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文原文及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文原文: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地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因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单凭这一结果也可以自豪。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可以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恩格斯写于1883年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文教案:
【学习目标】:
1.理结构,了解贡献。
2.品语言,体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和理解结构复杂、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一百多年前,一位饮誉世界的思想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他就是卡尔马克思!今天,就让我们借着《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走进马克思的人生世界!(板书)
二、重难点解决过程
(一)引入结构
过渡语:这节课我们需要解决两个问题(板书目标)首先,让我们看一下文章的题目——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从这个标题中的“墓前”和“讲话”,我们看出这是一篇什么文章?——悼词
过渡语:那么什么是悼词呢?相信学完这篇文章同学们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二)、理清结构
【学习活动】找内容
过渡语:课下同学们对这篇文章进行了预习,同学们讨论一下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贡献——板书)
【学习活动】找贡献
过渡语:很好,既然这篇文章主要是论述马克思的贡献。请同学们把课文再速读一遍,找一找马克思一生中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主要有哪些?(注意和课文挂钩——达尔文一句突出了马的发现同其一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理论贡献 : ①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科学家) ②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剩余价值理论)
(对于历史科学) ③其它领域都有独到发现
备注:穿插方法点拨。(关键词“发现”关键句——不见如此)
实践贡献 : ①出版进步报纸和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 (合并同类项)
(革命家) ②在巴黎等地各组织中的工作 。
(对于无产阶级) ③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最伟大的贡献) 。
备注:作为科学家的扣“发现”;作为革命家的强调“做”字。先板书实践贡献,在板书理论贡献,引导学生说出。
过渡语:刚才这位同学总结的很好,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出来的?哦,原来他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牵牛牵住了牛鼻子。我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
小结:
【方法点拨】 (板书)
①抓住关键段:如第二段(总评)
②抓住关键句:如过渡句”不仅如此”、”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正因为这样”……
③抓住关键词:”发明了”、”还发现了”、”独到的发现”、“小册子”、“工作”、“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总之,在筛选信息的时候要尽量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学习活动】找影响
过渡语:作为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 ,他为全人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那么他的生前和死后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预设:根据学生找的先后顺序作出分析。(让学生读)——老师看课本
过渡语:这两段写得都很好,好在他用词准确、精辟。好在在结构上起到了“过渡”的作用,从而使文章的结构完整清晰。所以很明显文章分三块——掐头去尾。这两段不但写得很好,而且还很值得品味,那么让我们就带着对这两段的回味进入下一个环节——鉴赏品味本文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语言理解含义及情感
【学习活动】品语言
过渡语:下面请看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先默读这一段,一会我找同学读一下。(深情朗读)
1、 作者为什么详细交代马克思逝世的时间?
明确:
①因为这是在葬礼上讲话,需要向全世界公布逝世的准确时间。
②交代具体时间,就强调了这是世界无产阶级应当永远不忘的时刻。
③这个具体的时间,表明马克思生命的每一刻对世界无产阶级都十分宝贵,饱含了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与赞扬。
2、为什么要突出强调“还不到两分钟”? (读)
明确:终生的所挚友就这样静静地走了,恩格斯没能陪在他身边,抱憾终生。
3、作者写马克思的逝世,为什么用“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而不用“停止呼吸”或“死了” ? (读)(语境、关键词)
明确:①马克思是一个思想家,所以用“停止思想”突出了思想家的特点,又写出了“生命不息,思考不止”的生命状态。
(\"您喜爱的座右铭?\"\"思考一切。\"这是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和女儿的一次对话。这充分反映了作为思想家、科学家和革命家的马克思一贯的性格,那就是\"独立思考\"。人格魅力。安静的睡着恐怕惊醒)
②这是讳饰的修辞手法,蕴涵着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深切哀悼。另外这里面还包含着作者矛盾的心情“不愿接受马克思逝世的事实又无可奈何”(修辞)
明确:讳饰手法。讳饰,有叫做婉曲,委婉,是要表达的意思并不直截了当的说出来,而是用比较曲折的方式烘托或暗示给读者的一种修辞方式。
过渡语:(举个例子?例如: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都看着他笑,有的人就说了: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 这里“又添新伤疤了”是用了讳饰的手法暗示了孔乙己又挨打了。 又如在我们这,“人死了”表达上都往往都用“老了、走了、回去了“这些话来代替。 它所起到的作用是含蓄、耐人寻味。)
4、“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的睡着了”中破折号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读)
明确:破折号表示补充说明,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的无限依恋和对于马克思逝世所引起的感情上的矛盾与深重的悲痛。
(马克思病危状况,对工作的态度)
*过渡语:除此之外,同学们能不能再找几个你觉得意味深刻的句子。每人找一个在学案上写出来,并说说你的理解,注意运用我刚才讲的方法。找出来请同学们品一品你的观点。(灵活机动)
【学习活动】
备用:
1、“豁然开朗”与“只是在黑暗中摸索”的含义怎样?
明确:构成鲜明对照,衬托出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规律的伟大意义,表现了对马克思的热情赞颂和无限敬仰的感情。
2、“该是很够了”、“也已经是幸福的了”有什么含义?
明确:该满意,该骄傲自豪了,“但是”马克思没有止步不前,而是在多个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3、“衷心喜悦”、“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说明了什么?
4、“第一次”的含义如何?
明确:突出强调了马克思的作用、地位,在人类历史上是最早促使无产阶级觉醒并寻求自身解放的人!
5、“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能否颠倒顺序?
明确:“满腔热情”是对待革命事业的态度,“坚忍不拔”是进行革命斗争的坚强意志,“卓有成效”是斗争的成果。前两者表明革命情操,后者表明革命成果,不可颠倒。
6、“老实说……也可以自豪”? (大丈夫的幸福,求万世不求一生)
明确:再次突出了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7、“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回敬”。
明确:比喻。 对敌人的极端蔑视和大无畏气概。
8、“而我敢……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明确:对马克思由衷的赞扬和无限崇敬的感情,是无产阶级利益的集中体现。(毫无私心,人格魅力)
【方法点拨】:品味语言的途径:①结合语境②关键词③修辞手法
过渡语:刚才我们选取了第一段来品味了文章的语言,再来看看最后一句,这一句独立成段,这有什么作用? 先找位同学读一下。(教师范读读出感情)
明确: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内容、结构)
对马克思的伟大事业进行评价。表述敬仰;充满信心。再一次表示无比哀悼的心情。
三、小结:回扣课文,这就是悼词。
悼词的一般结构:
(1)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
(2)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
(3)表达对死者的悼念,寄托哀思,并慰问家属。
过渡语:这就是悼词,尽管这是一篇悼词,但在这里我们品到得似乎并不是太多的伤痛,更多的却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鼓舞,更多的是对马克思的羡慕与敬意!马克思的一生是伟大的也是美丽的,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值得我们咀嚼的美丽.......
四、课下作业
1、仿句练习:根据学案上给出的句子,仿造例句(划线部分)予以表述
马克思的美丽,在于他的理论思想,他开启了一个时代;
马克思的美丽,在于他的革命实践,他的斗争卓有成效;
马克思的美丽,在于他的意志精神,他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马克思的美丽,在于他的人格魅力,他一生里几无一个私敌。
马克思的美丽,在于他的幸福观,他的幸福属于千百万人。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文原文及教案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