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备考 > 语文备考 >

说“木叶”同步练习题及答案(2)

时间: 焯杰2 语文备考

  《说“木叶”》同步练习答案

  1.答案:(1)屈原 《九歌》(2)谢庄 《月赋》 (3) 沈佺期《古意》(4)王褒 《渡 河北》 (5)庾信《哀江南赋》。

  2.答案:(1)寒风扫高木(2)高树多悲风(3)落叶何翩翩 (4)叶落依枝 (5)无边落木萧萧下。(6)绿叶发华滋。(7)灼灼叶中华。

  3.解析:本题旨在提示我们,对句子中一些重要词语的含义必须着意琢磨体会。(1)中“奥妙”、(2)中的“创造性”,是一个抽象性的词语,(3)中“前者”、“后者”是指代性的词语,(4)(5)中的“相同”、“不同”是概括性词语,阅读时,对于这些词语必须根据上下文准确理解它们的含意。

  答案:(1)“奥妙”指的是“木叶”可以用来描写“秋风叶落的季节”。(2)“创造性”指的是,照一般的逻辑应当用“树叶”,但诗人却别出心裁,用了“木叶”;而“落木”一词,“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但诗人“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3)“后者”指树叶,“前者”指木叶。(4)“不同”就是“木叶”的形象与“树叶”完全相反,“木”把“叶”排斥在外,“木”与“叶”总是连用,并且“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5)“相同”,指它们概念一致,都是“高大的树木”;“不同”,指它们艺术形象不一致,“高树”是“饱满”的形象,“高木”是“空阔”的形象。

  4.解析:许多作者在行文时都有其个性特点,多用问句即是本文的特点。这些问句在文中有不同的作用,阅读时要用心领会。

  答案:课文中问句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一是反问,例如“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这些表示反问语气的句子在文中有强调的作用。二是设问,例如“‘木叶’是什么呢?”引出对“木”字的概念的诠释,使行文活泼而有变化;又如“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这个设问引出了下文对“木”的艺术形象的分析。值得注意的是,文中有些问句起到了前后照应的作用,例如“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 “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这些问句意思相近,前呼后应,作者通过这些问句把议论层层推向深处。

  5.解析:本题旨在启示我们认真阅读课文,抓住关键性的语句,将其融会贯通,把握全文大意,理解课文要点。

  答案:“树叶”与“木叶”的不同: “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它们都有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而“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使人常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木”与“叶”之间的形象是不一致的。

  “落木”与“落叶”的不同:“落叶”可以是“木叶”,也可以是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例如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而“落木”不仅比“木叶”更显得空阔,而且连“叶”字所保留的那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6.解析:本题旨在对重点段落精读细读,力求准确理解文意。答题时必须简明扼要,既要防止答非所问,又要防止烦琐,不得要领。

  答案:“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其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其二,“木叶”不是一般的落叶,它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7.(1)解析:“普遍的潜在的暗示”、“距离”是抽象词语,对于这些词语必须根据上下文意理解其具体意义。理解前者要留意上文“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理解后者不仅要留意上文“‘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还要留意下文“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

  答案:A. “普遍的潜在的暗示”指的是:黄色、干燥。B.“距离”,在这里是“差别”的意思,指的是:“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因此既有“木”的“疏朗”的一面,又有“叶”的“绵密”的一面。而“木”只有“疏朗”的一面。

  (2)解析:本题旨在分析层次,理清作者的思路。分析时要留意那些提示性的词语,比如段落开头:“‘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颜色性”三字领起了下文。“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由这个句子引出第二个层次,下文展开了对“木叶”的艺术形象的分析。“至于‘落木’呢”,这个句子则引出了下一个层次。

  答案:本段文字分三层,第一层,开头至“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主要是分析“木”的潜在意义:颜色“微黄”,质地“干燥”。第二层,“袅袅兮秋风”至“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分析“木叶”的形象特征: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第三层,最后。分析“落木”的形象特征:比“木叶”更空阔。

  (3)解析:一篇说明性的文字一定要运用多种不同的说明方法,但是在这许多的说明方法中一定有一个或二个是主要的方法,而正是主要的说明方法决定文章的结构,体现作者的思路,阅读时要认真体会。

  答案:本段文字的说明方法实际也是全文的说明方法,主要有对比和举例的方法。在第一个层次里,作者将“木”与“树”对比,说明“木”的颜色性。在第二个层次里,作者将屈原、曹植、司空曙诗句里描写的“叶”进行对比,说明“木叶”的形象特征。在第三个层次里,作者将“木叶”和“落木”对比,说明“落木”的特征。

  (4)解析:按照作者的理解,“落木”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因此ABD当用“落木”,CE宜用“木叶”,但实际上,D用“木叶”,E用“落木”。这说明作者的判断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答案:ABD“落木”,“木叶”。(参看“问题探究”)

  8.(1)解析:①空处,要注意这是文章的起始。②空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描写草与春风共生的。③空处,“草色遥看近却无”,描写“草刚透出绿意”。④空处,注意“柳眼”二字。

  答:①C。②D。③A。④B。

  (2)解析:这是一道理解题,第一问要求明白代词在文中的指代意义,第二问要求解读下文,抓住本文中心:“绿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世界,而青则仿佛带有某种概括性的深远意义”。

  答;第一问,“谁”指代绿与青。不用“谁”,句子当写成:那么到底是绿代表着春天呢,还是青代表着春天呢?第二问,两者都代表了春天,大概是,描写具体的现实的事物,则用“绿”,描写概括的抽象的事物,则用“青”。

  (3)解析:这是文外扩展题,引句出自苏东坡词《水调歌头·中秋》。

  答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倩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9.解析:此联是写景名句,鉴赏时要分析景物特征,揭示景中寓含的情感。

  答案:“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是千古绝唱,写诗人登快阁之所见。远望无数秋山,山上的落叶飘零了,浩渺的天空此时显得更加辽远阔大,澄净如玉的澄江在快阁亭下淙淙流过,一弯新月,映照在江水中,显得更加空明澄澈。这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读这样的诗句,不禁使人想起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谢眺‘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的名句。但黄氏之句,既汲取了前辈的养料加以锻炼熔造,又是新的境界再现。所以前人评此二句道:“其意境天开,则实能劈古今未泄之奥妙。”(张宗泰《鲁斋所学集》)

说“木叶”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相关

8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