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志愿填报技巧
冲对应的是录取概率在40%~79%的大学,以此类推,稳80%~94%,保95%~98%。
冲、稳、保梯次填报是指这三种类型的大学数量,按照3:3:3或4:2:3或2:4:3的比例分配。
具体到不同志愿批次考生可按照下列方法安排:
30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考生有下列三种报考方案:
冲10个、稳10个、保10个
冲7个、稳13个、保10个
冲13个、稳7个、保10个
根据以上志愿填报分配方式,考生基本上有较大概率进入所填报的志愿院校就读。
高考平行志愿填报的技巧
一、熟悉和正确理解平行志愿投档的政策和方法,避免平行志愿投档的误区。1、考生所填报的多个院校志愿虽然属于并列关系,但是院校之间仍有自然排列顺序,检索时,是按考生填报排列的院校顺序依次进行的。2、考生最多只能一次投档,投档一所院校,而不是多次投档,当考生档案因某种原因被前面投档学校退档,就不能再投档到后面所填报学校。
二、搜集信息,合理分析,加以运用。1、一定要通过电话查询了解个人分数的全省排名,以及查询自己心仪的高校及专业的近年分数线,大致确定学校一般都录取哪个名次段的学生。2、要事先了解院校录取的投档比例。3、对于高校的招生章程也要好好研究,比如录取时有没有专业级差,是否承认高考优惠加分,入校后是否可以申请转专业等。
三、本着“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原则,定位准确,形成梯次,合理搭配平行志愿。在填报平行志愿时,既要避免盲目拔高也要避免过于保守,要拉开档次。
四、平行志愿填报慎重选择学校和专业。1、选择学校优先,最好服从专业调剂,增加录取机会。考生也不必过于担心被调剂到不满意的专业,不少高校都有考生入校转专业的机会,考生入校后,可以提出申请调整专业。而那些不愿意调剂专业志愿的学生则被退档的可能性越大。2、选择专业优先。考试成绩达到或者接近的学校没有符合自己志趣的专业,可以考虑降低一个批次,报考自己喜欢的专业的学校。
五、如果万一走到征集志愿这一步,也要认真分析和填报,抓住最后的机会,争取考取一所相对理想的大学。但实行平行志愿这几年来,多次出现越征集越分高的现象,这一点需要引起考生的足够重视。
平行志愿是指什么
以前的志愿填报方式,叫作顺序志愿。但顺序志愿的弊端较多,后来各省逐步推行和实施平行志愿的志愿填报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保护考生的分数和位次。
平行志愿,即一个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
录取时按照科类对当批录取分数线上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队,排在队伍前面的考生拥有优先投档的机会,位次在后的考生必须等位次靠前的考生检索投档结束后才能检索。
仅就考生本人的志愿角度来说,排在前面顺序的志愿优先检索、优先投档。根据考生所填报的院校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院校。
只要考生档案投到一所志愿高校后,其他志愿就不再检索,对每个考生而言还是只有一次投档机会。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最好还是要把最喜欢的学校放在靠前的位置。
高考志愿填报的三种方法
1、位次法
位次法是指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绩分科类排名或位次来选择填报志愿院校,如果考生的排名等于或大于所选院校或专业前几年录取考生的排名,拟报院校才有录取机会。平行志愿模式下,高校招生录取是从高到低按照排名来进行的。如果我们选择志愿也这样做,得出的结果就比较具有参考价值。
位次法的机理是在全省考试排名位次相同的考生具有相同的录取实力。如果用来评价院校,那么录取线在全省高考排名位次相同的院校具有相同的录取实力。
2、线差法
线差法的“线”是指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也叫省控线。例如一本线,二本线等等。线差法就是比较考生线差与院校线差来填报志愿的方法。其中,考生线差是高考成绩与省控线的差值,院校线差就是录取平均分与省控线之间的差值。为避免偶然性,专家建议中采用院校近几年的平均线差(即线差均值)代替某一年的院校线差来比较。
考生的线差超过院校的线差均值,则录取的几率就比较大。
3、线差为主,位次为辅
从使用范围来看,大多数人都在使用线差,而非排名。线差法适合各个层次的考生,不管是重点批次,还是普通批次。而通过数据统计表明,排名法在层次靠前的考生中更适用,并不适合所有层次的考生,越往后面这种方法的失效程度越高。
所以应该以使用录取平均分线差均值筛选学校为主,以位次法为辅。在线差法与位次法都能使用的情况下,考生可以优先使用其中一种方法分析,然后再用另一种加以检验,两者的分析数据应该大致吻合。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1.高校和专业应选择
分数高的学生,这应该是“强调学院而忽视专业”。申请第六类及以下高校,应“重专业、轻院校”,根据专业技术与高校进行志愿匹配,寻找就业前景最佳的志愿填报方式。
2.尽量选择就业前景好的专业
文科专业。就业质量高,积累少,但就业形势严峻。如果分数高,向财经部报告;科技就业速度较快,但就业质量较低,后劲不足。只有分数低时,我们才能向科学与工程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