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务员基础人文知识例题讲解
安徽公务员基础人文知识例题(一)
B.柳宗元是唐代散文家,与韩愈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他的寓言小品《三戒》和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为后人所称诵。
C.高适、岑参、王昌龄是边塞诗派的重要诗人。王昌龄的《出塞》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D.
2.
中国古典戏剧作品塑造了王昭君、李香君、杜丽娘和崔莺莺等经典女性形象,下列作品与上述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西厢记》—《汉宫秋》—《桃花扇》—《牡丹亭》
B.《西厢记》—《桃花扇》—《汉宫秋》—《牡丹亭》
C.《汉宫秋》—《桃花扇》—《牡丹亭》—《西厢记》
D.《汉宫秋》—《牡丹亭》—《桃花扇》—《西厢记》
3.
下列诗句未涉及秋天的是( )。
A.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B.寒菊已枯分正色,春兰未秀借幽香
C.山明水净夜来霜,树树深红出浅黄
D.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民间文学一般为口头形式
B.小提琴曲《梁祝》以民间传说为素材
C.“信天游”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
D.“乐府双璧”指的是《孔雀东南飞》和《长恨歌》
5.>三十六计中,以制造假象来迷惑敌人的计策是( )
A. 树上开花
B.引人入胜
C. 顺手牵羊
D.围魏救赵
安徽公务员基础人文知识例题答案
1.答案: A
解析: >《左传》是编年体通史
2.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王昭君是马致远《汉宫秋》中的人物,李香君是孔尚任《桃花扇》中的人物,崔莺莺是王实甫《西厢记》中的人物,而杜丽娘是汤显祖《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 B
解析:
A 选项,“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出自宋代苏轼《九日次韵王巩》,“黄花”是秋菊,涉及秋天。
B 选项,“寒菊已枯分正色,春兰未秀借幽香”出自宋人陈棣的《腊梅三绝》,腊梅在冬季开放,未涉及秋天。
C 选项,“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二首》,“数树深红”描写的是秋天的红叶,涉及秋天。
D 选项,“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出自唐代诗人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西风”即秋风,涉及秋天。
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 D
解析: 由于在过去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广大劳动人民,包括他们的专业艺人或半专业艺人,被排斥在文字使用之外,因此,他们的文学创作,一般只能用口头语言,甚至还用地方土语方言去构思﹑表现(包括演出)和传播。《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何占豪与陈钢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58年冬。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有小标题。信天游是流传在我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一曲高歌,响遏行云,全扫靡靡之音;一声入耳,荡气回肠,令人精神为之一振。所谓“乐府双璧”:即《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的合称,汉代古乐府民歌(汉乐府)中最著名的两大代表作。《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是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汉代古乐 府民歌杰作之一,也是现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属安徽省)的一桩婚姻悲剧。所以D项错误。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5.答案: A
解析: >三十六计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A是指树上本来没有花,但可以借用假花点缀在上面,让人真假难辨。此计用在军事上,是指当自己的力量薄弱时,可以借别人的势力或某种因素,使自己看起来强大,以此虚张声势,慑服敌人。A说法正确;B不是三十六计,错误;C指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错误;D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错误。答案是A。三十六计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A是指树上本来没有花,但可以借用假花点缀在上面,让人真假难辨。此计用在军事上,是指当自己的力量薄弱时,可以借别人的势力或某种因素,使自己看起来强大,以此虚张声势,慑服敌人。A说法正确;B不是三十六计,错误;C指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错误;D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错误。答案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