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备考 > 语文备考 >

上海市十校高三二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

时间: 思晴2 语文备考

  上海市十校高三二模联考语文试题答案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1、C(2分)

  2、对论述的对象或问题,有顺序、不违反规律地进行深入而多角度的论说或鋪写。(2分)

  3、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把康德的大部头著作比作迷宫,把著作中深刻的思想比作珍珠,突出了康德著作的艰深难读懂。(3分)

  4、A(3分)

  5、C(3分)

  6、主客观因素而造成语言中错、乱、脏、假、恶、丑等现象,就叫做语言污染。比如,网络语言中,把“稿费从优”说成“‘搞’费从优”,把“繁荣昌盛”说成“繁荣‘娼’胜”。这种不文明、极其肮脏的说法,侵害的是人们的精神和心灵,不利于文明和谐社会的建设。(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

  7、《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等。(2分)

  8、①介绍母亲的姓名,带出笔名“子冈”,起到点题的作用;②介绍母亲的母校,引出下文述说的重点对象“苏州十中”。(或:内容上:提纲挈领地介绍了母亲和苏州十中;结构上:点题和引出下文。)(2分)

  9、作者在多次与母亲母校的接触中,逐渐地体会到了母亲的功成名就得益于其母校的培养。因此,作者把对母亲的挚爱,也延伸集聚到了她的母校。(2分)

  10、春风化雨:用慈祥诚恳感化每一个被教育者,使他们得到灵魂的沐浴,思想的升华。 兼容并包:不论资排辈,不论年龄大小,凡是一切对学术有贡献的,他都推崇。(4分)

  11、A、C(6分)

  12、①概括力强,在洗练简约中,就把全文的内容、思想以及情感都抒发出来了;

  ②用真实朴素又流畅典雅的语言,表达了对母亲怀念的真情、对母校怀有的挚爱;

  ③整段文字整齐工整,富有节奏感(如“我有我自己的母校,还有母亲的母校,母亲有她初中的母校,更有高中的母校”。);语言自然优美,生动华丽,富有感染力(如“弯弯曲曲的母爱,真像连环套一样包围着我”、“愿母爱能够笼罩更多的人心!”)。(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给4分)

  (三)默写(任选6空)(6分)

  13、①有杀身以成仁 ②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③群贤毕至 ④别有幽愁暗恨生

  ⑤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⑥渌水荡漾清猿啼 ⑦淡妆浓抹总相宜 ⑧无边落木萧萧下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4——16题(8分)

  14、五言侓诗(1分)

  15、C.是祖逖,不是苏秦。(3分)

  16、诗人借景抒情(即景抒情),(1分)描绘了一幅肃杀凄凉,而又有声有色的迷蒙秋雨图。(1分)抒发了诗人遭受打击的怨恨、壮志难酬的痛苦。(1分)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要力挽狂澜,表达了立志报国,壮心不已的真实情感。(1分)(共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17、蒲松龄(1分)

  18、A、没有影踪B、不久、一会儿C、立刻、马上D、告诫(4分)

  19、B项,于是;A项,凭借/因为;C项,表并列/可是,表转折;D项,竟然/就是。(3分)

  20、(1)耍蛇人轻轻地抚摸着二青说:“我还以为你跑掉了哩。这个小家伙是你介绍来的吗?” (得分点:省略句、逝、小侣、荐。)(3分)

  (2)有一天,耍蛇人来到淄邑东山间,用好东西喂二青吃,祝福完后便放走了二青。(得分点:省略句、倒装句、祝。)(3分)

  21、作为动物的蛇,尚且能够眷恋故人之情,听取主人的劝告,不再作恶。作者的写作意图,显然是在讽刺、抨击那些恩将仇报的小人,他们的行为竟然还不如蛇。(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

  22、C(2分)

  23、功高震主(2分)

  24、A(2分)

  25、①孤傲树敌多;②犹豫狐疑(患得患失);③知恩图报。(3分)

  26、布衣时志与众异;没有做到“谦让”;在天下安定时密谋叛逆。(3分)

  【译文】

  齐国人蒯通劝说韩信道:“臣下听说凡是武勇和谋略使君主感到威胁的就很危险,功劳盖过天下的得不到应有的赏赐。现在正拥有这种使君主感到震慑的威信,正挟持着这种不会受赏的大功。您想投靠楚王吗,楚王不会信用;您想回归汉王吗,汉王感到畏惧。那么您凭着这么大的声望和功绩,能到哪里去安身呢?”韩信听罢推托道:“先生:你暂且回去吧,让我考虑考虑。”

