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管理常识知识
公共基础管理常识知识:
2、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3、鳄鱼法则: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4、鲇鱼效应: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这是何故呢?原来鲇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当一个组织的工作达到较稳定的状态时,常常意味着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降低,“一团和气”的集体不一定是一个高效率的集体,这时候“鲶鱼效应”将起到很好的“医疗”作用。一个组织中,如果始终有一位“鲶鱼式”的人物,无疑会激活员工队伍,提高工作业绩。
5、羊群效应: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所谓的“羊群效应”也称“从众心理”。是指管理学上一些企业的市场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羊群效应”是由个人理性行为导致的集体的非理性行为的一种非线性机制。
6、手表定律:手表定律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使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手表定律在企业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者个人无所适从。
7、刺猬法则: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刺猬法则主要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8、二八定律: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巴莱多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社会约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20%的社会财富。
9、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等众多领域。其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段教导: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马太效应”与“平衡之道”相悖,与“二八定则”有相类之处,是十分重要的自然法则。
10、鸟笼逻辑: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11、木桶理论: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
12、晕轮效应: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在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比如有的老年人对青年人的个别缺点,或衣着打扮、生活习惯看不顺眼,就认为他们一定没出息;有的青年人由于倾慕朋友的某一可爱之处,就会把他看得处处可爱,真所谓“一俊遮百丑”。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臆测,其错误在于:第一,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以点代面;第二,它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第三,它说好就全都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总之,晕轮效应是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的认知障碍,我们在交往中要尽量地避免和克服晕轮效应的副作用。
公共基础管理常识知识:行政组织
行政组织是指国家为了履行行政职能而依法建立的有职位设置、人员配备和制度规范的机构实体。
在我国,行政组织就是国家行政机关。包括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
行政组织作为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的特点有:政治性、系统性、服务性、法制性、权威性。
行政组织的类型
行政组织按照其权力特点、管理范围、工作性质、职能和作用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1.领导机关
领导机关是指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行政首脑机关,是各级政府决策和指挥中心,主要任务是对辖区内的行政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在我国,领导机关即指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首脑机关。
2.职能机关
职能机关是指在行政领导机关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和管理某一方面行政事务的机关。这些机关是根据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需要,按法定程序经过批准而成立的,是政府 的组成部分,如农业、交通、教育、民政等部门。职能机关对上必须贯彻执行领导机关的决定和指示,对下要领导和指导下级政府相应行政部门的工作。
3.办事机关
办事机关是直接受领导机关领导,并直接为领导机关辅助和服务的办事机构,如各级政府办公厅(室)。其主要任务是协助领导机关的行政首长办理专门事项,或处理本级行政机关的综合性事务。
4.参谋咨询机关
参谋咨询机关是设于政府中以参谋咨询为主要职能的辅助机关。其主要任务是调查研究.了解情况,为领导机关出谋划策或完成行政首长交办的其他工作。
5.直属机关
直属机关是在一级政府中设立的主管某些专门业务的行政机构。这些专门业务不便划归于其他职能部门管理,但根据工作的需要,又有必要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因此设立直属机构承担管理任务。直属机构法律地位略低于职能部委或厅局,一般为副部级或副厅级.
