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考点:经济知识
A.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或工具是政府支出和税收
B.需求不足时,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
C.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税或扩大财政支出来调解
D.挤出效应是财政政策的效应之一
【必备考点】
1.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客观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唯一表现形式。
(3)价值规律的作用: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2.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是指,一个人对于某一物品的消费不会阻止他人对于这一产品的消费。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人对于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减少他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
常见的公共产品包括国防、治安、教育、医疗卫生、收费公路等。
3.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即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表示的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划分标准,即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裕;20%以下为极其富裕。
4.供给定理
供给定理研究的是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与供给数量的关系。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的波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考题自测】
1.2014年六一儿童节,各大商场婴童产品均采取打折让利的促销手段。商家打折让利促销( )。
A.导致商品的价格低于价值 B.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变化了
C.是为了实现其商品的使用价值 D.是为了更好地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
2.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是货币的( )。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价值手段
3.(多选)在任何社会形态下,市场经济都具有的特征包括( )等。
A.资源配置市场化 B.交易过程规范化
C.市场管理法制化 D.宏观调控间接化
4.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条件是( )。
A.机器的出现 B.社会的分工
C.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D.不同的所有制经济的存在
【答案解析】
1.【答案】D。解析: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商品生产者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商场打折促销就是为了更好的让渡使用价值,实现价值。故本题答案为D。
2.【答案】B。解析:货币的职能也就是货币在人们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具有这样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其他三种职能是在商品经济发展中陆续出现的。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货币以自己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也就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货币的第四个职能是支付手段。在放债还债、支付工资以及交纳税款等场合,货币就起着这种作用。货币的最后一种职能是充当世界货币,即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故本题答案为B。
3.【答案】ABCD。解析: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指市场经济的基本属性,在任何社会形态下,市场经济都具有这些特征:资源配置市场化、企业行为主体化、企业产权商品化、市场体系完备化、交易过程规范化、市场管理法制化、宏观调控间接化。故本题答案选ABCD。
4.【答案】C。解析: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社会分工。它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基础。因为社会分工,才提出了进行交换的要求,也才有了进行交换的可能。社会分工的特征,表现为每一个劳动者只从事某种局部的、单方面的劳动,只生产某些甚至某种单一的产品。而人们的需要或需求则是多方面的。为了满足多方面的需求,生产者便必然要相互用自己生产的产品去交换自己不生产而又需要的产品。这种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是商品经济。第二是所有权不同,即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它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和决定条件。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才发生了交换行为。可见,商品经济既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又是私有制的产物。在私有制的条件下,产品交换的双方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成为经济利益的对立面。一、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二、私有制即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分属不同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故此题目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