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公务员考试经济知识精选题附答案
湖南公务员考试经济知识精选题(一)
2.作为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经济杠杆,提高税率通常将( )
A.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 B.抑制投资,有利于防止经济过热
C.刺激消费 D.失业率波动不定
3.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一般会导致( )
A.失业率上升 B.失业率保持稳定不变
C.失业率下降 D.失业率波动不定
4.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我国正在采取措施,实施“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的方针,使收入分配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这主要是为了促进( )
A.生产的发展 B.效率的提高 C.社会的公平 D.内需的扩大
5.下列关于国际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石油输出国组织通过实行石油生产配额限制维护石油生产国利益
B.博鳌亚洲论坛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会议组织
C.蒙古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之一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湖南公务员考试经济知识精选题答案
1.【答案】D。解析:公共产品区别于私人产品最核心的特征是,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
2.【答案】B。解析:提高税率并不一定提高政府财政收入,当税率过高伤及税本,导致税源枯竭时,不但不会增加财政收入反而会减少财政收入,A项错误。C项与实际相反。税率与失业率通常情况下呈反向变化关系,所以D项错误。政府调控经济正是“逆经济风向行事”,在经济高涨时,增加税收,减少投资,以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防止经济过热,所以答案为B。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实质是对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关系的理解。通货膨胀的基本表现是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经济呈过热的态势,表面上看经济一片繁荣,工作好找,失业率低。通货紧缩时则相反。但这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关系,当出现滞涨时反而会出现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也高的现象。所以题干问的也是“一般会导致”,本题选择C。
4.【答案】C。解析:“提低”,就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是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基础性工作;“扩中”,就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高”,就是有效调节过高收入;“打非”,就是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保困”,就是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以上方法都是为了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所采取的措施。
5.【答案】C。解析: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包括: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观察员国家有:蒙古国、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对话伙伴国有:白俄罗斯和斯里兰卡。
湖南公务员考试经济知识精选题(二)
1.当一国货币升值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促进该国的出口贸易
B.有利于该国居民留学和出境旅游
C.不会直接影响该国的宏观经济
D.能有效抑制进口
2.在我国,利率是由( )统一规定的。
A.中国银行 B.中国人民银行
C.人民政府 D.银监会
3.王奶奶从银行取回了5000元存款的利息,这体现了货币的( )职能。
A.流通手段 B.贮藏手段 C.支付手段 D.价值尺度
4.国际贸易基本理论中的绝对优势理论是由( )提出的。
A.李嘉图 B.亚当·斯密
C.赫克歇尔 D.俄林
5.机器化是市场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伴随产物,没有市场化,就没有机器化。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背景下,( )。
A.各行各业都普遍实现了机器化
B.广泛的社会分工协作为机器的发明制造提供了条件
C.机器化是与市场化相联系的一个历史范畴
D.随着市场经济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人们才开始尝试发明机器
湖南公务员考试经济知识精选题答案
1.【答案】B。解析:货币升值的国家,由于货币对外比价提高,出口商品价格随之提高,进口商品价格相应降低,削弱了商品的竞争能力,出口商就可能减少一定程度的出口商品,同时能刺激进口,故A、D项说法错误;当一国货币升值时,意味着他国的货币贬值了,用本币可以购买的他国的商品更多,有利于该国居民留学和出境旅游,故B项说法正确;某国货币增值,会直接影响到该国家的宏观经济,故C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2.【答案】B。解析:在我国利率是由央行统一规定的,央行即中国人民银行。故本题选B。
3.【答案】C。解析: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利息、租金、工资等,就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王奶奶从银行取回存款的利息,体现了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故本题选C。
4.【答案】B。解析: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故本题选B。
5.【答案】C。解析:机器化是伴随着市场化产生的,是与市场化相联系的一个历史范畴。从理论上来分析,首先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手工生产是无法满足的,必须大量应用机器生产;其次,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广泛的社会分工协作,集广大民众的智慧和汗水于一体,为各种机器的发明和制造提供了充分的现实可行条件。于是,经过人们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实现了机器化生产。故本题选C。
湖南公务员考试经济知识精选题附答案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