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点复习
一、英国革命
(l)历史背景:英国斯图亚特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剧了阶级矛盾,人民群众怨声载道,农民起义时常发生。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索。
(2)过程:
①1640年,查理一世为了筹措军费镇压起义,被迫召集长期关闭的议会。在新议会里,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反对派,他们在人民群众支持下,利用议会和国王斗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了。
②在国王挑起内战后,议会主要是依靠农民组成的“新模范军”,在克伦威尔的指挥下,击溃了王军。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英国宣布为共和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了政权。
③共和国成立后,克伦威尔独揽大权。他不顾人民死活,甚至镇压人民暴动,后来解散议会,就任“护国主”。他死后,农民暴动渐趋高涨,军队混乱。为对付危机,保住自己的利益,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阴谋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妥协。166。年,查理二世被迎立为国王,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④复辟的封建王朝,逐渐推行反动政策,并实行血腥报复。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无法容忍复辟王朝的倒行逆施。但是,他们此时已脱离人民、害怕人民,而自己又没有足够的力量,只好再次同封建势力妥协,并借助于外来势力(荷兰),以宫廷政变的方式,于1688年推翻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
⑤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3)《权利法案》的内容。
《权利法案》是英国政治史上的重要文件之一。它规定,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干涉,议员有在议会活动的自由等等。《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英国的统治地位。这次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摧毁了封建制度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它还揭开欧洲和美洲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具有世界意义,因此通常以它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二、美国独立
1.独立战争的背景。
(l)美利坚民族与英国矛盾尖锐化。从1607年到1733年,英国从土着居民印第安人手中侵占了北美大西洋沿岸的富饶地区,先后建立13个殖民地。从18世纪60年代起,北美人民奋起反抗英国的殖民压迫。他们采取的行动有:反对英国税收官吏;到处抵制英国货物;在各地建立反英组织,如“自由之子”和“通讯委员会”等;开始训练民兵,储备武器,准备武装斗争。
(2)波士顿倾茶事件。1773年,英国把一批茶叶运到北美倾销,一批运茶船停在波士顿港口。12月中旬,50名波士顿人化装上茶船,把300多箱茶叶倒入海里。这就是着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它标志着北美人民的反英斗争进人了新阶段。
2.独立战争。
(1)来克星顿枪声。北美殖民地的代表于1774年9月在费城召开了第一届“大陆会议”。会议一方面呼吁英王停止对北美人民的压制,一方面决定断绝同英国的经济来往。大会还决定,如果英国拒绝它的呼吁,将再次集会,决定对策。
1775年春,驻防波士顿的英军司令注视波士顿一带的民兵动向,当地民兵对英军的动静也保持着高度的警惕。4月18日晚,英军司令派出一队英军约800人,悄悄向波士顿西北郊出发,准备偷袭来克星顿和康科德两地的民兵的秘密火药库。英军一出发,负责侦察英军行动的民兵立即上马向沿途民兵报信。民兵迅速集合应变。第二天拂晓,英军在来克星顿同民兵遭遇,从那里响起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英军破坏了那一带的民兵的火药库,但是在归途中遭到民兵的猛击,死伤200多人,狼狈逃窜。
来克星顿的战斗消息飞快传开,革命火焰遍地燃烧起来。几星期内,北美殖民地政权转到起义者手里。各地人民纷纷拿起武器,加人民兵,’短期内汇集到波士顿的就有2万人。
(2)乔治•华盛顿。在武装冲突己经开始的情况下,各殖民地的代表在费城举行第二届“大陆会议”。会议下令招募军队,向外国购买军火;决定把汇集在波士顿的民兵整编为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3)《独立宣言》。1776年初,北美各殖民地相继为激进的爱国者所控制,要求完全脱离英国而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任命杰斐逊、富兰克林等负责起草宣言,宣布北美殖民地独立。1776年7月4日,发布了由资产阶级民主派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这一天后来被定为美国国庆日。
(4)独立战争的胜利。战争开始,英国军队打了几次胜仗,气势汹汹。1776年夏,他们侵占纽约;1777年9月又侵占美国政治中心、“大陆会议”所在地费城。
但是就在费城陷落以后的一个月,大陆军在哈得孙河流域的萨拉托加同北部各地赶来的民兵相配合,南北夹攻,迫使英国5000人投降,取得了萨拉托加战役的大捷。这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美国人民增强了必胜的信念,同时赢得了法国、荷兰等国的军事援助。从1778年起,战争中心移到南部。当地民兵同军队配合,成功地运用游击战,多次打败英军。1781年,美、法联军1.6万人把英军围困在弗吉尼亚的约克镇。法国海军截断了英军的海上退路。10月19日,约克镇的英军司令率领6000英军向华盛顿投降,美国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1783年,英美在巴黎签订和约,英国承认美利坚合众国独立。美国人民通过战争,打碎了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独立,同时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因此美国独立战争既是民族独立运动,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3.美国联邦政府的成立。
