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资讯 >

2024年电子科技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时间: 舒淇 高考资讯

2024年电子科技大学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尚未公布,小编整理了电子科技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供大家参考。本文将为大家介绍2024年电子科技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2024年电子科技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2024年电子科技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备注:

(1)报考电子科技大学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详细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请登录我校强基计划报名系统查看。

(2)招生专业名称及选考科目要求以生源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为准。

强基计划需要哪些材料

1、报名申请表、获奖证书、高中阶段文化课成绩。这几项材料最能直接体现出考生的学科特长和综合素质,获奖证书和高中阶段文化课成绩更是高校强基计划初审重要参考指标。

2、特殊材料。高校需要考生报名时提供的其他材料往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复旦博雅杯报名时需要提供的书评。

3、模考成绩。模考成绩能直接体现考生现阶段学习状况,但因强基计划报名时,部分中学可能还未进行一模、二模考试,所以给予4颗星。

4、自荐信、推荐信。

自荐信是反映考生兴趣、爱好、学习成长、彰显考生个性的重要形式。一份精心准备、含金量高的自荐信,可以成为考生在初审环节赢得竞争的筹码,但一般不具有决定性作用。

专家/学校的实名推荐,能更全面的展示考生特长和创新潜质,但推荐信并不是必备材料,作用更多的是锦上添花。

5、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学考更多的是影响综合评价招生,对强基计划作用有限,但是部分院校强基计划对江苏考生有要求。

如:2018年上海交大要求江苏强基计划考生的两门选测科目等级需达到1A1B。

6、其他证明材料。该类材料更多的是辅助作用,证明考生的综合素质优秀或者具有创新潜质等。

强基计划的五大好处

一:公平

以成绩为核心,更重视高考成绩与校考成绩的结合,与往年自主招生大不同的是,这个招生计划没有任何灰色地带,凭成绩说话,复试也以成绩为主,避免找人找关系,对于所有考生来说更公平。

二:机遇

强基计划需要高考和校考的成绩相结合,而高考成绩为实际分数/750_100_85%进行计算,说实话,考680分最后的成绩是77.1分,考600分的同学最后成绩是68分,对于分数不高的同学,能与分数高的同学享有同样的机遇。

三:驱利

往年自主招生,更看重考生获得的奥赛证书,很多考生通过中介购买假证充当升学条件,伤害了更多考生的公平性,而强基计划虽然有奥赛证书是优势,但只作为破格录取的条件,还是以分数为主,如果分数高的同学招满,即使有奥赛证书也没有实际意义,而且还要求科协公示获证名单供录取大学查询,更加驱除了利益的诱惑。

四:教学

往年自主招生升学的考生和普通班的学生放在一个班级,共同学习,并没有体现出自主招生的优势。而今年强基计划招生的考生会编在同一个班级,每所大学都会派出最优质的资源亲自带这个班,确保考生在这个班级的学习质量,毕竟是为了祖国的未来付出更大的贡献,所以更重视教学环境和实际教学质量。

五、优先保研直博

强基计划就是为了国家培养更多专业人才,而不是千篇一律的选才,所以强基计划的考生优先保研直博,派出各大学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提供最优质的实验基地,确保这批学生能够为国家科研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强基计划有哪些弊端

1.时间紧张,太难了

根据各校的要求,报名时间大概在10-20天左右。虽然入围校考是按高考成绩排名,但是校考中有一部分分值是“综合档案”分,由此来看这个材料还是很重要的,一定不能忽视。校考时间在高考之后,大概是7月中旬,时间还是比较紧张的。

2.限报一所,太难了

从各校公布的招生简章来看,强基计划仅限报一所高校,但是部分高校可以报2个及以上的专业。这就意味着,家长在给孩子择校的时候要更为慎重,一方面要思考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另一方面要衡量孩子的成绩,避免滑档。

3.破格入围条件要求高,太难了

大部分高校都说破格要金牌或银牌,从这个情况来看,可以说国决银牌是“基本要求”。这也让竞赛党们有点尴尬,毕竟拿着金银牌的竞赛党基本都是奔着清北去的,到底要不要“退而求其次”很难抉择。

4.招生计划少,太难了

从目前已经公布的强基计划的招生人数来看,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均只招生30人,招生人数最多的中科大、南京大学和西安交大也不过招生210人!从入围比例来看,一般都要求1:3或1:4,清华、北大甚至达到1:5,可以预想,竞争肯定异常激烈。

强基计划试点高校有哪些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15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