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测试题
2.“又是九月九,重阳夜、难聚首,思乡的人儿,飘流在外头;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忧,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中国传统文化中“浓浓的乡情、亲情”是联结中国人精神的纽带。这充分表明了( )
A.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B.我国传统文化隐含着“贵和”的思想
C.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
D.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3.传统节日中的习俗都是在历史上形成的,许多习俗已延续了几千年,保存至今。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
①继承性②相对的稳定性③鲜明的民族性④交融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上图是中国第八届艺术节会徽和吉祥物。据此回答第4~6题。
4.第八届艺术节的会徽和吉祥物凸显了我国( )的特色。
A.中原文化 B.齐鲁文化
C.荆楚文化 D.巴蜀文化
5.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是指( )
A.地方文化的多样性 B.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C.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D.区域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6.第八届艺术节的会徽采用了“编钟”造型,而吉祥物“楚楚”的原型取自国宝级文物──鹿鹤。艺术节参演的京剧《曾侯乙》,也是取材于曾侯乙与编钟的故事。这表明( )
①继承传统文化是八艺节的主要目的②文化创新必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③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④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文化工作者应有的责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回娘家
7.剪中藏宇宙,纸上吐风云。艺术节期间,展出了胡锦涛的剪纸作品《回娘家》。从文化上说,胡锦涛亲手剪窗花体现了党和国家( )
A.对民间优秀文化的重视
B.与人民同甘苦的优良作风
C.注重科学发展
D.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8.如今,依托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这是因为,大众传媒能够( )
①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限制,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②确保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③迅速实现文化传递、沟通和共享④消除各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差别与冲突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9.中国古代历史上三次大规模人口大迁徙浪潮发生在( )
①秦统一六国之后②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③唐代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以后④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至南宋末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三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带来中原先进的文化,促进了南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最终完成。这说明了( )
A.先进文化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经济的发展取决于文化的繁荣
C.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重要途径之一 D.文化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志
11.昆曲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剧种,京剧是我国影响最大、体系最完整的戏曲剧种。京剧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昆曲,但又不是对昆曲的照搬照抄。昆曲与京剧的关系体现了文化活动中( )
A.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的关系 B.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C.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D.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12.从1985~2002年历经17年完成的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这项浩繁的文化工程,借助现代音像技术,录制京剧355部,制作光盘总计582张,基本涵盖了近代京剧黄金时代大部分名家的代表作。这说明了( )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③社会制度的变革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④现代传媒的应用有利于文化的传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读图,回答第13~15题。
13.从图中我们能欣赏到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形式主要是( )
①国画②书法③脸谱④古典诗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强大的国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众多杰出的诗人把诗歌艺术的发展推向高峰。这说明( )
①经济的发展是文化繁荣的物质基础②文化创新与发展取决于文化工作者的努力③繁荣文化必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保守主义④只要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积累就自然能实现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5.毛泽东也是诗词大家。他在复《诗刊》主编臧克家的信中写道:“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旧体诗是旧文化,新诗是新文化②诗歌创作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③对待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④文化的形式要为内容服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选择题Ⅱ(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符合题意。)
文化需要交流、文化能够交流,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在交流、传承中发展。
据此回答第16~17题。
16.不同文化能够交流、传播的内在基础是( )
A.文化的差异性 B.文化的世界性 C.文化的共性 D.文化的同一性
17.在文化的交流、传承中我们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
A.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B.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C.兼收并蓄、不分主次 D.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2008年是我国农历的“鼠年”。下图分别是中国、澳大利亚和法国发行的“鼠年生肖”邮票。据此回答第18~20题。
18.中国生肖文化是传统文化中形象思维方式和民族审美情趣的具体体现,它形象地体现了( )
A.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B.周而复始的生命观念
C.乐观和谐的审美情趣 D.艰苦朴素的民族精神
19.对于其他国家发行中国的生肖邮票,我们应有的认识是( )
A.这是一种纯粹的商业行为,与文化无关
B.这样做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C.这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得到了世界的认同
D.这表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引领世界文化的主流文化
20.从古到今,“龙”一直作为中国形象的一个代表性标志而为中外所普遍认同。中国人也往往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自豪。这说明( )
A.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继承性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滞后性
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东方四大奇迹
上图分别是中国的万里长城、柬埔寨的吴哥窟、埃及的金字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被称为东方四大奇迹。据此回答第21~23题。
21.东方四大奇迹,作为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 )
A.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C.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D.都是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22.1993年开始先后有十多个国家参与帮助柬埔寨保护吴哥窟的国际行动,为拯救和保护吴哥窟做了大量工作。这是因为吴哥窟作为文化遗产( )
A.是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 B.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D.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23.中国工作队于1997年开始对吴哥窟古迹进行考察并选定修复周萨神庙,经过6年多的“精雕细刻”,周萨神庙已经恢复了往日的辉煌。这一行动体现了( )
A.中国对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 B.中国政府坚持尊重文化多样性
C.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世界文化交流 D.中国致力促进各国文化的共同繁荣
24.近几年,“韩流”吹遍世界,我国也有大量的“哈韩族”。韩剧中普遍流露的对于本国传统文化的肯定,对仁、义、礼、爱等的张扬,正是一些国产剧所摒弃的。这启迪我们( )
A.传统礼仪道德应该得到继承、发展
B.对待传统文化应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C.文化产品既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D.文化产品尽量模仿韩剧的情节
25.有人认为,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人们不妨再拿起纸、笔,让爱和思念不是通过转瞬即逝的电波,而是跃然纸上,更能触动人们的心灵,体验“家书抵万金”的感觉。这表明( )
A.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得到传承
B.科技进步不应该成为抛弃传统文化的理由
C.传统文化对维系民族情感起着重要作用
D.传统文化可以替代现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