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模板
价格变化的原因,政府稳定物价的原因与措施
(1)价格变化的原因答题模板
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值越小。
②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③纸币发行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降低。
④市场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
⑤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
⑥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2)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答题模板
①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影响生活)
②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③稳定物价,防止通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宏观经济发展)
④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影响生产)
⑤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了以人为本。
(3)稳定物价的措施答题模板
国家:①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大力发展生产,增加生活必需品的有效供给,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抑制不合理的需求,缓解价格上升的压力。
③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
④实行临时价格干预。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哄抬物价的行为。
⑤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减少商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
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企业:①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价值决定价格)
②企业优化产业(产品)结构。
③企业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重视社会效益。
公民:①树立正确消费观。②与违规涨价行为作斗争。
高考政治题目类型
1、体现类
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从材料中概括出什么道理?”等。一般来说,它的设问是上述材料体现了所学政治学科的知识点。
应把教材中所有与材料相关的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比较,符合的就是答案的一个要点。
答题时,可先把材料中的关键句组合摘抄(有分有合),后说明它符合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或者先指出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然后列出材料的相应措施或做法。
2、依据类
依据型问题的问法一般是让你说出“做这样一件事的依据是什么?”答案基本上是课本上的基本观点、原理。答依据题不要答重要性或意义。
3、为什么类
为什么型的设问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必要性)、意义(重要性),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四)意义类
此类简答题是针对某一“做法”或“事件”的意义来设问的,一般用“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作引导词。答题时一般采用“才能…;才能…”或者“有利于…;有利于…”这样的排比句。
4、怎么办类
“怎么办型”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字眼来设问。“怎么办型”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办,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解答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审查给定的材料,找出材料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寻找措施。
高考政治学习方法
划分句子成分──全面地把握概念
许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像很复杂,但只要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就能迅速地、准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
例如,对于高一政治第一课第一框中的重点名词“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运用句子成分划分的办法,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加以理解:
(1)主干成分:“商品是劳动产品”。简单地说,商品就是劳动产品。这种“化繁为简”的办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商品”这个经济学名词概念的要义。
(2)第一修饰词:“交换的”。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也就是说,商品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只有那些“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这样,我们就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商品”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内涵。
高考政治复习技巧
抓住思想
刚进入高考复习阶段,就要认真学习去年的《考试大纲》,了解高考要求,明确复习方向。复习时,要深入理解教材:全面阅读教材,包括教材中的主要课本和辅助课本,确保不遗漏单词;记住难点,深化和扩展主要知识;建立知识。e系统,梳理“零碎的知识”,梳理知识各个部分的内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实现“有线心”。
首先,注意对知识的理解和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切不可因时间限制,内容和知识吞枣,半懂半懂。
(2)要培养适应和传递知识的能力,就要灵活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注意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去理解知识。
练习要精心选择,内容要适当,问题要仔细筛选,避免浪费宝贵的时间与海量的提问策略。
第四,问题的答案应该是“精确的”和“精确的”。关于综合能力测试的性质、目的和要求,特别是高考综合试题的评分标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为综合问题的标准答案在答案层次、逻辑关系和答案数量上存在很大差异。
高考政治知识点
经济
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两个属性:价值和交换价值
1.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 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越大,价格也越高,越小,价格也越低,成正比
3. 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如铅笔的使用价值是可以用来写字,面包的使用价值是可以用来充饥,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4. 货币: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但它比较特殊,它用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苹果与面包价格不同,用货币衡量出来的 货币有两个职能:一是价值尺度,二是流通手段
5.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发行量需要符号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如果印的钱过多,导致通货膨胀,影响社会稳定。印的过少,导致通货紧缩,影响商品流通,所以钞票不是想印多少就可以印多少
6. 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当供不应求时,出现商品太少,买商品的人多的情况,这时候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当供大于求是,出现商品太多,买的人少的情况,这时候价格下降,形成买方市场
7.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比如李凯生产一部汽车需要花30天的时间。李凯生产一部手机的时间需要花10天时间,那么这部汽车在市场上的价格是这部手机的价格的3倍(可以假设汽车3万元,手机1万元)。也就是说生产一件东西,如果花的时间越多,那么它的价格也就越高。但是价格也受供求关系影响,当市场上卖汽车的很多,卖手机的相对少的时候,这时候汽车价格可能会稍低于3万,手机稍高于1万,但汽车价格基本还是手机价格的3倍
8. 当一件商品价格上升时,买它的人会减少,这种商品的生产规模也会相应地减少;价格下降时,买它的人会增多,这种商品的生产规模会增大
9.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生活水平越高,因为系数低,说明花在吃饭上的钱很少,剩下的钱可以用在娱乐上、装修、购买奢侈品
10. 中学生的消费观: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适度消费,同时不可以盲从别人,消费的时候要理智,平时消费中;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比如尽量少买或者不买对环境有危害的商品。时刻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每一分钱都是用汗水换来的,不能随意挥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