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考传记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青海高考传记阅读原文
1893年梁漱溟出生在一个笃信儒学的仕宦之家。梁家虽无高官显宦和名家大儒,但教养却极好。梁漱溟的祖父、祖母、父亲、母亲皆具有儒家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1917年10月梁漱溟就任北大教 习。当时新文化运动已掀起,政治和学术空气活跃的北京大学开始了“反传统”的批旧活动。北园里到处贴着批判孔子的大字报、小字报,这使梁漱溟分外别扭。文化界出现了一个最时髦的口号:“打倒孔家店!”陈独秀、鲁迅、胡适等人代表中国当时的多种主义和学派,形成了“与儒家传统彻底决裂的联合阵线”。梁漱溟决心为孔子 讨个公道,开始研究儒学。他日夜苦钻,上自春秋孔孟,中经王陆、朱子,下至明清诸儒的著作他都从头看起。他还研究相关学派,道家、佛家及“三教九流”,研究西方的哲学和科学。将这些文化加以比较,阐明优长。
1921年以“复兴儒学”为已任的梁漱溟撰写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出版后连续再版七次,大批读者成群结队追逐他,使他一下子成了举国知名人物,不久他又成了世界级的名儒。在书中,梁漱溟反对全盘西化,对国故保守不屑一顾,也不同意梁启超为代表的中西调和,重点阐述了儒家文化的优点。他高扬孔子的“人生哲学”,归宗儒家的人生观和方法论。这本书成为当代新儒学的开山之作。
梁漱溟归宗儒家,在激烈的思想论争中独树一帜,尤其与胡适、李大钊、陈独秀等人观点歧异。尽管分歧很大,争斗也激烈,梁漱溟与他们的个人关系仍旧较好。李大钊遇难后,梁漱溟亲自为之装殓、筹办丧事,还一直关心照顾李大钊的家属。据梁漱溟自己表露,这是他按孔子的人生态度处理的结果。他说,自按孔家不计较的直觉处理问题,即使有人反对自己,又明显错误,也不要迫他,人人心中皆有善性;但是是非曲直,尤其事关大的道理,即使豁出性命也要说清楚。他没有什么个人的仇家和对头。
梁漱溟归宗儒家后,即开始用儒家的思想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人生问题,即人活着为什么;二是社会问题,亦即中国问题,中国向何处去。两个问题合起来就是梁漱溟终生为之奋斗的“救国救世”的问题,他立志将儒家的社会理想付诸中国的社会改造。1924年他辞去北大教职,踏上一条能实践自己的文化理想、然而前途并不明朗的实验道路。他模仿古代儒家,组织广大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创办各类学校、成立乡村农民自治自卫政权,发展农业生产。以儒家思想教育知识分子,再用这些知识去教育、“拖带”农民大众。他的这一做法被称为“乡村建设”。
1928年,梁漱溟去南京考察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学校,1929年整年到全国各地考察,为开辟乡村建设工作积累材料。1930年,他根据考察和研究所得的经验,至河南辉县百泉搞“村治学院”。不料不久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三派军阀爆发中原大战,仅办一年的村治学院不得已停办。1931年初,梁漱溟等人会聚济南,商讨如何在山东继续他们在河南未能完成的事业。3月,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在邹平开办,随后,在邹平各乡村普遍开办“乡农学校”。建立乡村自治组织。这期间,梁漱溟发表《乡治十讲》,阐发“乡村建设”理论。到1937年,邹平一县建起乡农学校258所,有60余县被开辟为实验区,乡农学校遍及山东全境,梁漱溟成为“乡村建设派”的首脑人物。正当他踌躇满志,以为筹划的乡村建设计划在全国推行有日、“中国问题”可得“彻底解决”之时,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阻碍了他的步伐。在其后的岁月里,梁漱溟依然对邹平不能忘怀。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两次返回邹平访问故旧。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是立足于民族的苦难与危机,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一种积极有益的探索尝试。
青海高考传记阅读题目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 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梁漱溟出生在笃信儒学的家庭,长辈的言传身教使他从少年时期便形成了自己的价值标准,就是凡事要看对民众与社会有无好处,他立志要救国救世。
B.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梁漱溟表明了自己的文化立场,重点阐述了儒家文化的优点,此书广受读者欢迎,影响巨大,也使他成为世界级的名儒。
C.梁漱溟与胡适、李大钊、陈独秀等人观点分歧很大,争斗也颇激烈,在如此激烈的思想论争中能独树一帜,是梁漱溟按孔子的人生态度处理的结果。
D.从在山东邹平开办乡村建设研究院开始,梁漱溟先后在山东搞了近七年乡村建设,有60余县被开辟为实验区,他因此成为“乡村建设派”的首脑人物。
E.梁漱溟积极推进的乡村建设运动,没有什么经验能够借鉴,又先后受到战争的影响,过程坎坷,但却是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一种积极有益的探索尝试。
(2)梁漱溟以复兴儒学为己任,即有现实因素,又有思想基础。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
(3)梁漱溟为儒学的复兴做了哪些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4)梁漱溟被誉为“当代新儒家的先驱”,他身上有许多优秀的精神品格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青海高考传记阅读答案
(1)A B (C项“是他按孔子的人生态度处理的结果”分析不准确,这是“梁漱溟与他们的个人关系仍旧较好”的原因。D项分析不全面,梁漱溟成为“乡村建设派”的首脑人物还有其理论建树方面的原因。E项“没有什么经验能够借鉴”与原文不符,文中介绍了梁漱溟到全国各地考察之事。)(选A项给3分,B项给2分,写对两个给5分)(5分)
(2)现实因素:新文化运动中文化界展开“反传统”的批旧活动,甚至出现与儒家传统彻底决裂的联合阵线。
思想基础:①出生在笃信儒学的仕宦之家,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②能独立思考,有自己的价值标准,立志要救国救世。(6分)
(3)①潜心钻研,著书立说,宣传儒家文化:苦钻古代诸儒的著作,广泛研究中国的相关学派和西方的哲学、科学,撰写专著,身体力行地宣扬传统的儒家思想,九十高龄仍著文、演讲。
②创办学校,建设乡村,用儒家的社会理想改造中国社会:组织知识分子去农村创办各类学校、成立乡村农民自治自卫政权,发展农业生产,以儒家思想教育农民,开展乡村建设。(6分)
(4)①心忧天下、救国救世的崇高理想:从小立志要救国救世,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并一生为之努力奋斗。
②重视实践、唯真唯实的务实态度:不只是讲说学问,还将思想付诸具体行动,他多方考察,到农村进行长期的社会改造活动。
③独立思考、严谨勤奋的治学精神:对中西文化,不人云亦云,而是潜心苦读、认真钻研中外著作,始终坚持独立思考、坚持己见。
④宽容待人、客观对事的处世原则:与人为善,没有个人的仇家和对头,但有关是非曲直的大道理,即使豁出性命也要说清楚。(8分)
青海高考传记阅读训练题及答案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