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备考 > 语文备考 >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时间: 焯杰2 语文备考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原文

  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

  孤闻介推之避晋封,申胥之逃楚赏,未尝不舍书而叹,有以自省也。然封兼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题目

  9.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让县自明本志令 让:责备

  B.欲以泥水自蔽 蔽:隐蔽

  C.且以分损谤议 损:减少

  D.可得而辞 辞:推让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建立名誉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C.乐毅伏而垂泣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D.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B.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C.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D.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起初的志向只是做好一个郡守,敢作敢为,但因政局黑暗,怕连累家族,于是托病回乡,想过读书射猎的隐居生活。

  B.曹操被起用后,先后灭掉了黄巾军、袁术、袁绍、刘表,平定了北方天下,自己也获得宰相职位,已超过了他原来的期望。

  C.曹操引用齐桓公、晋文公、乐毅、蒙恬、介子推、申包胥的事例,意在说明自己虽功高,但对朝廷忠心耿耿,绝无谋逆之意。

  D.本文通过曹操借退还皇帝加封三县之名,表明自己的本志,反击了朝野对他的谤议,表达了他以平定天下、恢复统一为己任的政治抱负。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5分)

  (2)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5分)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答案

  9. A(让,推让)

  10. D(A. 连词,表目的/ 连词,表原因;B. 助词,表原因/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C.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承接;D. 副词,姑且)

  11. D

  12. C (引用介子推、申包胥的事例意在说明现在天下未定,形势不允,不能释兵权而退让。)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14 分)

  四、(24 分)

  13.(1)所以我在济南任国相时,开始革除弊政,公正地选拔、推荐官吏,触犯了诸位皇帝身边

  的人。(“故”“残秽”“平心”“迕”各1 分,大意1 分)

  (2)但要我轻易地放弃所统率的军队,把军权交还朝廷,回到武平侯的封地任职,这实在

  是不行的啊。(“委捐”“典”“执事”“就”各1 分,大意1 分)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译文

  我被举为孝廉时,年纪很轻,自以为不是那种隐居深山而有名望的人士,恐怕被天下人看作是平庸无能之辈,所以想当一个郡的太守,把政治和教化搞来建立自己的名誉,让世上的人都清楚地了解我。所以我在济南任国相时,开始革除弊政,公正地选拔、推荐官吏,触犯了那些皇帝身边的人。因而被豪强权贵所恨,我恐怕给家族招来灾祸,所以托病还乡了。在谯县东面五十里的地方建了一栋精致的书房,打算在秋夏读书,冬春打猎,只希望得到一点瘠薄的土地,想老于荒野、不被人知,断绝和宾客交往的念头。然而却不能够称心如意。后来我被征召做了都尉,又调任典军校尉,心里就又想为国家讨贼立功了。后来我担任兖州刺史,击败了黄巾农民军,收编了三十多万人。再有袁术在九江盗用皇帝称号,部下都向他称臣,有人劝说袁术立即登基,向天下人公开宣布。袁术回答说:“ 曹公尚在,还不能这样做。”此后我出兵讨伐,擒拿了他的四员大将,抓获了大量部属。待到袁绍占据黄河以北,兵势强盛,我估计自己的力量,实在不能和他匹敌;但想到我这是为国献身,为正义而牺牲,这样也足以留名后世。幸而打败了袁绍,还斩了他的两个儿子。还有刘表自以为是皇室的同族,包藏奸心,忽进忽退,观察形势,占据荆州,我又平息了他,才使天下太平。自己当上了宰相,作为一个臣子已经显贵到极点,已经超过我原来的愿望了。

  今天我说这些,好像很自大,实是想消除人们的非,所以才无所隐讳罢了。假使国家没有我,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称帝,多少人称霸呢! 可能有的人看到我的势力强大,又生性不相信天命之事,恐怕会私下议论,说我有夺取帝位的野心,这种胡乱猜测,常使我心中不得安宁。齐桓公、晋文公所以名声被传颂至今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兵势强大,仍能够尊重周朝天子啊。从前燕国的乐毅投奔赵国,赵王想与他图谋攻打燕国。乐毅跪伏在地上哭泣,回答说:“我侍奉燕昭王,就像侍奉大王您,我如果获罪,被放逐到别国,直到死了为止,也不会忍心谋害赵国的普通百姓,何况是燕国的后代呢?” 秦二世胡亥要杀蒙恬的时候,蒙恬说:“ 从我的祖父、父亲到我,长期受到秦国的信用,已经三代了。现在我领兵三十多万,按势力足够可以背叛朝庭,但是我自知死也要恪守君臣之义的原因,是不敢辱没先辈的教诲而忘记先王的恩德。”我每次阅读有关这两个人的书,没有不感动得悲伤流泪的。但要我就此放弃所统率的军队,把军权交还朝廷,回到武平侯的封地去,这实在是不行的

  啊。为什么呢? 实在是怕放弃了兵权会遭到别人的谋害。这既是为子孙打算,也是考虑到自己垮台,国家将有颠覆的危险。因此不能贪图虚名而使自己遭受实际的祸害。这是不能干的啊。先前,朝廷恩封我的三个儿子为侯,我坚决推辞不接受,现在我改变主意打算接受它。这不是想再以此为荣,而是想以他们作为外援,从确保朝廷和自己的绝对安全着想。每当我读到介子推逃避晋文公的封爵,申包胥逃避楚昭王的赏赐,没有不是放下书本而感叹,以此用来反省自己的。然而我的封地占有四个县,享受三万户的赋税,我有什么功德配得上它呢! 现在天下还未安定,我不能让位。至于封地,可以辞退一些。现在我把阳夏、柘、苦三县的二万户赋税交还给朝廷,只享受武平县的一万户,姑且以此来减少诽谤和议论,稍稍减少别人对我的指责吧!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相关

78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