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讲解
1、有人说,年轻干部由于经历的太少,刚参加工作如热锅上的蚂蚁。你怎么看。
2、某市搞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如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等…但是因为事先没有和居民商量,这些设施建成之后,居民有很多意见和不满,甚至导致这些设施无法正常运转。针对这种情况,谈谈你的看法。
【题目】1、全国道德模范说:“我做好事,但我也是平凡的人。”对于中国好人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当前是我们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加强社会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素质。中国好人形象也频频出现在我们身边,平凡中的道德模范,平凡的善举。
中国的好人,是中国的脊梁,是道德模范,是先进人物,是社会道德表率。一个好人,他应该是最基层的楷模,他来自于群众,服务于群众,而且是能够用自己的精神力量去感染别人的,那他就是一个好人。大力弘扬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这是时代的需要。因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让中国好人源于平凡。
加强道德建设应培养国民的道德自觉与自信。道德自觉是指道德对于时代的伦理使命和教化责任要有一个自觉的担当和深切的认同,道德要努力地构建时代的精神高地。道德自信源于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表现为在内涵上,相信并坚守着自己道德文化的优势和优越,在外延上,相信并扩大自己道德文化的实力和魅力。培养国民的道德自觉与自信,对于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尚是至关重要的。道德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感召人心的力量、鼓舞人心的力量和凝聚人心的力量。道德正是以它这种自强的无形的内力渗透于有形的社会生活,感染着、激励着每一个人。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要突出典型示范,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引领作用,把先进典型的可贵精神和崇高品德传播到群众中去,用身边人、身边事来教育人、影响人、感召人,使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成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特别是要加强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习多次谈到新时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问题,提出“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领导干部以德修身为政,做道德的表率,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从最平凡的事情做起。领导者要以身作则,做勤政廉政的典范,以自身良好的道德风范赢得人民的尊崇,从而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道德建设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首先要正确看待,做善事,有善举是我们以一个人的权利也是义务。
加强公民道德法律和政策建设,为提升公民道德素质提供硬性保障。只有加强道德立法、政策约束,对社会公民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强制性的道德规范,严厉打击危害社会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才能强化道德的权威性,使公民道德建设具有硬性保障。
【题目】2、法治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思想观念,也是一种文化环境。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解析】
党的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还提出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这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让公民充分享受公平正义阳光下的法治文明生活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法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于法律生活所持有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包括人们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想、法律价值取向等。在现代社会,法治观念只有通过文化理念的传导、文化形式的感染、文化氛围的营造,才能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接受心理和欣赏习惯,令其在充分享受审美愉悦的同时,自觉地接受法律知识的教育和熏陶,最终让法治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成为人们现代文明生活的一种基本理念和方式。
法律本身既是一种社会规范,也是一种人类文明制度和社会文化现象。传播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就是在传播先进文化,传播社会文明。法治文化所倡导的是法律制度及法律实施的科学性、文明性,具体体现在科学立法、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以及打造法治政府和实施社会法治化管理等各个方面。
坚持以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为重要保障。要从实际需要出发,以推进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和保护民生、促进依法行政等方面为立法重点,不断提高法律实施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要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和程序,有效发挥各级人大会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探索公众有序参与立法的有效途径,有针对性地抓好立项、起草、审议等环节的组织协调,促进人民群众重点关注的法规早日出台。要深入开展立法后评估,切实加强地方性法规配套工作,做好修改完善法规工作。
完善法治社会的治理体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从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依据等方面明确了法治社会治理体系的具体内容。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熔铸到头脑中,体现于日常行为之中,使公民确立法律至上的现代法治观念。应将上述规则内化成公民的自觉行为、成为参与社会治理的行为规范。应赋予公民合法权利,确保公民享有参与社会治理的法律依据,进行正确引导并构建、维护稳定的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
坚持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核心内容。要通过普法活动,教育引导全社会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牢固树立宪法意识、法治观念,进一步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的最具权威价值的取向,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要加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切实发挥各级法制讲师团和法制宣传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加大法制宣传橱窗、宣传栏、图书角、宣传网络等阵地建设,提高法制宣传的覆盖面和渗透力。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有关社会载体,广泛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宣传活动,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在法治观念和文化环境的营造过程中,必将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公平执法为发展基础。法律的最大效能是通过政府的社会管理来实现民生的愿望,而且政府的公信力直接影响到公民的诚信力。
