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作文 >

高考作文素材共和国勋章素材积累及事迹

时间: 泽慧 高考作文

共和国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授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国家中做出巨大贡献、建立卓越功勋的杰出人士。下面是关于2025届高考作文素材共和国勋章素材积累及事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作文素材共和国勋章素材积累及事迹

2025届高考作文素材共和国勋章素材积累及事迹

人物一:王振义

【一生只完成一件事,那就是对病人负责】

2024年9月13日,党和国家公布“共和国勋章”荣誉称号获得者,王振义榜上有名。人生百岁之际,这位集大成于一身的医学泰斗却认为自己一生只完成了一件事,就是对病人负责。

1986年的一天,一名身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小女孩生命垂危。王振义通过仔细研判,建议她服用尚处于试验阶段的全反式维甲酸。面对他人的劝阻,王振义说:“我相信科学,我有信心!”7天后,奇迹发生了,女孩的症状明显好转,一个月后完全缓解。那一年,他陆续采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的23例患者病情完全缓解。他将相关成果写成论文发表,立即在世界范围引起轰动。多年来,王振义托学生捐款给汶川大地震伤员、每年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定期捐款、取出积蓄设立青年医师奖励基金……于利无求,于名,王振义也甘为人梯。1994年,王振义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仅一年后,他就主动将时任所长的位置让给年轻人。“让位给有能力的年轻人,我们的事业才能始终向上”。他四处奔波申请经费添置设备,建立重点实验室;派出学生赴法留学,与多所国外医学院建立合作,让人才培养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适用话题】科学家精神,淡泊名利

【运用示范】王振义院士以其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科学家精神,照亮了医学探索的征途,更以高风亮节诠释了何为真正的大家风范。

胸膺填壮志,荣华视流水。科研之路从无坦途,唯有不懈追求,方能抵达胜利的彼岸。当全反式维甲酸成为救治生命的奇迹,王振义院士非但没有将这一成果据为己有,反而无私分享,让科学的光芒普照更多角落。真正的科学家精神,不仅在于个人的辉煌成就,更在于能够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让科学的火炬代代相传。王振义院士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甘为人梯”的深刻内涵。他将荣誉视为激励,将责任扛在肩头,主动让贤于青年才俊,为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播撒希望的种子。

人物二:王永志

【壮着胆子,敲开钱学森的门】

18岁时,王永志以优异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其间被派往莫斯科继续学习。留学期间,因他所学的专业非常敏感,保密要求十分严格,上课不允许记笔记,脑袋记住多少算多少。王永志竭尽全力强化记忆力,力争多带回一点知识。留学回国后,王永志参与了我国自主研制的“东风二号”的发射过程,然而在试射前夕,却遇到了难题。当时,30岁的王永志壮着胆子敲开钱学森的大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被采纳。

1992年9月21日,王永志被正式任命为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作为工程的总设计师,王永志提出了从源头查找问题的“归零”制度,不带任何隐患上天,是“归零”的核心。在王永志的书柜里,摆放着好几摞旧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载着关于航天的各种记录。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人的脚步终于第一次迈进太空。“飞云直上八千丈,只手拨云观沧海”,这是王永志在神舟五号上天之前,送给航天员杨利伟的一句诗。当杨利伟从神舟五号返回舱安全走出来的时候,王永志内心一时百感交集,“把中国人送上天,这也是天遂人愿,最后的目标都达成了,无怨无悔”。

【适用话题】科学家精神,责任担当

【运用示范】科学家精神贵在不畏艰难、敢于突破。面对知识的严格保密要求,他凭借强大的意志力和记忆力,将知识内化于心,这不仅是对自我能力的极限挑战,更是对国家利益的高度负责。科学家精神贵在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作为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提出的“归零”制度,体现了对航天事业极致追求的态度。他深知,每一次的发射都承载着国家的重托,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飞云直上八千丈,只手拨云观沧海。”这是王永志对航天事业的豪情壮志,也是他对科学家的责任与担当的生动写照。他的故事,将激励更多的青年学子,以航天精神与科学家精神为指引,勇往直前,探索未知,为祖国的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物三:李振声

