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备考 > 语文备考 >

鸿门宴课文原文及知识点(2)

时间: 焯杰2 语文备考

  鸿门宴课文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现在陕西韩城)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迁生于龙门,年十岁诵古文,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进行历法改革,共订太初历。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 500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课文知识总结

  1、字词

  通假字:

  (1)距─拒: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内─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3)要─邀:张良出,要项伯。

  (4)倍─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蚤─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郤─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与臣有郤……

  (7)坐─座:置之坐上。

  (8)不—否

  成语: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古今异义:

  ①山东

  古: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

  ②非常

  古:意外的变故。

  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③河北

  古:黄河以北地区。

  今: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④河南

  古:黄河以南地区。

  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⑤寿

  古:敬酒。

  今:长寿。

  ⑥细说

  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地讲述。

  ⑦婚姻

  古:儿女亲家

  今: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亲眷关系。

  一词多义:

  谢

  谢罪、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辞谢、告别:乃令张良留谢。

  辞

  推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告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故

  故旧、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

  因此:故听之

  特意: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且

  将:且为之奈何?

  况且: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幸

  宠幸、亲近:妇女无所幸。

  幸亏、幸而:故幸来告良。

  之

  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代词,这:为之奈何?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结构助词,的:今者有小人之言。

  助词,衬字,无义:珍宝尽有之。

  去

  距离:相去四十里。

  离去,离开:脱身独去。

  于

  向,对: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比:长子臣。

  在:复得见子此。

  因

  就此:不如因善遇之。

  就、于是: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趁势、趁机: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为

  任,做:使子婴为相。

  替,给: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被: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作为:军中无以为乐。

  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句末语气词:何辞为?

  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沛公军(驻军,动词)霸上。

  沛公左司马使人言(告诉,动词)于项羽曰:……

  沛公欲王(为王、称王,动词)关中。

  不可不语(告诉,动词)。

  吾得兄事(做事、侍奉,动词)之。

  籍(登记,动词)吏民。

  范增数目(使眼色,动词)项王。

  刑(施加肉刑,动词)人如恐不胜。

  道(取道,动词)芷阳。

  (2)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友善、交好,动词)留侯张良。

  (3)意动、使动: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以之为王,称王,意动)。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使动)。

  沛公旦日从(使……跟从,意即带领,使动)百余骑来见项王。

  交戟之卫士欲止(使之止,制止,使动)不内。

  樊哙侧(使……斜侧着)其盾以撞

  (4)名词作状语: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用对侍兄长的礼节)事之。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像鸟用翅膀)蔽沛公。

  项伯乃夜(在夜里)驰之沛公军。

  头发上(向上)指。

  道芷阳间行、间至(抄小路)军中。

  句式变换:

  (1)数词作谓语: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2)宾语前置:

  客何为者?(何为─ 为何)

  大王来何操?(何操─ 操何)

  沛公安在?(安在─在安)

  籍何以至此?(何以——以何)

  (3)介词结构后置:

  具告以事

  贪于财货

  (4)判断句:

  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5)省略句:

  欲呼张良与(省略“之”)俱去。

  毋从(省略“之”)俱死也。

  奉厄酒为(省略“之”)寿。

  旦日(省略主语“沛公”)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战(省略“于”)河北,臣战(省略“于”)河南。

  加彘肩(省略“于其”)上。

  秦时与臣游、项羽兵四十万、置之坐。

  (6)被动句:

  珍宝尽有之(被占有)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

  固定句式:

  奈何:奈,动词。何,疑问代词。译为“如何”、“怎样”。如“为之奈何?”

  孰与:与……相比,谁……?表示比较。如“孰与君少长?”

  所以:“……的原因”或“……的方法”。如“所以遣将守关者”“事知所以距子也。”

  为……所:被……,表被动。如“若属皆且为所虏”

  无以(无……以……)没有什么拿来……如“军中无以为乐”

  何……为:表反问。为:用在反问句尾的语气词。如“何辞为”

鸿门宴课文原文及知识点相关

74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