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备考 > 语文备考 >

高考语文阅读专项练习带答案

时间: 焯杰2 语文备考

  在阳台正侍弄那盆辣椒的老父亲抢先回答了儿子:“孙子,这事你得问爷爷,爷爷种了一辈子地。你爸一直忙着上学、考试、进城,现在又忙工作,哪懂种庄稼的事啊!”

  老父亲是我在儿子上小学后接进城的,让他帮忙接送儿子上下学。离开了土地的父亲不会打太极也不会遛鸟,于是就在阳台上开起了荒。父亲找了很多花盆,种了辣椒、西红柿、韭菜等,还有一盆豇豆蔓爬满了防盗窗的铁栅栏,一尺多长的豇豆挂满了阳台。我总是说,爸,你也不种些花草,都种了一辈子庄稼了还没种够啊?父亲总是笑呵呵地说,这些不比花草美吗?

  儿子跑过去问父亲:“爷爷,那你说我种什么好呢?”

  父亲一手提着花铲,一手抚摸着儿子的头说:“爷爷帮你种几棵苞谷,咋样?”老家习惯把玉米叫苞谷。

  我说:“爸,家里怎么能种玉米呢?那秆都比楼层高。”

  “你别管。”父亲笑着说。

  第二天,满手是泥土的儿子跑到书房,激动地对我说:“爸爸爸爸,爷爷在楼顶帮我种了几盆玉米,有两盆还是我亲手种的呢,过两天发芽了我领你去看。”

  儿子初学稼穑,每天都兴奋地拉上父亲去楼顶。父亲是个有耐心的人,每次都会乐呵呵地提了水和铲跟儿子一起上楼顶。

  过了几天,听儿子说楼顶的玉米已经发芽了。我终是没有上去看,忙。

  父亲每天都会往楼顶跑一趟,回来后说着“都一尺高了”“没想到花盆里也会长出杂草来”之类的话。儿子隔三岔五也会跟着父亲上到楼顶去。

  一个月过去了,父亲还是坚持每天打理完他阳台的盆栽蔬菜后再去楼顶忙活一阵。

  儿子早就不上楼顶去了,过了那个新鲜劲了。父亲有时上楼顶的时候会叫一声儿子:“走,看你的玉米去。”儿子总会懒洋洋地说:“爷爷,你去弄吧,等长棒子了你再叫我。”

  父亲并不在乎儿子的态度,也似乎早忘了这是当初给儿子种的观察苗。他自己倒乐在其中了。父亲忙碌着,每天还是边拍打身上的土边似自言自语地说着“都一人高了”“有两棵都抽穗了”之类的话。

  父亲毕竟老了,有天从楼顶下来时踏了空,在楼梯上闪了腰,在家里养了几天后,对我说:“我还是回老家去养吧,你们都忙着上班,照顾我会影响你们工作。回老家让你妈伺候我,也方便,乡下空气也好,好得快。病好了我再来照顾孙子。”来城里这么久了,父亲应该也是想母亲想他的农活了,这是我事后才悟到的。

  父亲走的时候,对我和儿子说:“没事就去楼顶给那几棵苞谷浇浇水松松土,估计快灌浆了,红缨子都长出来了。”

  我跟儿子都“嗯嗯”着。

  父亲走后,我和妻子只好把儿子送到了托管班。儿子忙他的学习,我和妻子忙各自的工作。

  秋季说来就来。

  有天,父亲突然打来电话:“楼顶的苞谷应该快熟了吧,记得让铭铭掰棒子写作文啊。”铭铭是儿子的小名。其实父亲不知道,儿子的作文早就交了,不过写的不是玉米的种植过程,他是根据网上的QQ农场的“种菜”经验写的。老师还给了他一个“优”,说是虽然有投机取巧之嫌,但却能大胆地独辟蹊径。

  接完电话,我对儿子说:“铭铭,爷爷让我提醒你掰玉米棒子呢!”儿子兴奋地说:“哦,我差点都忘了自己种的那几棵玉米了。”其实,我也忘了。

  儿子兴高采烈地找来一个小篮子,非要拉着我去楼顶掰棒子。

  来到楼顶,我们傻眼了。那几棵玉米早已枯萎发黄,盆里的土早已干结开裂,那腰间的棒子空瘪瘪的。

  我们真傻,一个多月都没有得到照顾的玉米,怎么会给我们丰收的景象呢?从父亲种下粒到长成苗,我终是一次都没有上过楼,对于它们的生长情况,我都是从父亲的自言自语里了解的。