(1)1787年美国宪法。独立后的美国,面临着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华盛顿等看到,要克服面临的困难,必须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为达到此目的,决定召开制订宪法的会议。会上有大州与小州、北方资产阶级与南方种植园主之间的权力之争,但是他们总的目标一致,很快达成妥协,制订了1787年美国宪法。
(2)联邦政府的成立。1787年美国宪法制订以后,按宪法规定,提交13州讨论批准,得到2/3州的批准就可生效。它先后得到各州的批准。1789年1月,根据宪法规定举行大选,华盛顿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同年4月,华盛顿在纽约宣誓就职,组成联邦政府。
三、法国大革命
1.攻占巴士底狱。
1789年7月14日,起义者冲向巴士底狱,经过浴血战斗,一举冲破了这座一向用来囚禁政治犯的堡垒。人民群众揭开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取得革命的首次胜利。
2.《****宣言》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在农民起义浪潮席卷全国的形势下,资产阶级政权感到惊恐。为了安抚农民,制宪会议在8月初作出决定,取消农民的摇役和其他一些封建义务,取消向教会交纳的什一税。但是,它没有废除封建地租,也没有解决农民迫切要求的土地问题。不久,制宪会议又通过了《****宣言》。宣言宣称:人是生而自由的,并且在权利上是平等的;法律是人民普遍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宗教自由和言论自由在“公共秩序”和“法律”范围内受到保护;同时又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宣言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特权的要求,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3.革命战争的爆发和王位倾复。
(1)1792年8月起义。1792年7月,普奥联军十四五万人分三路发动进攻,很快突入法国国境。法国宣布“祖国在危险中”,凡是能拿起武器和参加过国民自卫军的人都动员起来,组成义勇军保卫祖国。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代表人物马拉、罗伯斯庇尔和丹东等,在巴黎人民中间展开宣传和组织工作,揭露宫廷的叛国行为。巴黎人民要求废除国王,于8月9日夜间起义。起义者冲向王宫,同军队战斗,8月10日攻占王宫。国王和他的家属不久被囚禁,国王的权力暂时终止。人民群众一举****君主政体,有力地推进了革命。
(2)瓦尔密大捷和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刚刚****王位的法国人民,斗志昂扬,义勇军一队队开上前线。9月20日,法国武装力量在凡尔登附近的瓦尔密高地,两次打退普鲁士军队的进攻,迫使他们后退。几天以后,外国干涉军被赶出法国领土。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瓦尔密大捷。瓦尔密胜利的第二天,即1792年9月21日,由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开幕了。在国民公会的75。名代表中,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吉伦特派约200名,构成国民公会的右派;左派的代表约100名,他们就是历史上通称的雅各宾派。其余的多数代表是中间派,开头支持吉伦特派。吉伦特派掌握了行政权力。国民公会在开幕的当天夜间,就通过了废除君主制的议案,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历史上称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3)吉伦特派统治和雅各宾派专政。
在雅各宾派的鼓动和组织下,巴黎人民在1793年5月底至6月初发动第三次起义,****了吉伦特派,再一次挽救和推动了革命。巴黎人民的第三次起义把资产阶级民主派雅各宾派推到了统治地位。雅各宾派专政时期,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达到高潮。
雅各宾派因内部分裂而削弱了,右派残余势力乘机纠合国民公会中反对罗伯斯庇尔的势力,在1794年7月27日(共和历热月9日)发动热月政变。第二天,罗伯斯庇尔被推上断头台。雅各宾派专政被颠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过去了。热月党人开始统治法国。
4.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的、最彻底的一次革命。这次革命不仅扫荡了法国的封建势力,而且动摇了欧洲大陆许多国家的封建制度的基础,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5.法兰西第一帝国。
(1)雾月政变。
“热月党人”代表大资产阶级、银行家和城乡新兴有产者阶层,要求建立资本主义的正常秩序。他们一方面清除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和激进措施,另一方面又维护了共和政体,保留了雅各宾派的土地政策,在一定范围内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1795年10月,国民公会结束,督政府成立。在督政府统治期间,法国内部动荡不安,但是对外战争屡获胜利。在对外战争中,拿破仑•波拿巴(1769一1821)于1797年打败奥地利,声誉大增,在众多将领中日益占有突出的地位。1798年,法国政府为了切断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利益,决定进攻埃及。5月间,拿破仑率领一支大军,由庞大舰队载运,从土伦军港出发,7月间侵占埃及亚历山大军港,不久侵占开罗和上下埃及。