6.派出机关
派出机关是指一级政府根据政务管理的需要,按法律规定或经上级批准,在下级或外地派驻的代表机关,它不是一级单独的国家行政机关。其主要任务是检查、督促下级行政机关贯彻执行上级行政机关的法规、政策和指示,或完成上级行政机关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行政组织的结构
行政组织的结构是指行政组织各层级和各部门间所建立的一种关系模式。它主要表现为行政组织的层级结构和部门结构,以及层级结构与部门结构的关系。层级结构和部门结构也可称为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
1.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
行 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即层级结构,是指政府上下级之间和政府各部门内部上下级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其实就是由高低不等的管理层次组成的等 级权责体系。体系内的责任、权力同管理层次的高低成正比例关系,行政组织的管理层次越高,其承担的责任和拥有的权力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所以,它所解决 的是行政组织的纵向分工问题。我国目前的行政组织自上而下分为国务院、省、县、乡四个基本层次,有的省和自治区实行市管县的体制,在省与县之间还有市,这 就成了五个层次。每一级政府行政组织内部又分为若干管理层次。如省级行政组织内部分为省级、厅(局)级、处级、科级等。
2.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
行 政组织的横向结构是指行政组织的横向分工模式。同级政府之间或一级政府各部门之间构成具有分工与合作要求的平行关系,这种关系的组合方式即为行政组织的横 向结构。它所解决的是行政组织的横向分工问题。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一般从工作性质和业务内容上来划分和设置。横向结构的特点是专业分工明确,事权统一, 职责范围清楚。
3.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
管理层次是指行政组织纵向结构中的等级层次,如省、市、县;厅、处、科等。
管理幅度是指一个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直接领导的下级单位或人员的数目。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在行政组织结构中成反比例关系,即在行政组织规模确定的前提下.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次越少;管理幅度越小,则管理层次越多,即:组织规模:管理层次×管理幅度。
我们把层次多、幅度小的行政组织称为尖型结构,其特点是权力集中、控制有力、便于政令统一.但不利于调动下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把层次少、幅度大的行政组 织称为扁形结构.其特点是分权较多、控制较弱,下属自主权较大,但容易出现无政府主义。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根据工作需要来设置行政组织结构。
行政组织设置的原则
按照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的要求,行政组织设置须遵循下列原则:
1.职能目标原赠
行政组织的设置.应以国家行政职能为根本依据。总的指导思想是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建立相应的行政组织,以承担对社会公共事业实施有效管理的责任。当社会环境及行政管理的任务发生变化时,行政组织机构也要根据职能目标原则作相应的调整。
2.精干合理原赠
行政组织建设要达到精干、统一、高效的目的,必须遵循精干合理原则。一是机构、层次、部门、编制必须严格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对重叠和多余的机构、层次、部门、人员一律予以合并、撤销;二是随着行政工作的发展,应把某些事务交还给企事业单位自行处理;三是建立和健全各种工作制度,运用科学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3.整体效能原则
行政组织作为一个系统.必须按整体效能原则组建各部门机构,做到结构紧凑、职责分明、运转自如、指挥方便,成为一个完整而严密的有机整体。每个职能部门都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大局,不能自行其是。
4.权责相称原赠
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有:一是要分工明确,使行政机关内每项工作均有人负责,各司其职,并授予相应的权力;二是要权责相称;三是要赏罚严明,以激励下属在其职权范围内尽心尽力。
5.依法设置原则
行政组织的设置必须以法律为依据,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只有依法设置的行政机构才具有权威性,才能使它的行政行为具有效力。依法设置原则的基本要求有:一是必须遵循法律的规定设置行政机构;二是行政机构的增设或变更要符合法定程序;三是必须依法审定并坚决执行行政编制。
6.动态适应原则
动态适应原则要求必须根据行政职能的变化.对行政组织作相应的调整.以便使之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一套精干高效的行政机构必然是合法性与动态适应性的统一。
公共基础管理常识知识:管理的职能
管理职能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基本活动及其功能。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认为,管理的基本职能主要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五职能说”。
(1)计划职能:管理活动中的预先筹划和安排。特点:预先性、预测性、评价性、选择性、调整性。
属于决策性职能,目标管理是进行计划工作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2)组织职能:管理者按照组织的特点和原则,通过组织设计,构建有效的组织结构,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并使之有效运行,以实现目标的活动。特点:合理性、有序性、规范性。
(3)领导职能:管理者按照组织目标和任务,运用管理权力,主导和影响被管理者,使之为了组织目标的实现而贡献力量和积极行动的活动。特点:权威性、主导性、决断性、公正性、协调性、规范性(公共道德)。
属于执行性职能。
(4)控制职能:管理者按照组织目标和计划的要求,对组织运行状况进行检查、监督和调节的活动。步骤:实施标准的确定、实际状况和偏差的测定、纠偏措施与对策的制定和实施。
属于保证性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