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公务员法律知识练习题附答案讲解
云南公务员法律知识练习题(一)
B.基层政权机关的派出机关
C.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D.基层群众性组织
2.行政诉讼是由何种机关或团体来主持的?( )。
A.原行政机关 B.人民法院
C.原行政行为的上级行政机关 D.人民检察院
3.青岛某公司为开拓业务,在北京设立一家办事处。1998年的一天,办事处负责人王某在出外因公办事时驾车不慎致人损害,须赔偿5万元,则该5万元应由谁承担,理由何在?( )。
A.由王某承担,因为是他致人损害
B.由办事处承担,因为王某是办事处的负责人,即法定代表人,其行为视同办事处的行为
C.由办事处承担,因为办事处是独立的分支机构,具有独立的责任能力
D.由青岛某公司承担,因为办事处是其分支机构,王某的行为视同公司的行为
4.我国宪法规定了的替补制度,下列选项中哪个是对替补制度的正确表述?( )。
A.主席缺位时由副主席代理
B.主席缺位时由副主席继任
C.主席缺位时由全国人大补选
D.主席缺位时由全国人大委员长代理
5.我国行政复议的主体是( )。
A.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B.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
C.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同级监察机关
D.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党组织
云南公务员法律知识练习题答案
1.【答案】C。解析: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而并非国家行政机关,其在授权情况下,可以行使部分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行政职能。故本题选C。
2.【答案】B。解析:依照《行政法》的相关规定,行政诉讼由人民法院来主持。故本题选B。
3.【答案】D。解析:《民通意见》第58条规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以法人名义从事的经营活动,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企业法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题中办事处只是青岛某公司分支机构,并无独立责任能力,王某的职务驾车给他人造成损害,应当由该公司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故本题选D。
4.【答案】B。解析:《宪法》第8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缺位的时候,由副主席继任主席的职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缺位的时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都缺席的时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补选;在补选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暂时代理主席职位。”可见,本题中,B项由副主席继任为正确。C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补选是副主席缺位或主席、副主席同时缺位时的情况;D项是主席与副主席都缺位,人民代表大会补选以前的情况。故本题选B。
5.【答案】B。解析:根据我国的《行政法》规定,我国行政复议的主体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故本题选B。
云南公务员法律知识练习题(二)
1.下列关于法的时间效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法何时公布
B.法对人和地域的适用范围
C.法何时生效和何时终止效力,以及法对其颁布实施以前的行为和时间有无溯及力
D.法何时被人们熟知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行政主体是指具有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
B.行政主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C.行政主题是享有行政职权、实施行政活动、承担行政责任的组织
D.行政主体是指行政机关
3.高级人民法院管辖( )。
A.重大涉外案件
B.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C.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
D.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4.刑事责任能力是指( )。
A.辨认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的能力
B.控制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的能力
C.辨认和控制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的能力
D.意识和意志能力
5.故意犯罪的行为人对发生危害社会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
A.应当预见 B.可能预见 C.明知 D.已经预见
云南公务员法律知识练习题答案
1.【答案】C。解析:法律的时间效力,是指法律规范的有效时间,即:①法律合适生效;②效力何时终止;③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有无溯及力。故本题选C。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行政主体的概念和特征。行政主体,是指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国家行政职权,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由其自身对外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应诉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其特征为:(1)行政主体是承担行政职权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2)行政主体必须是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3)行政主体必须是能够承担行政活动所产生的责任的组织。(4)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如企业、事业单位行使某项行政职权、实施某种行政行为,该组织即取得行政主体地位。故本题选C。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高级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民事诉讼法》第20条规定:“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故本题选B。
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刑事责任能力的含义。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即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故本题选C。
5.【答案】C。解析:《刑法》第14条第1款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据此,故意犯罪的行为人对发生危害社会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只能是明知。故本题选C。
云南公务员法律知识练习题附答案讲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