就在拿破仑侵犯埃及期间,督政府在国内外都遭遇了严重危机:保王党人又在法国一些地方掀起暴乱。在国外,英、俄、奥等国结成第二次反法同盟,它们的军队从南北迫近法境。拿破仑在埃及了解到法国处境,认为夺取政权的时机到了,离开侵埃法军,冒险回国。法国资产阶级正想依靠军人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拿破仑一到巴黎就勾结资产阶级政客,并且得到军人的支持和银行家的资助,终于在1799年11月9日和10日(即共和历雾月18、19日)发动政变,****督政府,夺取了政权二
(2)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兴亡。
雾月政变以后,拿破仑大权独揽。他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而在政治上又是一位野心家。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权力,1804年他把法兰西共和国改为法兰西帝国―历史上称为法兰西第一帝国,自己成为帝国皇帝。
1803年以后,对外战争连续不断,英、俄、奥、普是法国的主要对手。拿破仑指挥下的法军一再取胜,多次打垮“反法同盟”,防止了波旁王朝在法国复辟。而且法军所到之处,赶走贵族,取消封建义务,大人削弱了当地的封建势力,客观上起了进步作用。但是,法国在欧洲吞并了许多领土,还组成了几个附庸国,拿破仑还把自己的亲属派去当国王。这样,法国的对外战争已经从革命战争变成了侵略战争。1807年,法军侵人西班牙和葡萄牙,引起了当地人民的顽强反抗。1812年,拿破仑怀着称霸欧洲的野心,率领50万大军远征俄国,失败而归。1813年,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结合起来组成新的反法同盟。10月,在德意志境内的来比锡发生了一次决战,法军失败。1814年,欧洲联军进人巴黎,拿破仑被流亡到意大利西海上的厄尔巴岛。但是1815年3月初,拿破仑又在法国南部登陆,集合旧部,打回巴黎,重作皇帝。6月中,在布鲁塞尔附近的滑铁卢战场,法军再败。拿破仑被流放到大西洋上的圣海伦岛。法兰西第一帝国覆亡了,波旁王朝在法国复辟,直到1830年“七月革命”时被再次****。
四、德意志帝国的形成
从中世纪起,德国一直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大大小小的封建诸侯和教会势力各自为政,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虽然1815年根据维也纳会议的规定,成立了由34个邦国和4个自由市组成的“德意志邦联”。但是,邦联并没有组成统一的中央政府,只有一个由各邦君主代表组成的没有实权的邦联会议,各个大小邦国都有独立的主权。因此,德意志尚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一个含混的地理和民族概念。政治上的四分五裂阻碍了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和经济落后导致的社会危机要求废除封建制度,进行社会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现国家统一。
在德意志诸邦中,势力和影响最大的是普鲁士。在19世纪上半期以普鲁士改革为代表的德意志改革运动,深刻地改变了德意志特别是普鲁士的面貌,它在德国现代化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农奴制开始崩溃,地主转而采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通过这次改革,德意志开始了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程,迈出了现代化的第一步。1834年,在普鲁士的领导下,成立了德意志关税同盟,使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各种封建关卡藩篱被取消,统一的全国市场逐步形成,各阶层的民族意识也不断增强。它是德国走向经济和政治统一的重要一步,不仅促进了19世纪上半期德国工业的发展,引起了工业中的真正革命,而且也为政治统一打下了基础。
1862年,稗斯麦出任普鲁士王国首相。他认识到德国的统一势不可挡,为了维护和满足资产阶级化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制定了普鲁士统一德国的“铁血政策”。1860年普鲁士开始军事改革,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使稗斯麦能够依靠这支军队,抓住有利时机,采取灵活的外交策略,先后发动1864年的对丹麦战争、1866年的对奥战争、1870一1871年的普法战争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国统一。
德国统一把德国历史推上了一个新的重大转折阶段。稗斯麦针对阻碍德意志统一的国内外敌对势力而采取的武力统一德国的“铁血政策”,是具有革命意义的暴力,成功地“实行了一个自上而下的革命”。德国统一消除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一个独立自主的德意志民族国家最终形成。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通过立法,统一了各邦的经济制度,形成了广阔的国内市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空前迅速地发展起来,许多大机器工业部门相继建立,并有突出的发展。但由于德国统一是通过普鲁士领导的王朝战争道路完成的,统一后的德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继承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成为富于侵略性的国家。
五、欧美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发明机器的人大都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
早在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使织布速度加快,棉纱供不应求。这引起纺织工业各环节的连锁反应。
1765年,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创制了手摇“珍妮纺纱机”,同时可纺16至18根纱,但是纺出的纱细而易断。
四年以后,钟表匠阿克莱特制成水力纺纱机,纺出的纱结实,但是较粗。1771年,他还在曼彻斯特建立了第一个用水力发动的棉纺厂。
后来,工人克隆普顿吸取了两种纺纱机的优点,发明了“骡机”。它同时转动三四百纱锭,纺纱又细又结实。
1785年,卡特莱特又发明了水力织布机,提高织布效率40倍,随即出现了大规模的织布厂。
