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公职考试 > 公选领导 > 公共基础知识 > 管理知识 >

管理知识中人尽其用才是关键

时间: 未知2 管理知识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与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各领域都普遍感到人才紧缺。但另一方面却又有许多学有所长的人才得不到施展才华的空间。

  我国汽车工业研发人才的境遇就给人颇多启发。

  自1953年开始中国建立了自己的汽车工业,但半个世纪以来却没有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汽车品牌。近些年来国内汽车工业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都是与国外汽车公司合资,贴用的是外国的汽车品牌。

  我们自己培养的汽车研发人才不在少数,但在几大汽车集团却难有用武之地,因为生产别人的品牌我们没有话语权。

  然而近年来在我们自己土地上诞生的、名不见经传的一些企业却吸引这些人才,从无到有地研发出了自己的汽车品牌并且实现了出口。事实上,像奇瑞、吉利这类企业的规模和实力远远难以与一汽、二汽集团相比。可是这些人才从难以有所作为到大有作为,不正说明我们不是没有人才,而是他们此前没有得到可以体现自我价值的环境。

  老子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就是说,在好的领导眼里,世界上没有无用之物,只有放错了地方的东西。我们现在提倡循环经济,正印证了这个观点,例如钢铁行业的废弃物,可以当成水泥行业的原材料使用。天下也没有无用之才,只有放错了位置的人才。上述汽车行业研发人才的经历不正是一个例证吗?

  现在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一方面需要借鉴吸收国际上的丰富经验,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同时在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可以汲取祖先许多发人深思的识才用才方面的用人之道,从中得到更深启发,而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独特优势。

  中国历史上这类事例多得不可胜数,这里仅以楚汉之争为例,使我们从古人用人之道中感悟到其中的现实意义。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楚汉之争,最后以项羽惨败,刘邦全胜并建立汉王朝而告终。决定楚汉之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是项羽和刘邦不同的人才观和他们的用人之道。

  “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有一范增而不能用”(《史记·高祖本纪》)。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一世枭雄,最后竟落得自刎乌江的悲惨下场。

  而刘邦在谈到他能“得天下”的根本原因时说,在战略部署、战略指挥上我比不上张子房张良(“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在后勤管理、保证供给方面,我比不上萧何(“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在“横扫千军如卷席”的作战能力上,我比不上韩信(“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

  这体现了刘邦的为人正如老子所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德经·第三十三章》)。他清楚地了解别人之所长,所以他是聪明人;他又清醒地知道自己之所短,所以他又是明白人。

  接着刘邦讲了他所以得胜的根本原因:“此三子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得天下也”(引文同前)。他首先肯定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间豪杰,关键在于“吾能用之”,这正说明刘邦在识才用才方面比项羽更胜一筹。刘邦敢于并善于启用比自己在某些方面更高明的人才为其所用,在今天全国上下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背景下,确实令人深思。

  “帅才”与“将才”谁更高明?

  现在高学历者在各行业的比重正在不断增加,这给各级领导带来了新的考验。当你所领导的部下在学历上或其他能力上比自己更强时,作为领导,是为其创造更有利的工作条件使之能更好施展才华,还是有意无意地设置障碍,以减轻部下对自己形成的挑战或压力?

  在领导与被领导谁更高明的问题上,主要是看你怎样去衡量。刘邦和韩信有一段对话,也给人以启发。

  刘邦有一次问韩信,像我这样的人你看能带领多少士兵?韩信回答:超不过十万人。刘邦又问:那你呢?韩信说:多多益善。刘邦笑了:你能多多益善,那怎么还是被我抓了呢?韩信说:你不善领兵卒,却善于领导将士,这就是我韩信为你所抓的原因(《史记·淮阴侯列传》)。

  这里韩信提出了关于“善将兵”的“将才”和“善将将”的“帅才”的概念。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个“人杰”都属将才,正是在刘邦这位帅才的领导下,才能各显其能而使得刘邦得天下。要是将才没有帅才的领导,他们也发挥不了最大作用,所以将才的业绩归根到底还离不开帅才的英明领导。

  当然要是你有了能人而不会用,只会从消极方面去处理,那么当不了“帅才”,领导不了“将才”的人,在优胜劣汰的客观规律下,就只能“让贤”由别的帅才取而代之了。

  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韩信提到的有关百里奚的境遇也是意味深长的。

  “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则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同样是百里奚这个人,他在春秋时的小国虞国时,虞国灭亡了,而到了秦国,正值秦穆公当政,他辅佐穆公完成霸业,秦穆公成了春秋五霸之一。

  为什么同一个百里奚,在不同处境下其业绩有如此强烈的反差?这不是由于他本人在虞国时愚蠢,而到了秦国变成了智者,关键在于“用与不用,听与不听”。

  像百里奚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屡见不鲜。我们不是也常听到或看到,某一个人在这个单位是条“虫”,而到了另一个单位却成了“龙”的事例吗?究其原因,不同样也是“用与不用,听与不听”吗?

  由此可见,我们不是没有人才,更重要的是一个群体、一个组织,其领导者到底有没有识才用才的眼力、智慧、胆略和胸怀。现在,当我们正在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时,两千多年前祖先留下的“用与不用,听与不听”这八个大字的遗训,对我们识才用才仍有着画龙点睛的鲜明现实意义.

54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