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564分文理科能报哪些大学
学校名 | 学校所在地 | 办学性质 | 学校类型 | 科目 | 批次 | 2022分数 |
东北财经大学 | 辽宁 | 公立 | 财经 | 理 | 本科一批 | 561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四川 | 公立 | 理工 | 理 | 本科一批 | 561 |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 重庆 | 公立 | 综合 | 理 | 本科一批 | 561 |
中国矿业大学(中外合作) | 江苏 | 公立 | 综合 | 理 | 本科一批 | 561 |
上海海洋大学 | 上海 | 公立 | 综合 | 理 | 本科一批 | 561 |
浙江工业大学(中外合作) | 浙江 | 公立 | 理工 | 理 | 本科一批 | 561 |
南通大学 | 江苏 | 公立 | 综合 | 理 | 本科一批 | 562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外合作) | 陕西 | 公立 | 农林 | 理 | 本科一批 | 562 |
重庆理工大学 | 重庆 | 公立 | 理工 | 理 | 本科一批 | 562 |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 | 公立 | 理工 | 理 | 本科一批 | 562 |
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外合作) | 黑龙江 | 公立 | 理工 | 理 | 本科一批 | 563 |
重庆邮电大学 | 重庆 | 公立 | 理工 | 理 | 本科一批 | 563 |
北京化工大学(中外合作) | 北京 | 公立 | 理工 | 理 | 本科一批 | 563 |
北京语言大学 | 北京 | 公立 | 语言 | 理 | 本科一批 | 564 |
西安理工大学 | 陕西 | 公立 | 理工 | 理 | 本科一批 | 564 |
北方工业大学 | 北京 | 公立 | 理工 | 理 | 本科一批 | 564 |
广州大学 | 广东 | 公立 | 综合 | 理 | 本科一批 | 564 |
东北大学(中外合作) | 辽宁 | 公立 | 理工 | 理 | 本科一批 | 564 |
南京审计大学 | 江苏 | 公立 | 财经 | 理 | 本科一批 | 564 |
南京林业大学 | 江苏 | 公立 | 农林 | 理 | 本科一批 | 564 |
三峡大学(中外合作) | 湖北 | 公立 | 综合 | 理 | 本科一批 | 564 |
西安邮电大学 | 陕西 | 公立 | 理工 | 理 | 本科一批 | 564 |
合肥工业大学(中外合作) | 安徽 | 公立 | 理工 | 理 | 本科一批 | 564 |
学校名 | 学校所在地 | 办学性质 | 学校类型 | 科目 | 批次 | 2022分数 |
贵州大学 | 贵州 | 公立 | 综合 | 文 | 本科一批 | 561 |
东北林业大学 | 黑龙江 | 公立 | 农林 | 文 | 本科一批 | 561 |
中央戏剧学院 | 北京 | 公立 | 艺术 | 文 | 本科一批 | 561 |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 | 公立 | 理工 | 文 | 本科一批 | 561 |
北京体育大学 | 北京 | 公立 | 体育 | 文 | 本科一批 | 561 |
东北农业大学 | 黑龙江 | 公立 | 农林 | 文 | 本科一批 | 561 |
河南大学 | 河南 | 公立 | 综合 | 文 | 本科一批 | 561 |
浙江师范大学 | 浙江 | 公立 | 师范 | 文 | 本科一批 | 561 |
扬州大学 | 江苏 | 公立 | 综合 | 文 | 本科一批 | 561 |
浙江工商大学 | 浙江 | 公立 | 财经 | 文 | 本科一批 | 561 |
湘潭大学 | 湖南 | 公立 | 综合 | 文 | 本科一批 | 561 |
海南大学 | 海南 | 公立 | 综合 | 文 | 本科一批 | 562 |
辽宁大学 | 辽宁 | 公立 | 综合 | 文 | 本科一批 | 563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江苏 | 公立 | 医药 | 文 | 本科一批 | 563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河北 | 公立 | 理工 | 文 | 本科一批 | 563 |
太原理工大学 | 山西 | 公立 | 理工 | 文 | 本科一批 | 563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江苏 | 公立 | 综合 | 文 | 本科一批 | 563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黑龙江 | 公立 | 理工 | 文 | 本科一批 | 563 |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 重庆 | 公立 | 综合 | 文 | 本科一批 | 564 |
南京邮电大学 | 江苏 | 公立 | 理工 | 文 | 本科一批 | 564 |
高考564分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事情,切不可人云亦云,别人报什么你也报什么。大家都向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的重点大学,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但是如果你要选择这些地方的大学,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竞争实力。自身竞争力很强的高考考生,高考填报当然可以选择报考这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名牌大学和强势专业、热门专业,但这毕竟只是每年高考考生中很少的一部分。其他广大高考考生,则应将报考目光投向地方普通高校,在志愿填报中更加注重大学的办学特色以及教学水平。
新高考填报志愿的方法
今年的新高考志愿填报分“专业(类)+院校”、“院校专业组” 两类。所谓“专业(类)+院校”,即采用“‘专业(类)+院校’模式”,也就是以“1个院校+1个专业(类)”为一个志愿单位进行填报,考生既可以选择同一所高校的不同专业;也可以选择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还可以选择不同专业下的不同高校。
所谓“院校专业组”,即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
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科目选考要求必须相同。考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直接选择志愿为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组,专业调剂限于同一专业组内调剂。
这样一来,高校招生方式更加灵活,更有主动性,但对于考生而言,虽然可报考的专业大大增多了,但同时被动调剂的风险也增高了。
新高考志愿填报的技巧
1、客观评估自身分析待选院校投档线水平
高等学校招生录取主要根据考生的新高考成绩,在考生入围、高考分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考生各学科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前提下,才依照考生专业志愿情况进行招录。因此,考生客观评估自己的实力与特点,摆好自己的位置,是填报志愿的依据。
2、排查新高考志愿细节“冲稳保”合理组合方案
新高考适用于平行志愿投档的策略是“冲稳保”,即各个大学要按照“可以尝试冲刺的院校、录取比较稳妥的院校、一定保底的院校”的顺序和层次来组合志愿表。
同时,还要排查志愿细节,调整及确定志愿方案。考生可以将初步拟定的志愿方案与老师、区招办、院校招办等熟悉志愿填报的人士进行沟通,征询意见,并对他们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和家庭实际情况,特别是本人的学习志向、高考分数,最终确定本人的报考志愿方案。
3、专业和学校,权衡选择好
新高考志愿填报不管专业还和学校,都很重要。专业决定你的未来就业方向,而学校的所处位置,资源量和学校的名气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的就业层次和发展空间,而这却是同学们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经常容易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