詹姆士•瓦特(1736一1819)制成了改良蒸汽机。1785年,这种蒸汽机用来发动纺织机。其他工业部门也随着广泛采用蒸汽机发动机器,人类自此进人“蒸汽时代”。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造成了第一艘汽船。1814年,美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他们对近代交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法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
六、日本明治维新
****幕府统治后建立起来的明治政府,从19世纪60年代末起,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措施,来巩固以天皇为首的新政权,发展资本主义,摆脱外来压迫,建立独立自主的近代化国家,历史上称为“明治维新”(明治是天皇睦仁的年号)。它的主要内容有:
(1)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明治政府为了巩固中央政权,清除国内的封建割据势力,逐步取消了藩主(大名)对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使他们成为中央任命的藩知事。1871年又废藩置县,将全国分为3府72县,旧藩主集中到东京居住,彻底打破了藩界,完全剥夺了大名和武士对地方的统治权,使日本成为一个政治上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2)发展工商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实行义务教育:明治政府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废除了国内的重要关卡、行会制度,修铁路,兴办邮局,发展通讯,整顿统一币制,开办工厂,扶植私人企业,设置通商司,奖励贸易,大量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并实行义务教育。
(3)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明治政府废除了买卖土地的禁令,确定了土地私有权,使新兴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在法律上得到了确认。但占农村人口绝大多数的无地和少地农民仍然得不到土地,生活没有保障。农民暴动和起义仍不断爆发。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收回了国家权益,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的强国,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武士出身的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等人形成了新官僚集团,掌握了领导权,他们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七、十月革命
1917年俄历2月27日(公历3月12日),俄国人民发动了革命,废黝了尼古拉二世,****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
二月革命后,俄国形成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4月,列宁从国外回到彼得格勒,在《四月提纲》中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制定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路线、方针和具体计划,指明俄国革命发展的道路。
1917年7月,首都革命人民反对临时政府的示威遭到镇压,政权完全落人资产阶级手中,革命和平发展的短暂时机已经过去。7月26日至8月23日举行的布尔什维克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准备武装起义的决议,随即加紧进行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
当布尔什维克党准备武装起义的机密泄露之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便加紧纠集******力量,镇压革命。1917年10月24日(公历11月6日),临时政府封闭了布尔什维克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报》,同时派兵进攻党中央所在地斯莫尔尼宫。在这紧急时刻,根据列宁的提议,党中央作了提前举行起义的决策。当天晚上,列宁到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整个晚上到第二天早晨,20万赤卫队员和革命士兵占领了彼得格勒的主要战略地点和政府机关。
10月25日(公历n月7日)上午,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了《告俄国公民书》,宣告临时政府已被****,政权转归苏维埃。临时政府首脑乘美国使馆汽车逃出首都;其他政府部长在冬宫顽抗。晚9点多,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开炮,发出进攻信号,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向冬宫发起最后的冲击。深夜,冬官被攻下,临时政府人员全部被擒。彼得堡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
