(___刺配___)。
语文学考必考知识点归纳
1、“山外青山楼外楼”在原诗《题临安邸》中的下句是(_西湖歌舞几时休_)。
2、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__爱神与美神__)。
3、大汶口文化遗址在我国的(__山东__)。
4、“死去元知万事空”下一句是(__但悲不见九洲同__)。
5、普利策奖是(___新闻、文化___)方面的大奖。
6、成语“不入虎穴”,下一句是(_焉得虎子_)。
7、我国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是(__《黄帝内经》__)。
8、《悲惨世界》的作者是(___雨果___)。
9、目前人类已知的最软的石头是(___滑石___)。
10、《全唐诗》收录的是唐代(__4万8千多首诗)。
1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者是(__陆游__)。
12、古代常用称谓代替年龄。请说出下列年龄的称谓:60岁(_花甲_)70岁(古稀)。
13、“建元”是我国(_汉武帝_)皇帝使用的年号。
14、古语说“良贾不为折阅不市”说的是(_商人不因折本不买卖_)。
15、“日出江花红胜火”的下一句是(_春来江水绿如蓝_)。
16、“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语出(__雪莱__)。
17、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喜爱的颜色,生长在大草原的蒙古族喜爱(__白色_)。
语文学考必考知识点总结
1.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形中起了变化。
2.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白色少壮的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驹,少壮的马。
3.谈笑风生: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风,风趣。生:生动。
4.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比喻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启发,忽然开通了。
5.出谋划策:谋,计谋;划,筹划。指为人出主意,制定计谋策略。
6.赏心悦目:看到美好的情景而心情愉快。
7.海纳百川:大海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广泛,数量巨大。
8.无欲则刚:千仞峭壁之所以能巍然屹立,是因为它没有世俗的欲望。借喻人只有做到没有世俗的欲望,才能达到大义凛然的境界。
9.物华天宝:物有光华,天有珍宝,指各种珍美的宝物。《晋书?张华传》记载了这样的传说:晋武帝时,牛、斗两宿之间常有紫气照射,张华请南昌人雷焕来看,雷焕说那是宝剑的光芒上通于天。后来雷焕做豫章凤城县令,掘监狱地基,得到两把宝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宝剑出土后,两宿间的紫气也消失了。后来两剑没入水中,化为双龙。
10.人杰地灵:人有俊杰,地有灵秀之气。在《滕王阁序》中指东汉时南昌名士徐稚(字孺子),家贫,常亲自耕种。他品行高洁,为人所景仰。
2、文学常识。
1.重点作家:鲁迅、沈从文、朱自清、老舍、安徒生;苏轼、泰戈尔、韩愈、孔子、蒲松龄。
2.重点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社戏》、《聊斋志异》、《论语》、《水经注》、《安徒生童话选集》。
3、古诗文默写篇目。
1.王湾《次北固山下》(唐)
2.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
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
4.刘禹锡《秋词》(唐)
5.杜牧《赤壁》(唐)
6.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宋)
7.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
8.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
9.《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南朝梁)
10.《论语》八则
11.郦道元《三峡》
4、文言文阅读。
重点篇目:《三峡》、《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
语文学考必考知识点归纳
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