【农业之光,种业之魂】

2024年9月13日,我国农业领域杰出的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院士荣获“共和国勋章”称号。这一殊荣不仅是对李振声院士几十年如一日深耕农业科研的崇高致敬,更是国家对农业科技高度重视的鲜明体现。

从血气方刚的青年到白发苍苍的老人,93岁的李振声把自己的一生交付于小麦研究。1951年,李振声从山东农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从事牧草栽培工作。李振声想做遗传育种研究,却偏偏被分到了栽培组,与各种牧草打起了交道。

5年后,响应国家支援西北建设的号召,李振声被调往陕西杨陵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25岁的李振声到陕当年,当地小麦恰巧遭到了一种被称为“小麦癌症”的流行性病害,出现重大减产。看见不少农民在地头抱头痛哭,李振声的心被狠狠刺痛了。

1979年,李振声育成了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当时,年近半百的李振声收获了陕西农民给他的最高评价:“要吃面,种小偃!”

从1985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988年获陈嘉庚农业科学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2005年获首届“中华农业英才奖”,到2006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李振声始终保持着农民情怀,他曾说“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

【适用话题】科学家精神,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运用示范】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广袤的麦田之上,李振声院士以实践创新的犁铧,深耕着责任与担当的沃土,成为了农业之光,种业之魂。他的心中,始终装着农民的期盼,肩上扛着国家的重托。“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这份质朴的情怀比任何荣誉都更加珍贵。

当小麦培育遭遇瓶颈,李振声没有止步于已有的成就,而是带领团队深入田间地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实践出真知”的真理。他的身影,在黄淮海平原的广袤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足迹,也为中国的小麦生产翻开了新的篇章。岁月悠悠,李振声院士的求知欲却从未减退。他不断学习新知识,拥抱新技术,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学无止境”的道理。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科学家精神的璀璨光芒,也感受到了责任与担当的厚重力量。只有心怀家国,勇于实践,不断创新,才能在时代的洪流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人物四:黄宗德

【英勇战斗,以身许国】

初秋时节,93岁高龄的黄宗德,身着微微泛黄的旧军装,缓慢而坚定地走上天津警备区某干部休养所党课教育讲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是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作为新时代的革命军人,要继承好革命传统,苦练过硬本领,保卫好我们的祖国!”望着讲台下的官兵,黄宗德饱含深情地说。

黄宗德1931年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县(现荣成市),17岁时入伍投身革命,先后参加渡江战役、江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英雄,曾荣获“二级战斗英雄”、胜利功勋荣誉章,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被朝鲜授予“一级国旗勋章”。

1948年12月,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的白热化阶段,黄宗德义无反顾报名参加解放军,光荣地成为一名革命战士。那年他只有17岁。

投身革命不久,黄宗德迎来了他军旅生涯中的第一场大仗。1949年4月,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一次战斗中,黄宗德和战友组成冲锋队。密密麻麻的子弹在身边穿梭,爆炸声不绝于耳。“砰”的一声,一枚手榴弹在冲锋队员的身边爆炸。“当我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身负重伤,5个人牺牲了3个,还有1名战友的嘴里不停地往外吐血沫。”战友拼尽最后的力气睁开眼睛,望着黄宗德断断续续地说:“替我向家里人捎个信,也替我看看咱们的新中国……”带着战友的心愿,黄宗德一次次在战斗中冲锋陷阵,为解放事业贡献力量。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发起第三阶段反击作战,黄宗德所在连队奉命攻打上九井西山。冲锋号响起,身为班长的黄宗德带领战士们快速冲出屯兵洞,突入敌前沿阵地。20多分钟后,部队从正面炸毁12个敌暗堡,而此时战友死伤已过半,黄宗德悲痛万分,带领幸存的战士直扑敌阵,最终将顽抗之敌一一歼灭,完全控制了上九井西山的表面阵地。

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也让他患上严重的皮肤病、风湿病,至今仍有3块弹片留在体内无法取出。对此,黄宗德无怨无悔:“与那些牺牲的革命先辈和并肩战斗的战友相比,这又算得了什么!”