1917年11月7日(此后月日用公历)夜,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选举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人民委员会主席。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了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人类社会从此开始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从这个意义上说,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战线,在一个资本主义大国****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成为现实。这一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促进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高涨。其次,十月革命还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后方,动摇了帝国主义殖民制度,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革命斗争。第三,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胜利,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广泛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总之,十月革命在世界人民面前开辟了一条消灭剥削压迫、实现社会主义的大道。
八、帝国主义战争与民族独立运动
进人20世纪,世界历史开始了新时代。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世界经济最终形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帝国主义在经济上瓜分世界的同时,展开了瓜分世界领土的激烈斗争,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帝国主义国家开始结成不同的军事集团,把争霸的局部战争演进成世界大战。世界大战也使帝国主义的政治统治产生了危机,对民族独立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形成了以德奥意为一方的“三国同盟”和英法俄为另一方的“协约国集团”对立的局面。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终于点燃了欧洲的火药库。随后,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正式宣战,德国对俄、法宣战,英国对德国宣战,至8月6日奥匈帝国正式向俄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这场世界大战共有三条主要战线:西线是英、法对德国战场;东线是俄国对德国和奥匈帝国战场;南线是奥匈帝国对俄国与塞尔维亚战场。
1918年11月11日,德国与协约国在贡比涅森林签订了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历时4年零3个月。这场战争的范围从欧洲扩展到亚洲、非洲和美洲,席卷38个国家和地区,涉及人口超过15亿,占当时全球人口的3/4,交战双方动员的总兵力达7000万人。这场战争中各交战国的目的是扩张领土,争夺霸权,寻求所谓政治均衡。战争的直接结局是,摧毁了野心勃勃的德意志帝国,消灭了俄国的沙皇****制度,彻底瓦解了腐朽反动的奥匈帝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战后建立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由于其基础以及国际联盟的先天不足,使20世纪初建立的集体安全体系变得极其脆弱。1929年开始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帝国主义矛盾更加错综复杂,法西斯主义乘机在德、意、日崛起并占据统治地位。各帝国主义国家开始疯狂地扩军备战,终于在20世纪的30年代末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3年,希特勒成为德国政府,1934年成为德国元首,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并制定了争夺世界霸权的“全球战略”。30年代中后期,英法推行绥靖政策,使德国轻而易举地实现了在中欧的扩张,建立“大德意志帝国”。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突然袭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到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和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使这场战争在欧洲、亚洲、非洲、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广大地区全面展开。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结成了自称是“改造世界秩序的轴心”的轴心国集团。轴心国集团的疯狂进攻,使爱好和平的全世界人民与德、意、日侵略集团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而其他矛盾都降到了次要地位。要打败共同的强大的敌人,只有联合起来。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个国家签订《联合国家宣言》,以后又有21个国家加入,从而形成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1942年7月17日至1943年2月2日进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10月至1943年5月英美联军在北非进行的一系列战役,沉重打击了法西斯势力,迫使意大利在1943年9月签署投降协定。1944年6月6日,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灭亡。1945年4月30日,苏军占领德国的国会大厦,希特勒被迫自杀,德国于5月8日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至此,历时6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这场战争涉及60多个国家、约占世界%的人口、1.1亿兵力,战场遍布在40个国家,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50。。万人,经济损失在4万亿美元以上。
