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备考 > 语文备考 >

高考语文文言文旧唐书乌重胤传阅读题附答案

时间: 思晴2 语文备考

  高考语文文言文旧唐书乌重胤传阅读题原文

  及屯军深州,重胤以朝廷制置失宜,贼方凭凌,未可轻进,观望累月。穆宗急于诛叛,遂以杜叔良代之,以重胤检校司徒,兼兴元尹,充山南西道节度使。召至京师,复以本官为天平军节度、郓曹濮等州观察等使。李同捷据沧州,请袭父位,朝廷不从。议者虑狡童拒命,欲以重臣代。乃移镇兗海,加太子太师、平章事,俾兼领沧景节度,仍旧割齐州隶之,盖望不劳师而底定。制出旬日,重胤卒,赠太尉。

  重胤出自行间,及为长帅,赤心奉上。能与下同甘苦,所至立功,未尝矜伐。而善待宾寮,礼分同至,当时名士,咸愿依之。身殁之日,军士二十余人,皆割股肉以为祭酹,虽古之名将,无以加焉。

  高考语文文言文旧唐书乌重胤传阅读题题目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若刺史各得职分又有镇兵则节将 虽有禄山思明之奸岂能据一州为叛哉

  B.若刺史各得职分又有镇兵则节将虽有禄山思明之奸岂能据一州为叛哉

  C.若刺史各得职分又有镇兵则节将虽有禄山思明之奸岂能据一州为叛哉

  D.若刺史各得职分又有镇兵则节将虽有禄山思明之奸岂能据一州为叛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牙将即牙门将,负责在防御工事牙门里统领士兵指挥作战的将领被称为牙门将,后来演变成类似于主将帐下的偏将、副将的职位。

  B.迁,意思是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但有时候也表示降职远调,如《岳阳楼记》中的迁客骚人和《琵琶行》中的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C.节度使,唐代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节度使集军、民、財三政于一身,威权甚重,最终酿成安史之乱。

  D.河朔,地区名,古代泛指黄河以北地区,朔在古代又可以表示时间概念,朔日是农历每个月的初一,而晦日是农历每个月的三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乌重胤足智多谋,当朝廷征讨叛军王承宗时,潞州节帅卢从史却暗自勾结叛军,乌重胤与吐突承璀谋划,在军营中活捉了卢从史。

  B.乌重胤洞悉形势,向皇帝进言,分析河朔抗拒朝廷命令的原因,直陈恢复州刺史的职权,将各州的士卒交由刺史管辖。

  C.乌重胤谨言慎行,他认为朝廷处置贼兵方法失当,虽然贼兵迫近,不宜操之过急,仍需进行观望几月,向穆宗献言献策。

  D.乌重胤为人谦和,身居高官却能与士卒同甘共苦,立下赫赫战功之后,从不自我夸耀,对待宾客僚属,均礼节周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所管德、棣、景三州,已举公牒,各还刺史职事讫,应在州兵,并令刺史收管。(5分)

  (2)及屯军深州,重胤以朝廷制置失宜,贼方凭凌,未可轻进,观望累月。(5分)

  高考语文文言文旧唐书乌重胤传阅读题答案

  10.B

  11.D

  12.C

  13.(1)我所管辖的德、棣、景三周,已下发公文归还各刺史的职权,应当在各州的士卒,全部交给刺史收管。(管 公牒职事各1分,句意2分)

  (2)等到驻军深州,乌重胤认为朝廷处置失当,由于贼军正在逼近,不敢轻易进取,所以观望了几个月。(制置 凭凌 轻进各1分,句意2分)

  【解析】

  10.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和谓语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须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特别注意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11.【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D项,而晦日是农历每个月的三十有误;晦日是农历每个月的最后一天,因为不是所有的月份都是三十天。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要注意各项表述中有关作品同作者、年代是否一致。

  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C项,向穆宗献言献策无中生有。文章第三段开头只是说及屯军深州,重胤以朝廷制置失宜,贼方凭凌,未可轻进,观望累月,意思是等到驻军深州,乌重胤认为朝廷处置失当,由于贼军正在逼近,不敢轻易进取,所以观望了几个月,并没有向穆宗献言献策之说。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选项C来源于文章第三段的开头,文中并无向穆宗献言献策这一内容。

  13.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乌重胤,是潞州的牙将。元和年间,王承宗反叛朝廷,朝廷派军队加以讨伐。潞州节度使卢从史虽然已经出兵,但暗中与王承宗互通消息。当时神策军行营吐突承璀与卢从史的军队相近,他与乌重胤谋划到卢从史的营帐抓捕他。这天,乌重胤全军戒严,潞州军队没有敢轻举妄动的。唐宪宗嘉奖乌重胤的功劳,封他为潞州府左司马,升任怀州刺史,兼任河阳三城节度使。后来恰逢讨伐淮州、蔡州,朝廷命令乌重胤逼近叛军边境,又将汝州划归给河阳。自从朝廷军队征讨淮西开始的三年间,乌重胤与李光颜互为犄角,互相配合,经过大小一百多次战斗,最终吴元济被杀。乌重胤因功加封检校尚书右仆射,接着转任检校司空。蔡州将领有一个叫李端的,渡过溵河投降乌重胤。他的妻子被叛贼抓住绑到树上,将她的肉切成小块一块一块地吃掉,一直到死,在将要断气时,还高喊她丈夫道:好好侍奉乌仆射!乌重胤得人心就像这样。

  元和13年,乌重胤代替郑权任横海军节度使。他已经到节镇后上书给皇帝说:我认为河朔能抗拒朝廷命令,其中原因大概可以知道,这就是刺史失掉职权,反使节度使掌管兵权。如果刺史各自守其职分,又有节镇的兵权,那么节帅即使有安禄山史思明之类的奸人,怎敢占据一州而叛乱呢?河朔60年来之所以抗拒朝廷命令,只是因为剥夺了刺史、县令的职权,而节帅自己作威作福的缘故。我所管辖的德、棣、景三周,已下发公文归还各刺史的职权,应当在各州的士卒,全部交给刺史收管。另外景州本来是弓高县,请废州为县。归化县本来是集镇,请废除归化县依旧隶属德州。皇帝下诏全部听从。从此法律制度修缮建理,各自守着自己的名位和身份

  等到驻军深州,乌重胤认为朝廷处置失当,由于贼军正在逼近,不敢轻易进取,所以观望了几个月。穆宗急于谋杀叛贼,于是用杜叔良代替乌重胤,让乌重胤任检校司徒,兼兴元尹,充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后来将他召到京城。又以本官任天平军节度使和郓、曹、濮等州观察等使。李同捷占据沧州,请求继承父亲职位。朝廷不允许。议论者认为李同杰抗拒王命,想要用重臣去代替。于是乌重胤被改任兗海,加授太子太师、平章事。并且兼任沧景节度使。依旧划分齐州隶属沧景。朝廷这样做大概是希望不劳驾官军而达到平定叛贼的目的。制诏发出的第十天,乌重胤去世了,追赠太尉。

  乌重胤出身行伍,等到做了长官统率,又忠心侍奉皇上,能够和士兵同甘共苦,所到之处都立下战功,但不曾自我夸耀过。而且善待宾客僚属,礼节也一样周到,当时的名士都情愿依附他。他去世那天,有二十多名将士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来作为祭奠,即使是古代的名将,也没有超过他的。


猜你感兴趣:

1.2017高考语文必背文言文

2.2017高考语文文言文必备常识

3.2017语文高考必背文言文篇目

4.高考语文文言文常识

5.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常见错误

6.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历年真题

9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