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备考 > 语文备考 >

屠呦呦:打开一扇崭新的窗户阅读练习及答案

时间: 世芳2 语文备考

  屠呦呦:打开一扇崭新的窗户阅读原文

  屠呦呦的名字出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宋代朱熹注称,“蒿即青蒿也”。名字是父亲起的,当时,并没人预料到诗句中的那株野草会改变这个女孩的一生。

  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到了一个“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那是一个不小的军事计划的一部分,代号523。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开始征服疟疾的艰难历程。

  38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2000多张卡片……屠呦呦和课题组以鼠疟原虫为模型,发现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但是,后续的实验结果显示,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只有12%—40%。屠呦呦分析,抑制率上不去的原因,可能是提取物中有效成分浓度过低。

  为什么在实验室里青蒿提取物不能很有效地抑制疟疾呢?是提取方法有问题,还是做实验的老鼠有问题?屠呦呦心有不甘,她重新把古代文献搬了出来,细细翻查。有一天,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吸引了屠呦呦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为什么这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原来里面用的是青蒿鲜汁!

  “温度!这两者的差别是温度!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就被破坏掉了。如此说来,以前进行实验的方法都错了。”屠呦呦立即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终于发现了青蒿素。从12%到100%,用乙醚提取青蒿素,这个看似极为简单的提取过程,却弥足珍贵。那一幕,屠呦呦记忆犹新:“太高兴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得以挽救,这是最值得欣慰的事情。青蒿素是属于我们中国的发明成果,而且是从中医药里集成发掘的,是中医药造福人类的体现。我们倍感自豪。”

  屠呦呦并未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她说,那时候大家工作都很努力,工资待遇挺低的,但大家也不考虑这些,自觉来加班,争取快速推进工作。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原所长姜廷良研究员说,在做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发现有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屠呦呦和她的两位同事决定亲自试服,证实了药物安全,然后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当时的科研条件简陋环境差,盛放乙醚浸泡青蒿的大缸,时时发出刺鼻的气味……后来,屠呦呦得了中毒性肝炎。

  屠呦呦自己也没想到,40多年后,青蒿素研究能被国际认可。“您的获奖,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我相信,这必将激励更多的中国科学家不断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为人类文明和人民福祉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贺信中说。

  屠呦呦:打开一扇崭新的窗户阅读题目

  ①2011年屠呦呦获拉斯克奖时引发疑问:青蒿素为何没有拿到国内的科技大奖,反而先拿到了国外的大奖?对此,科学界主流的答案是:没法确定奖项的归属。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的名字。当年大协作的“523”项目以“胜利完成”而告终,然而后来的几十年中却争议不断,屠呦呦则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

  (10月6日《京华时报》)

  ②据世卫组织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已有11个非洲国家的青蒿素类药物覆盖率达到100%,另有5个非洲国家覆盖率为50%至100%。而在2005年,仅有5个非洲国家的青蒿素类药物覆盖率为50%至100%。

  (10月6日《京华时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屠呦呦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把青蒿素的纯度从12%提升到100%,这个看似极为简单的提取过程,却弥足珍贵。。

  B.屠呦呦的父亲给屠呦呦取的名字出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可见父亲对屠呦呦的殷切期望,希望她将来有所作为

  C.青蒿素没有拿到国内的科技大奖,反而先拿到了国外的大奖,原因之一是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没法确定奖项的归属。

  D.材料以记叙、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适当的描写,介绍了屠呦呦研究青蒿素的过程及取得的成就,表达了作者的尊敬、赞扬之情。

  E.截至2009年年底,已有11个非洲国家的青蒿素类药物覆盖率为100%,这一权威统计从侧面说明屠呦呦获诺奖实至名归。

  (2)文章开头一段的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屠呦呦获奖的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请简要概括发现疟疾新疗法的步骤。(6分)

  (4)作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屠呦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背后一定有某些品质作支撑,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屠呦呦:打开一扇崭新的窗户阅读答案解析

  12.(1)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B给1分;答A、D不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题思路】B项,“可见父亲对屠呦呦的殷切期望,希望她将来有所作为”说法有些牵强,文中虽无依据但从文外的意思看又似乎合理,所以给1分;A项,“纯度从12%提升到100%”错误,从文意看,不是“纯度”而是“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D项,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武”错误。

  (2)【答案示例】①点明本文介绍的对象及其主要贡献;②交代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举世瞩目;③引起下文对屠呦呦事迹的记述。(每点2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题干要求分析语段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入手,从内容上分析要明确语段主要讲了什么,语段突出了传主的哪些特征,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从结构上分析要把握其和上下文的关系。

  (3)【答案示例】①屠呦呦和课题组以鼠疟原虫为模型,发现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②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终于发现了青蒿素;③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每点2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类题目,首先锁定答题区间,然后提取关键词句,最后整合信息分条作答。此题的答题区间为文章的第四至第七段,考生逐段提取关键词如“青蒿提取物”“青蒿素”“双氢青蒿素”等,分点作答即可。

  (4)【答案示例】①勇于承担责任: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参加“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开始征服疟疾的艰难历程;②刻苦钻研,坚持不懈:历经380多次实验发现青蒿素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遇到难题细细翻查古代文献;③不慕名利,无私奉献:屠呦呦认为“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不考虑工资待遇,甚至亲自试服药物,证实了药物安全才投入临床。(8分,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解题思路】探究类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就是根据文意找到要求会的问题,向外延伸就是提出自己的看法结合文本和实际进行论述。此题要求结合全文分析传主的优秀品质,属于向内挖掘的题目,答题时要根据文章的内容简单划分层次,然后逐层概括出相应的品质,答题时反过来,先答出品质,然后用文中的具体事例进行论证。


98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