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文明遭受了浩劫,但也教育了人民,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势力,使殖民体系陆续瓦解,民族解放运动自此风起云涌。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世界大战对帝国主义统治的冲击下,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新高潮。从20世纪20年代始,印度开始了甘地领导的争取印度自治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为1947年印度独立奠定了基础,终于在1950年1月彻底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成立印度共和国。1919年,土耳其开始了由基马尔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使土耳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第一个取得革命胜利的国家。埃及在1918年开始了争取独立的运动,并在30年代成为非洲现代史上第一个依靠自己的斗争取得初步独立的国家,至1953年彻底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成立共和国。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也在这一时期展开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了一系列民主改革,在19世纪相继获得独立。此外,亚洲的越南、老挝石柬埔寨、菲律宾、缅甸、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非洲的苏丹、利比亚等几十个国家和美洲30多个国家先后宣布独立。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使世界历史踏人一个新的阶段,殖民帝国主义时代宣告结束。
九、罗斯福新政
1932年,美国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为总统。罗斯福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勇敢而坚定地提出了一整套“新政”措施。罗斯福采用的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办法,其特点是政府出面对各种矛盾进行调节,尽量避免国有化的形式而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必要时也给予工人和小生产者一些让步和照顾,以缓和阶级矛盾。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①首先是整顿财政金融,恢复信用;②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企业进行调整,制定各行业的公平竞争规章,允许工人自选代表与雇主谈判,签订集体合同,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水平;③扩大社会福利,举办公共工程,以促进就业;④调整农业,鼓励农民缩减耕作面积,屠宰牲畜,由政府补偿损失。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人民生活有所改善,社会趋向安定。但是,罗斯福毕竟是资产阶级政治家,他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危机,只不过给美国找到了一条维持民主政治制度、缓和危机的道路。
十、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是指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并为他的追随者所发展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凯恩斯经济学否定了“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定,认为经济可以处于低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之所以如此,凯恩斯的解释是有效需求不足。在三大心理规律的作用下,消费和投资需求不足,从而导致整个经济的总需求不足,经济处于低于充分就业状态。这时需要借用政府的力量特别是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增加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此理论成为罗斯福实行“新政”的理论根据。
以萨缪尔森、托宾、索洛等为代表的凯恩斯主义者,把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同传统的微观经济理论综合在一起,形成了所谓新古典综合派。这一学派的基本理论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马歇尔的理论为主的微观经济学;第二,以凯恩斯理论为核心,利用IS一LM分析说明经济的总需求;第三,以货币工资下降刚性说明向上倾斜的总供给;第四,以索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说明经济增长;第五,以菲利普斯曲线说明价格调整和通货膨胀。
上述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一直处于正统地位。但是,60年代末以来,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涨现象严重地动摇了新古典综合派的统治地位。该学派不仅不能在理论上自圆其说,而且在实践上也没有对策。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的其他派别纷纷对主流学派进行抨击和责难。在这些派别中,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是具有代表性的。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则是在原有凯恩斯理论基础上重新对宏观经济理论作出解释的一个流派。它以价格粘性和非市场出清为假定条件,尝试把传统的微观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结合起来,说明宏观总量的决定,为政府干预提供依据。
以上就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公选考试历史国情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点复习,欢迎大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