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填报志愿的难点
老高考填报数量是9个志愿,54个专业,新高考是45个志愿,涉及270个专业。现在,要从2000所学校里面选择,这既需要成倍的时间,又增加了选择学校的难度。
新高考填报45个志愿,需要考虑更多的问题:45个志愿到底多少用来“冲”、多少用来“稳”、多少用来“保底”?家长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考虑、去选择、去筛选、去调整,还有可能出现差错。
难点二:填报时间紧
往年,高考成绩在23日出分,25日8:00志愿填报系统开放,28日下午5:00关闭系统。5天时间,9个志愿选择,家长们普遍觉得时间不够用。
一般来说,填报志愿前,需要进行分数换算、大学层次定位,初步筛选可填报范围,再按照“冲、稳、保”原则排列大学,最终筛选。
中间涉及专业排列、风险预判、低分高报等问题,往年志愿填报时间紧,更何况新高考填报志愿。数量成倍增加,不分文理科,不分一本二本,招生计划大幅变化,这些都导致填报难度直线上升。
难点三:一本二本批次合并
2021年开始,大学本科批次合并招生,如果学生和家长对学校信息不了解,很有可能出现选错学校的情况。
1.对于一本的考生
比如2017年浙江首年新高考时就发生过一件事:一名646分的考生(全省排位5760名)被“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录取,这是一所独立学院(老三本院校),而不是同济大学!很显然,该考生把这所独立学院当作同济大学误报了。2020年广东也发生了类似案例:一名632分的考生被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录取,这也是独立学院。
由此可见,新高考首年发生胡乱报情况的概率也会比正常年份高。
2.对于二本的考生
虽然现在不分一二本了,但是学校的实力摆在那,所以对于部分二本分数的考生需要寻找的是一些性价比高的学校。
3.文理不分科
往年,高考文理分开录取,招生计划和填报模式比较成熟,因此,志愿相对比较好填。但是新高考不分文理后,考生们将没有往年数据参考。往年,文科和理科填报志愿比例为3:7,如今,新高考下物理和历史组合比例为5:5,按照往年数据选择和填报,会存在定位不准。
4.院校志愿改为专业组
以往,高考填报9个院校志愿;现在,新高考填报45个不是院校志愿,而是院校专业组。那么,从院校志愿到院校专业组,对填报志愿有什么影响?以某大学为例:往年只需要填该大学,后面再填6个专业,最终这个学校只会形成一个分数线。在新高考专业组形式下,比如该校有5个专业组,每个专业组都可以作为一个单独志愿填报,最终学校会出来5个分数线。
新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1、从考生名次到位次
新高考模式下,高考生不分文理科和批次,将会按照考生必考+选考的总成绩进行排名,每位考生多会拥有一个“位次号”。
如果两位考生总成绩相同,就会按照文化总成绩、语文数学总成绩、数学或语文单科成绩等高低进行依次排序。但位次号不同于名次号,考生在使用时要注意两者之间的差距。
2、从分数到兴趣导向
考生在填报志愿之前,要了解所有能影响个人发展的因素,主要有考生的性格特点、发展机遇、家庭条件、综合能力、身心状况等方面。
可以借助比较有权威性的测评网站,对自己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评估,之后再划定所选的大学专业范围。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1. 正确估分:分数出来前对一下答案,对自己有一个大概的估分;
2. 提前参考往年录取分数线:预估分数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大面积搜索数据;
3.明确各项重要的时间节点:控制分数线、各批次志愿填报及录取结果、征集志愿等;
4. 研读报考院校的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高校有关招生方案、招生计划和录取规则等的政策性承诺,了解学校的招生章程对科学填报志愿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1、明确学习方向,正确处理好选学校与选专业关系
高考填报志愿的实质就是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选择学校和专业。从近几年考生录取的实际情况看,能够实现“喜欢的学校”+“喜欢的专业”的并不多,许多考生填报志愿时往往陷入“优选学校还是优选专业”的矛盾之中。那么,学校与专业怎么选择呢?对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不同批次的院校应有不同选择。
2、拓宽信息渠道,全面准确地掌握填报院校和专业信息
在高考志愿填报前,考生要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这是填报志愿的基础,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密切关注教育部阳光高考、湖南省教育考试院、湖南招生信息港这三个招生考试机构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
2.2根据自己所报考的类别,收集相关院校的具体招生政策。
2.2.1是参考省教育考试院所编发的招生计划书上的院校信息;
2.2.2是通过登陆院校官网了解相关院校的招生信息;
2.2.3是对心仪的院校进行实地考察;四是通过咨询会电话网络等方式了解。
2.3既要了解报考院校的“共性”,更要了解相关院校的“个性”,即各院校的录取规则。
如招生院校某专业对高考单科成绩、身体条件、性别等是否有要求或限制,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是否实行“专业级差”等等。
高考录取流程
1.电子档案
省教育考试院会将考生的报名、体检、成绩、志愿等信息制作成考生电子档案。
2.投放档案
投档开始后,根据录取原则省教育考试院将向高校投放考生电子档案。
3.院校阅档
电子档案投放后,招生院校将在规定时间从网上访问考生电子档案并进行审阅,审阅内容包括考生成绩→专业志愿→是否服从调剂→体检表→诚信记录等。
4.预录取
阅档结束,招生院校按照有关规定和招生章程等,将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进行预录取,并将预录取和退档结果上传至省教育考试院。
5.录取检查
省教育考试院将对高校预录取和退档的名单进行录取检查,对有疑点的问题同院校再次进行沟通。
6.公布结果
录取检查通过的考生名单将第一时间在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