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备考 > 语文备考 >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时间: 思晴2 语文备考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古诗文阅读鉴赏(35分)

  1.古诗词名句填空:(7分)

  ①______________,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1分)

  ②小楼一夜听春雨,__________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1分)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1分)

  ④《琵琶行》中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⑤《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古诗词鉴赏(6分)

  2.阅读岳飞的《小重山》完成文后各题。(6分)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释]蛩(qióng):蟋蟀

  ①词中说的“心事”指_____________(2分)

  ②这首词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1分)

  ③有人评岳飞词说:“一种壮怀能蕴藉(含蓄而不显露),诸君细读《小重山》。”请结合这首词所表达的感情,谈谈你的理解。(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22分)

  (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3-8题

  太宗新即位,励精政道,数引徵入卧内,访以得失。徵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徵亦喜逢知已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太宗尝劳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其年,迁尚书左丞。或有言徵党亲戚者,帝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案验无状,彦博奏曰:“徵为人臣,须存形迹,不能远避嫌疑,遂招此谤。虽情在无私,亦有可责。”帝令彦博让徵,且曰:“自今后不得不存形迹。”他日,徵入奏曰:“臣闻君臣协契,义同一体。不存公道,唯事形迹,若君臣上下,同遵此路,则帮之兴丧,或未可知。”帝瞿然改容曰:“吾已悔之。”徵再释曰:“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帝曰:“忠、良有异乎?”徵曰:“良臣,稷、契、咎陶是也。忠臣,龙逢、比干是也。良臣使身获美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远矣。”帝深纳其言,赐绢五百匹。 (《旧唐书》)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访以得失 访:询问 B.徵雅有经国之才 经:治理 C.帝令彦博让徵 让:责备 D.或未可知 或:有的

  4.下列句另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3项的一项是( )

  A.访以得失 B.昼夜勤作息 C.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D.我有亲父母

  5.“同遵此路”的“此”指代的内容是( )

  A.君臣协契,义同一体。 B.不存公道,唯事形迹。 C.自今后不得不存形迹。 D.邦之兴丧,或未可知。

  6.对于魏徵处理事务时注意“形迹”的问题,温彦博、唐太宗与魏徵自己的看法是( )

  A.温认为人臣应当注意“形迹”,太宗认为魏没有注意“形迹”,魏自己则认为注意了“形迹”国家就可能灭亡。 B.温认为魏没有注意“形迹”,太宗也认为魏没有注意“形迹”,魏自己则认为可以不追求注意“形迹”。 C.温认为魏没有注意“形迹”,太宗以为魏今后应当注意“形迹”,魏自己认为注意了“形迹”国家就可能灭亡。 D.温认为人臣应当注意“形迹”,太宗也认为魏今后应当注意“形迹”,魏自己则认为可以不追求注意“形迹”。

  7.对文末一段魏徵有关良臣、忠臣的论述的正确理解是( )

  A.良臣与忠臣是对立的,国家的兴亡与国君的愿望也常常是矛盾的 B.交代了良臣与忠臣对于国君是否圣明具有重要的作用,表达了国家兴亡在臣不在君的观点。 C.论述了良臣与忠臣的本质不同,揭示出良臣使家国并荣而忠臣使家国并丧的观点。 D.表明了魏徽为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而希望成为良臣的良苦用心。

  8.把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或有言徵党亲戚者,帝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案验无状。(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现代文阅读(35分)