  过了几天,蒯通又去劝说道:“能听取意见,是事情成功的征兆;能正确谋画,是事情成功的关键。一个人的智慧应表现在处事果断;行动迟疑往往危害事业。专在枝节上用心思,漏掉天下大事;理智上明知该怎么办,却不敢毅然行动,这就是一切事情失败的祸根。常言说:‘犹豫不决的猛虎,不如敢把毒刺螫向敌方的蝎子;徘徊不前的千里驹,不如稳步前进的劣马。’这些话都说明,可贵的在于说干就干。要知道干一番事业,失败容易成功难;成功的时机很难得到,却又很容易丧失。时机呀时机,错过了就不再来了。希望仔细想想。”韩信听了还是犹豫,不忍心背叛汉王。又自认为功劳大,汉王再怎么的总不会削夺他山东的封地。便拒绝了蒯通的劝告。

  汉朝建立后的第十一个年头,刘邦的夫人吕后派武士把韩信抓起来,在长乐宫悬钟的地方杀了。临刑前,韩信感叹道:“我后悔没有运用蒯通的计谋,落得被妇人小子诈骗暗算,这难道不是天意吗!”于是韩信三族亲属都被刘氏王朝诛灭了。

  太史公说:我到淮阴,淮阴人对我说,韩信即使是平民时,他的心志就与众不同。他母亲死了,家中贫困无法埋葬,可他还是到处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让坟墓旁可以安置万户人家。我看了他母亲的坟墓,的确如此。假使韩信能够谦恭退让,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自恃自己的才能,那就差不多了。他在汉朝的功勋可以和周朝的周公、召公、太公这些人相比,后世子孙就可以享祭不绝。他没能致力于这样做,而天下已经安定,反而图谋叛乱,诛灭宗族,不也是应该的吗。

  二、作文

  27、阅卷参考:

  “激情与理性”是一道“关系型”的作文命题。写作本文首先得理解“激情”与“理性”这两个词语的含义,搞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激情”是一种强烈而激动的情感,而“理性”指的是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能力。两者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它们之间是一种既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的关系。激情往往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如:乔布斯),而理性则是把握人生方向与平衡的方向盘(如:布恩)。一个人如果没有激情,人生会变得冷漠、萎靡而苍白;但是如果缺乏理性的驾驭。激情则很有可能变为一匹脱缰的野马,带着你驰向你无法预知的境地。所以,应当努力达到二者的和谐共处。完美统一,这样才能谱写出人生的华彩乐章,也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思考这一问题,对于年轻人的健康成长也不无意义。

  写作本文可以联系当今社会上那些缺乏理性思考,不计成本,不计后果,凭一时热情办事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议论,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也可联系社会上某些瞻前顾后,一味计较成败得失而缺乏热情的冷血的社会现象展开评议,指出在这类社会问题中缺失的关键元素——或理性,或激情,从而强调理性与激情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不可偏废的道理。

  其实在古今中外的名人当中,有因“激情与理性”完美结合而取得成功的典型范例,如勾践、司马迁、居里夫人……也有因一时冲动而遭受损失甚至丢失生命的典型,像普希金、莱蒙托夫以及战争年代许许多多因一时的激情而让革命事业遭受损失的盲动者。在四大名著中,《水浒传》里多激情澎湃而理性缺失的莽汉,所以一部《水浒》最终以悲剧收场;而《三国演义》里多激情与理性结合的有勇有谋的英雄,所以三足鼎立难分高下(刘关张的覆灭也多少与他们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有关)。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此文的正反面论据。

  激情与理性

  人生如一条河,既有汹涌澎湃的激越,也有不舍昼夜的淡定;生活如一首歌,既有慷慨激昂的节奏,也有舒缓雅致的旋律;人生是一条看得见始点和终点的长征,需要激情的支撑,也需要理性的依托。

  激情和理性是既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激情往往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而理性则是把握平衡的制动和方向盘,二者和谐相处互相依存才能完美统一。激情和理性又是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必须把持有度,在激情中拓展,在理性中升华,完美追逐的梦想才能绽放出更多的辉煌和美丽。

  在先哲圣贤的人生体验中,激情和理性都是不可或缺又相互制衡的。儒家强调积极用世,成仁取义,乐此不疲,即使知道天下事不可为也要尽力为之,有了这种激情,才有了无数志士仁人前赴后继,薪火相传,打造了彪炳千秋的中华文明。但儒家的激情是在倡导“仁义礼智信”等处事原则的理性尊严基础上的。道家更多主张休养生息、清静无为,在理性的另一面,道家也注重“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激情感受,在顺天应运知命的理性中,区追求生命的情味,生活的感悟。所以杜甫终其一生都没有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纵然困顿和艰难不断,始终用如椽之笔去书写那永不磨灭的理想和梦想。而陶渊明则有不折腰于五斗米的理性,断然放弃了曾经萦绕自己三十年的尘网,去收获“乐夫天命夫”


猜你感兴趣:

1.2017年高三下册语文期末联考试题及答案

2.2017年广东省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3.2017年高三语文摸底联考试卷及答案

4.2017年高三语文联考考试试卷

9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