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填报志愿的方法和技巧
志愿填报的技巧是“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这一技巧是在保证学生们一定能投档成功的前提下最大化发挥自己的分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高考填报志愿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高考填报志愿的方法和技巧
新高考和旧高考再志愿填报种都是采用平行志愿的规则,以下将先对平行志愿具体规则进行介绍。
平行志愿往往遵循“一次投档,遵循志愿,不能补档”的规则。
一次投档指的是同学们在填报完志愿后各高校会进行录取,而录取的规则是先将全省的同学们按照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然后各所高校基于计划的录取人数进行档案的收取。
遵循志愿便指的是各所高校在进行档案地收取时是需要遵循学生所填报的志愿的大前提的,而不能只按照学校的意愿来进行投档。
不能补档指的是学生的档案被高校收取后,因为学生不服从调剂或者投档人数大于拟招生人数而未被成功录取,那么同学们的档案将会被退回,并且不能再参与本批次的投档。
而平行志愿之所以称作平行,是因为同学们在填写的都是志愿顺序与高校进行录取是无关的,不论同学们是将其填写在第一位还是最后一位,都不会影响自己的录取,影响因素仅仅是分数与是否服从调剂。
新高考与旧高考在志愿填报上的区别是新高考的可填报志愿数量更加多,并且志愿单位变成了“专业+学校”,这一改变也强调了专业的选择重要性。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与指南
1、提前并正确估分
高考结束,很多考生都会不管不顾,但其实高考结束后,估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志愿填报准备。提前估算自己的分数,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来慢慢选择大学以及专业,毕竟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只有一两天的时间来筛选大学和专业,时间显示有点紧凑。
2、提前参考往年高校录取分数线
很多考生在估算自己分数后,估摸自己可以上一本或者是二本后,就愉快的玩耍了,但估分后,正确的流程是参考各高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由于时间充裕,大家可以看高校近三年的分数线,通过这些数据来合理的分析和预测今年分数的大致走向,这是一个非常耗时和耗神的工作,因此高考结束就可以提前日程。
3、明确高考后重要的时间节点
高考结束后,各省教育考试院会陆续发布成绩查询时间、省控线公布时间、一分一段表公布时间以及各批次志愿填报时间等,考生应明确所有时间节点。就算考生是本科一批,但也需要关注一下本科二批和征集志愿填报时间,以防因滑档和被本科一批学校退档而错过下一批次或征集志愿的录取。
4、务必选择服从调剂
很多考生认为选择服从调剂后,会被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所录取,但其实服从调剂这一项,只会在考生分数不够所选专业时,才会发挥作用。即如果考生分数是达到所选专业分的,那么考生会顺利被录取,但如果没有达到专业分,那么在选择了服从调剂的情况下,考生才会被分配到其他专业,如果没有选择服从调剂,那么考生将会被高校退档,并且考生只能参加下一批次或征集志愿的录取。选择服从调剂对考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平行志愿是怎么录取的?
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是以院校专业组为投档单位,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
如果某考生本科一批填了A、B、C、D、E、F等6个平行志愿,A、B、C等是有顺序的,最想上的学校就填最前面,录取时首先检索考生A志愿,如不符合投档条件,则检索考生B志愿,若符合投档条件,就会进行投档,不再检索后面CDEF志愿。反之则会一直检索后面C、D、E、F志愿,如果所有志愿都不符合投档条件,将会面临滑档的风险,只能等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录取。
填报平行志愿的技巧是什么
1、平行志愿填报参考往年高校录取的平均分和位次
大学录取分数数据里,我们可以看到录取的最高分、录取的最低分以及平均分。一般来说我们参考平均分就可以了,通过我们成绩与平均分对比,看看你是否有机会被录取,一般来说每年的录取分数是有变动的,但是总的来说变动是不会很大的,我们还可以综合该高校前三年录取平均分数线来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2、最好服从调剂
我们填报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就是“一次投档”,如果你的高考分数达到了你投档的大学的录取分数线,那么这家大学就会提取到你的档案,但是如果你的高考分数线没达到你报考专业的录取分数线,而且不服从调剂的话,就会退档,而且也不会投给其他的平行志愿的高校了,自动退到了下一批次的大学去录取。
平行志愿的几个特点
一是志愿并列,考生所填报的多个院校志愿属于并列关系,即在同一投档时间段,考生所填院校均有可能被检索;
二是分数优先,在检索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前,首先要将所有考生分文史、理工类按投档分(高考总分加政策照顾分)从高分到低分进行位次排列,投档检索时,先从最高位次考生志愿检索,再依次检索以后位次的考生志愿;
三是遵循志愿,考生所填报的多个院校志愿虽然属于并列关系但是院校志愿栏目之间仍有自然排列顺序,检索时,是按考生填报排列的院校顺序依次进行的,当考生的投档分符合首先被检索到的院校投档线时,该生即投到该院校,由高校择优录取,考生档案一旦投出,即不再检索该生的其它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