  (一)文学作品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 浮士德小插曲 秦牧 当报上登出歌德故居被毁,那千万人凭吊的小住宅变成一堆瓦砾,而且,屋前象征和平的橡树竟变成绞刑架的消息时,一个老德留学生惘然地告诉我他和一本德文《浮士德》的美丽悲哀的故事。 他十几年前在德国一个拍卖场上发现一本精装的早期出版的《浮士德》,里面有异常精美的十帧插图,这本书曾经被许多名人阅读过,老威廉皇帝读完之后在上面签了名字。 显然的,这是一本名贵的,甚至有点古董气的书,公开拍卖开始了,大家都想要这本书,于是我们这位朋友和许多德国人竞争着,起初他出几个马克,以后人家加到几十个马克,最后他出到七十个马克,势在必得,但那些德国人竞争的热情也未稍减。 忽然,拍卖员把铃一摇,笑着宣称道:“这位东方朋友看样子很喜欢这本书,我们大家不如本着地主之谊,让给他罢!”那些竞争者们听了热烈鼓掌表示同意,于是这位留学生以七十几马克买了那本宝贵的书。 回国后不久战事爆发,这位朋友在战场上,每次躲空袭,什么东西都不带,口袋里却藏着那本书,但在一次大规模的轰炸下,他受了伤,那本书也被炸得粉碎。……最后的结局使我们想起歌德的故居和那株染了血的老橡树。 这位朋友叙述这段往事,不胜感慨的神情和声调,使我想起他大概将终生不忘歌德的《浮士德》,其实那本书毁了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书的精神已经感染了人。歌德的故居毁了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新的德国能够更重视歌德的遗著,一如新俄时代印着更多的普式庚(普希金)、托尔斯泰等人的著作一样;普式庚、托尔斯泰等人的白骨销毁了有什么关系呢? 人类文化史上的浩劫,秦始皇焚书,尼罗皇杀教徒,亚历山大城的火,中世纪的精神桎梏,各个王朝的文字狱,法西斯对文化的杀戮……并不曾使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角落的文化精神为之真正中断死亡!这种精神离开简帛、芦叶卷、蜡板、纸张,躲藏在人们的脑中、心中、舌尖上,向同一生活阶层的人辗转传达,机会一来,又体现于简帛、芦叶卷、纸张中,想到这一层,我真要发狂地想到我们现在的一箪之食,一瓢之饮,里面就有古贤哲们当年身体中的一滴泪水,一粒元素细胞,我们现在的一个思想,一阵感情,一种潜意识,都曾经受到无数古人的感染……想起这几层,我们真是喜悦而又颤栗。“求生的人不需要立碑碣“,西方的法西斯毁了歌德的故居,东方的法西斯铲平了鲁迅坟头的碑碣,行为如出一辙;但可断言,坟里的人如果有知,决不为自己悲,坟里的人如果能冷笑,那种笑声一定充满了坚决与轻蔑。 (选自《秦牧杂文》)[注]战事,指抗日战争。

  9.文中写的那位老德国留学生的一本《浮士德》曾有过怎样的经历?(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前半侧重叙事,后半侧重议论,请简要说明本文叙事和议论的关系(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以歌德的故居被毁,屋前的橡树竟变成绞刑架的消息开头,以鲁迅坟头的碑碣被铲平结尾,作用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列举了人类文化史上的一系列的大浩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分析其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求生的人不需要立碑碣“的含义。(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实用文阅读(13分)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14-15题。

  推广普通话国家广电总局拟出硬招

  ——电视台不得擅办方言节目

  (本报讯)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日前表示,国家广电总局将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规范广播影视节目播出语言,非经广播影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各级广播影视播出机构不得擅自开办使用方言播出的节目。 胡占凡认为,播音员、主持人要在推广普及普通话、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维护祖国语言和文字的纯洁性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除特殊需要,一律使用普通话,不模仿有地域特点的发音和表达方式,不使用对规范语言有损害的口音、语调、粗俗语言、俚语、行话,不在普通话中夹杂不必要的外文。 据了解,随着中国广播影视事业的发展,播音员、主持人队伍迅速扩大,一些播音员、主持人、演员、编辑、记者来不及接受系统的严格的训练,再加上外来文化和一些社会不良语言文字使用现象的影响,使广播影视语言文字工作出现了一些应当引起注意的问题:一是普通话水准下降,知识性的错误时有发生;二是方言土语依然泛滥。有的地方电台、电视台方言播音占的比重较大,一些地方电台 、电视台开办了一些用方言播出的新闻类节目,群众意见很大。 胡占凡表示,国家广电总局已经制定了收听收看评估标准、奖惩条例、管理办法等。今后,将把使用推广规范的语言文字作为对各类节目进行全方位监督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摘自2006年4月2日《南方日报》)14.(6分)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则新闻的标题中“推广普通话国家广电总局拟出硬招”是正题,“电视台不得擅办方言节目”是副题。有的新闻的标题中还有引题。 B.国家广电总局出台相关政策,规范管理广播影视节目语言是这则新闻的核心内容。当然并不是说要禁止所有的方言节目。 C.国家广电总局此举无疑将对播音员、主持人语言表达提出更高要求,要求他们更加规范的使用语言文字。 D.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明确表示,播音员、主持人要在推广普及普通话方面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因此理应一律使用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 E.这则新闻第三段“据了解,随着中国广播影视事业的发展……群众意见很大。”属于新闻结构中的背景部分。 F.与此项要求相配套的评估、奖惩、管理办法均已制定完毕,足可见国家广电总局对此项工作是非常重视的,是“动真格”。 15.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广大民众的关注和热议。下面两则就是网民的“不同声音”,对国家广电总局这项管理措施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言之成理,130字左右。(7分)

  (1)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地方台设立方言栏目对于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一定好处,但必须限定播出范围和播出时间。

  (2)语言和文字都是一种文化,如果要求全部都说一个话,我想没什么好处,就如繁体字,那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不能说方言简直就是扯淡,很多幽默的东西,地方性的东西用普通话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广电总局有时候莫名其妙。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你感兴趣:

1.2017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

2.201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3.2017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4.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5.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6.2017江西语文高考模拟试卷及答案

92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