【题目】1.有人说,年轻干部由于经历的太少,刚参加工作如热锅上的蚂蚁。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如果在工作中不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没有经历过让人挠头的事情,就不会有明显的进步。一棵树苗,必须经历风吹、雨淋、日晒、虫害等挑战,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一名干部,也要经受意志、耐心、定力、孤独等考验,方能成为合格干部。没有在恶劣条件下的摸爬滚打,不经受心理上的辗转反侧乃至痛苦煎熬,就很难获得应对困难的“免疫力”,让内心真正强大起来,做到“逢辱而不惊,遇屈而不乱”。
现在的干部特别是机关干部,很多学历较高、知识丰富,但经历单一、缺乏磨练,智商很高、“逆商”偏低,从事程序性、单一性工作绰绰有余,应对突发性、复杂性工作经验不足。许多人既没有承担过急难险重的任务,也缺少独当一面的机会,更谈不上接受重大抉择的考验。因而往往说起来头头是道,遇事却惊慌失措;处理业务游刃有余,解决矛盾一筹莫展;讲和气和稀泥在行,讲原则挺腰杆不行。总之,波澜不惊或从事熟悉的工作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遭遇不顺或面对新情况时,便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
“马厩里养不出千里马”。很多人并非不懂这个道理,但就是不愿多事,一心想当太平官,舒服一秒是一秒。更有甚者,信奉“多栽花少栽刺,多请示少表态”“机器不坏不要修,矛盾不露不要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不干事”等所谓官场哲学。“好走的路大都是下坡路”,这种面对矛盾绕着走的心态,看似捡了便宜,实则丧失了磨练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烧水差一度也不会开”,如果总是慢慢吞吞、不温不火,在能力素质上就总会欠那么一点火候;如果遇事只会请示,自己毫无主见,在工作中就容易形成依赖心理,永远难以成长为敢打善战、能担大任的优秀干部。
如同要胜任田间劳作,手掌必须磨出一层厚厚的茧子一样,从容应对风雨,也必须让内心磨出一层茧子。每个干部都应懂得“不吃苦便会吃亏”的道理,今天躲开了这个矛盾,明天它总会以别的形式冒出来,甚至变本加厉。有些痛苦注定要独自承受,有些矛盾必须要自己解决。与其在矛盾面前东躲西藏、恓恓惶惶,不如痛下狠心、迎难而上。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你要是没有碰到那个坏事,你就学不到对付那个坏事的本领”。
“坏事”不是俯拾皆是,不会随时出现。有的矛盾具有周期性,几年才会爆发一次;有的矛盾具有应激性,只有遇到特定事件才会充分暴露。对于干部成长而言,没有在一个岗位上三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经历,恐怕不会轻易碰到让人挠头的情况,也就无法获得应对这些矛盾的能力。期望速成、急于见效,同样达不到砥砺心志、完善人格的目的。
苏东坡在《晁错论》中讲:“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在干部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结构,也要重视完善其心理结构;不仅要营造良好干事氛围,也要将其放到复杂环境中锻炼。对于干部来说,则不妨多些“自我折腾”的意识,在主动迎接挑战、经受苦难挫折中让自己更加茁壮。
【题目】2、某市搞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如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等…但是因为事先没有和居民商量,这些设施建成之后,居民有很多意见和不满,甚至导致这些设施无法正常运转。针对这种情况,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解析】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仍存在总量不足、标准不高、运行管理粗放等问题。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拉动投资和消费增长,扩大就业,促进节能减排。
国务院对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有明文的要求的,具体来说就是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比如:规划引领,民生优先,安全为重,机制创新,绿色优质等。
当前一些地方政府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等,在建设之初,没有和居民商量,在建成之后,居民有很多意见和不满,甚至导致这些设施无法正常运转的问题。这足以说明这些地方政府还是存在错误的政绩观,搞面子工程,民主意识淡薄,涉及居民利益的重大事项独断专行,缺乏调研,群众参与度严重不足,政绩考核机制不完备的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基础设施建设的好不好,关键还要看群众是苦还是笑。这就要求我们的地方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有正确的政绩观,让群众参与的民主意识。
对于涉及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基层组织建设以及其他涉及居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则要召开重大事务听证会。
每次召开听证会,首先要张贴公告公布会议的时间、地点和讨论内容,会议不设门槛,辖区居民均可报名参加。与前两个会议全部是辖区居民参加不同,听证会则邀请涉及到此次讨论内容的责任单位参加。会上,责任单位要向居民介绍项目的进展情况,阐述项目的背景、目标计划,具体措施等内容,参会居民可针对项目提出意见和建议,责任单位需要现场逐一进行解答。通过现场商讨,能够拿出解决方案的事项,方案要向全体居民公开,接受居民监督。
基础设施建设能不能让人民满意,还要打通“最后一公里”,这就要将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到群众路线上。
从思想上打通,“心通”方能“路通”。心相通,一通百通,心不通,无动于衷。“最后一公里”,其实就是从党员领导干部“此岸”到人民群众“彼岸”的心路历程。打通“最后一公里”,根本是要从心出发,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筑牢思想根基,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深入到群众中去,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群众心坎里。
从行动上打通,“真干”方能“干成”。“古人惧在末路艰,行百里者半九十”。对老百姓深恶痛绝的各种现象,一风一风查到底,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改到位。
从服务上打通,“强基”方能“固本”。党的基层组织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最能体察民情,最能反映群众心声。要把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为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法宝,坚持把服务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价值取向和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其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
从制度上打通,“常抓”方能“长效”。凡事贵有恒。打通 “最后一公里”,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从体制机制上着手,将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固化为党员干部的常态行为,使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扎根于党员干部心中。构建“领导干部带头下,包联部门常态下、业务部门定期下、机关干部集中下”的下基层为民服务长效机制,切实把党的惠民政策变成老百姓“口袋里”的实惠;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推动党员干部进社区、进一线,直接听取问题服务群众;持续深化“三解三促”活动,深入推广“党员工作室”,建立健全各项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带着感情、带着问题、带着责任,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将“最后一公里”铺设成为为民服务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