“烽火岁月虽已远去,但我经常会在梦里重回战场,与战友们重逢,他们还是那般年轻。在梦里,我多次向战友们描述着今天的中国……”几十年来,每每回忆起那些生死相依的战友,黄宗德都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感念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适用话题】爱国主义,智勇双全,不忘初心

【运用示范】保持一颗忠诚心,学习一种“时时讲”的精神,让“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代代相传。1986年离休以来,黄宗德坚持义务为部队、学校、工厂、党政机关、社区街道等单位,作弘扬革命传统的报告近百场。有人担心黄宗德年纪越来越大,这么“折腾”身体吃不消。对此,黄宗德总是微笑着回应:“正是因为我老了,所以更要争分夺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才不负曾经的那身军装,不负牺牲战友的嘱托。”1937年7月7日,中国人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卢沟桥上的一声枪声,不仅打破了北平的宁静,更激起中华民族空前深刻的民族觉醒和空前顽强的反抗意志,中国人民由此拉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严峻的现实一再告诫我们,天下虽安,忘战必危。面对历史,我们要时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时刻坚持将发展摆在第一位,坚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断增强自身综合国力,让国家更有实力、民族更有希望、人民更有信仰。

202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材料

王永志

王永志,男,汉族,中共党员,1932年11月生,2024年6月去世,辽宁昌图人,原总装备部921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主持我国多型号导弹研制、火箭研发和参与制定中国载人航天发展蓝图,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载人航天事业作出杰出贡献。荣获“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王振义

王振义,男,汉族,无党派人士,1924年11月生,江苏兴化人,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原所长,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是著名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成功实现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略,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为医学实践和理论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放弃申请药物专利,无私公开治疗方案,使更多患者受益。他多年来奋战在医学教育一线,培育了大批优秀医学人才。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李振声

李振声,男,汉族,中共党员,1931年2月生,山东淄博人,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是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和农业发展战略专家,系统研究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开辟了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他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提出并推动“渤海粮仓”项目建设,为促进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黄宗德

黄宗德,男,汉族,中共党员,1931年8月生,山东荣成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原52824部队副师职顾问。17岁入伍投身革命,先后参加渡江战役、江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在多场战役战斗中冲锋在前、屡立战功,为保家卫国浴血奋战,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英雄。荣获“二级战斗英雄”、胜利功勋荣誉章,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被朝鲜授予“一级国旗勋章”。

王小谟

王小谟,男,汉族,中共党员,1938年11月生,2023年3月去世,上海市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我国著名雷达专家和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主持研制中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等世界先进雷达和中国第一代机载预警系统,为我国雷达和预警机事业的创新与发展并步入国际先进行列作出突出贡献。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等。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男,塔吉克族,中共党员,1952年5月生,新疆塔什库尔干人,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原护边员。在帕米尔高原上,巴依卡一家三代70年守卫边境,在生命禁区为官兵指向带路。自1972年跟随父亲为边防官兵当向导开始,37年间,他巡逻700余次,行程3万多公里,一次次帮助边防官兵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是官兵眼中的“活地图”。儿子拉齐尼接续守边,为解救落入冰窟的儿童不幸英勇牺牲。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称号。

田华

田华,女,汉族,中共党员,1928年8月生,河北唐县人,原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一级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曾成功塑造《白毛女》中喜儿、《党的女儿》中李玉梅、《法庭内外》中尚勤等经典银幕形象,为中国电影塑造了一批有民族品质的新东方女性形象,离休后积极参加慈善公益活动,是广为人民群众熟知和喜爱的老一辈艺术家。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和金鸡百花奖表演“终身成就奖”、“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国道德模范”等称号。