  看着枯黄的玉米,我突然想到了父亲,那个我整天忙得都顾不上好好陪着说几句话的老人,就像这几棵被我遗忘了的玉米一样,失去照顾的他也一天天在枯萎老去……

  我对儿子说:“走,周末回老家,看看你爷爷奶奶去。”

  阅读专项练习题目: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开头部分老父亲抢先回答孙子的话,既表明了他的农民身份,又写出了他对儿子的关心,他认为儿子工作太忙,孙子种庄稼的事无须儿子来管。

  B.“满手是泥土”的描写以及“爸爸爸爸”这样连声的呼喊,表现了“儿子”初种玉米时的兴奋激动的心情,以及他对于能够完成作文的喜悦。

  C.“儿子”对楼顶的玉米的兴趣也没有维持太久,开始是“每天都兴奋地拉上父亲去楼顶”,后来是“隔三岔五”地去楼顶,再后来就“不上楼顶去了”。

  D.“父亲”从楼顶下来时踏了空、闪了腰的情节承上启下,既承接前文中“父亲”每天都会上楼顶照看玉米的情节,又为下文中玉米枯萎发黄等情节做了铺垫。

  E.小说通过环境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细致刻画了老父亲的形象,而对“我”的描写则较少。

  2.小说中的“父亲”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

  3.小说中“儿子”拉着“我”上楼顶掰棒子时看到的情景的描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4.小说中“楼顶的玉米”这一意象有何含意?这篇小说带给我们许多启示,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8分)

  答:

  阅读专项练习答案:

  1.CD [A项“认为儿子工作太忙,孙子种庄稼的事无须儿子来管”的说法不准确,老父亲主要是认为“我”根本不懂种庄稼。B项“以及他对于能够完成作文的喜悦”的说法不正确,儿子在这时只是因为种庄稼而激动。E项错在“肖像描写”,本文没有对父亲的肖像描写。]

  2.①慈爱体贴,充满对家人的关心。他主动帮助孙子种玉米,回家后还不忘提醒孙子写作文。②有耐心。在孙子不愿再上楼顶去的时候,他依然耐心地侍弄玉米。③勤劳,热爱种庄稼。在儿子家阳台上种菜,积极帮孙子种玉米。

  解析 解答此题,一要分析“父亲”的具体表现,二要看文中对“父亲”的介绍。在文中,“父亲”的具体表现有:主动提出帮助孙子种玉米(慈爱、热爱种庄稼);每天去楼顶照看玉米(勤劳);闪了腰后,怕影响儿子儿媳工作而回家养伤(体贴家人);回老家后提醒孙子收玉米(关爱孙子);等等。而文中一些有关“父亲”的信息,主要是通过“我”来介绍的,如“爸,你也不种些花草,都种了一辈子庄稼了还没种够啊”。

  3.①照应了题目,照应了开头种玉米的情节,使结构严谨。②交代了玉米的结局,玉米的枯萎象征着父亲的衰老,暗示了小说的主旨,提醒人们应及时行孝。③引出了下文“我”的感慨和小说最后“我”的决定,使这一决定不显得突兀。

  解析 分析小说情节的作用,主要应从三个角度思考,一是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二是结构上的作用,三是在表现主旨上的作用。综合分析可知,本题涉及的情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后两个方面。因为这个情节并非小说的结尾,所以在结构上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对上,一是对下。在主旨方面,要分析“我”上楼掰棒子时看到的枯黄的玉米与“父亲”之间的联系。

  4.含意:①它是爷爷种给孙子的“观察苗”,是爷爷关心孙子的见证。②它是像“我”的父亲一样很少被记挂、被关心的老年人的象征。

  启示:①无论做什么事,只有持之以恒去做,才能取得成功。无论学习还是工作,如果像小说中的“我”的儿子铭铭一样,做事只有一股子新鲜劲儿,是坚持不到最后的,是不会有收获的。②父辈是会老的,他们也需要关心、照顾。做子女的应及时行孝,否则会“子欲养而亲不待”。

  解析 本小说的题目有两重含义。表面上是指“儿子”响应老师的号召而种的庄稼,实际上是一个比喻,比喻小说中“我”的父亲,以及像父亲一样缺少照顾的老人。解说题目寓意时,一定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回答启示时,应联系文本内容和社会现实生活,进行深入的分析。

  5.AE [B项老教授决定以30万元成交,是因为他认出这是以前送出去的那个瓷瓶。C项顾林父亲不要瓷瓶是因为“嫌弃它不能吃,还易碎”。D项“这一细节主要是为了塑造父亲的高大形象”分析有误。]

6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