许振超

许振超,男,汉族,中共党员,1950年1月生,山东荣成人,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高级技师,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是践行“工匠精神”的优秀代表,先后9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创造了“振超效率”。他带领团队开展科技攻关,首次实施集装箱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改造,大幅节约生产成本。在他的带动影响下,一大批先进典型脱颖而出。荣获“改革先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张卓元

张卓元,男,汉族,中共党员,1933年7月生,广东梅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他长期从事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与规律,在价格改革、建设现代市场体系、重塑政府与市场关系、企业改革与治理现代化等诸多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提出许多颇具建设性意义的主张。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等。

张晋藩

张晋藩,男,汉族,中共党员,1930年7月生,山东龙口人,中国政法大学原副校长,法律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是我国著名法学家和法学教育家,新中国中国法制史学科的主要创建者和杰出代表,研究成果奠定了中国法制史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结构范式。他忠诚和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是新中国首批法学博士生导师,至今已培养博士生百余人。

张燮林

张燮林,男,汉族,中共党员,1940年7月生,江苏镇江人,国家体育总局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原副主任,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是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和教练员,曾代表中国队获得第二十七届世乒赛男团冠军,首次为中国队夺得男双、混双世界冠军。在他的指导下,中国乒乓球女队共取得10届世乒赛女团冠军,一大批世界冠军脱颖而出,为我国体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荣获国际乒联优秀教练员特别荣誉奖、国际乒联杰出贡献奖等。

赵忠贤

赵忠贤,男,汉族,中共党员,1941年1月生,辽宁新民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八、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是我国高温超导研究主要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潜心致研,为高温超导研究在中国扎根并跻身国际前列作出突出贡献,在国际超导界享有盛誉。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

黄大年

黄大年,男,汉族,中共党员,1958年8月生,2017年1月去世,广西南宁人,曾任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首任部长,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是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我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归国科研人员的杰出代表,为中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他热爱教育事业,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

路生梅

路生梅,女,汉族,中共党员,1944年1月生,北京市人,陕西省佳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主任医师。她响应党的号召,来到西北革命老区的基层医院,始终坚定“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信念,坚守为贫困地区人民服务50年的承诺。她推广新法接生、科学育儿、儿童计划免疫,大幅降低当地婴儿死亡率,累计接诊患者超过15万人次。退休后,坚持定期义诊、治病救人。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称号。

2024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都有谁?

1.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王振义、李振声、黄宗德

王永志: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等,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王振义:内科血液学专家,医学家,医学教育家,在医学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

李振声: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为我国粮食增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黄宗德:中国人民解放军原52824部队副师职顾问,曾参加渡江战役、江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等,屡立战功。

2. “友谊勋章”获得者:迪尔玛·罗塞芙(女,巴西)

3. 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王小谟、赵忠贤

“人民卫士”国家荣誉称号: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塔吉克族)

“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田华(女)

“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许振超

“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张晋藩、黄大年

“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路生梅(女)

“经济研究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张卓元

“体育工作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张燮林

2024年名言金句高考作文素材

1.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3.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刘禹锡

4.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文天祥

5.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罗贯中

6. 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黄宗羲

7.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8.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毛泽东

9.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 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

——郁达夫

10.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

11.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12.在全人类中,凡是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 ——[德]贝多芬

13.朴素为英雄之本色。——[英]麦考莱

14.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全力以赴,自始至终,心无旁骛的人。 ——[法]波德莱尔

15.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 便是注视世界的真面目,并且爱世界。——[法]罗曼·罗兰

16.以思想和力量来胜过别人的人, 我并不称他们为英雄, 只有以心灵使自己更伟大的

门,我才称为英雄。——[法]罗曼·罗兰

17.所谓英雄不是指那些为个别生活目的,为取得成就而进行斗争的人,而是指那些为

本,为生活本身进行斗争的人。——[奥地利]茨威格

18.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的事。——[捷克]伏契克

155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