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模拟精选题
公务员面试模拟精选题:贪婪与满足的关系
【参考答案】
这句话意思是说最可悲之处不在于贫穷,而在于过分的欲望;最富有之处不在于拥有了天下的财富,而是知道珍惜现在所有,意在告诫世人,做人要知足常乐,学会珍惜。
知足不贪,安贫乐道,力行趣善,不失其常,举动适时,自得其所者,所适皆安,可以长久。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虽然张大民生活不富裕,一家几口人挤在小小的房子里,甚至于自己的床中间还有一棵树在抢占床位,但是他们安贫乐道,小日子过得有声有色,甚至于在这小小的空间里迎来了自己儿子的降生。反观普希金的小说《渔夫与金鱼》的故事,当金鱼提出报恩,可以满足渔夫和其妻的愿望之时,第一次老太太希望拥有一只新的木盆,于是一只崭新的木盆便出现在了他们面前;第二次老太太希望拥有一座木房子,于是一座拥有敞亮房间、砖砌白色烟囱、橡木材质大门的木房子便出现了;第三次老太太希望自己成为世袭的贵妇,于是身着名贵黑貂皮坎肩、头戴锦绣头饰、脖子围满珍珠、双手嵌戴满金戒指、脚蹬红皮靴子、奴仆成群的贵妇便出现在渔夫眼前;第四次老太太希望自己能成为自由自在的女皇,于是穿着华丽、奴仆成群、侍卫环绕、威严无比的女皇便出现在了渔夫面前;拥有这一切之后老太太仍然不知满足,以致希望成为海上霸王并让金鱼来伺候自己,结果终因自己的贪得无厌,最终一无所有,生活回归以前,面前仍是破泥棚、破木盆。这个寓言故事便告诉我们,做人要知足常乐,不能过于贪婪,否则到头来一无所有。
作为公职人员,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守住清贫、抵住诱惑、耐住寂寞,摒弃个人私利,绝非分之想,拒非分之物,做到淡泊名利,廉洁奉公,时刻情系人民,心系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解疾苦,坚决与贪得无厌、利欲熏心、贪污受贿等行为划清界限。
公务员面试模拟精选题:玩手机算缺课
在遍地都是手机控的当下,为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认真听课,学校采取各种“管制”手机的办法已经屡见不鲜!目前,吉林大学一位教授在他的课堂上实施了一项与众不同的“独门”规定——上课玩手机者视为这堂课缺课。有人认为这一做法太过严格,有人认为这一做法确实能减少学生上课玩手机。对此,你怎么看?
【解析】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阵地,不是玩手机的场所,可一些学生却混淆了,在课堂上也玩起了手机,置老师的讲课于不顾,如此,玩手机玩了一个学期又一个学期,玩上了几年,玩到毕业了,恐怕什么都没有学到,以后又如何应对社会?如何就业?从这个意义上说,“玩手机算缺课”体现的是对学生的负责,也体现出对学生的爱,这样的规定值得肯定。
现代人离不开手机,这不难理解,毕竟手机带给我们诸多的方便,但手机并不能代表一切,而无时无刻都离不开手机,这就是一种“病”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旦患上了“手机控”,则让自己成为了“手机的奴隶”了,可手机本是工具,并不是用来主宰我们的生活。我们岂能本末倒置?
大学生,上课是最重要的任务,如果上课也在玩手机,那是不务正业了。 报道中的这位教授,不是仅仅规定“玩手机算缺课”,因为他深知,如果是这样,是无法挽回学生的心,势必会造成人在曹营心在汉,如果老师的课讲得很烂,学生不能玩手机,岂非要度日如年?对此,这位教授精心准备,更用心地讲课,但仍有同学把课堂时间浪费在了玩手机上面,教授有时候会提醒,但效果并不明显。更重要的是,教授观察到,学生们玩手机,基本都是在聊天、看新闻、看小说、玩游戏,没有用在学习上的。“课堂时间本身就有限,大家这样既浪费时间也没有学习价值,还十分影响师生课堂互动。” 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前提下,才能学生作出如此严厉的规定,可谓良苦用心。事实上,这么做,也获得了学生的支持。许多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一方面是大家都在玩,自己也跟着玩,另一方面则是老师管理不严,没有特别的要求。其实,老师如果放任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是对学生的极端不负责,这样的老师是要被问责的。
“玩手机算缺课”不是对学生的苛责,也不是故意为难学生,相反,这既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更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这也是在倒逼自己将课讲得更精彩。而一些老师之所以会无视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恐怕是对自己的讲课缺乏必要的信心。
“玩手机算缺课”体现老师的爱和严。给这样的教授点个赞。
公务员面试模拟精选题:垃圾分类的窘境
热点题目预测:
据报道,《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执行已一个多月,大多数居民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没有多大改观,全市也没有开出一张垃圾分类的罚单。早在2000年,建设部就公布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8个城市作为首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然而,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大都举步维艰,陷入原地踏步、名存实亡的境地。对于垃圾分类的困境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
究竟是什么阻碍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推广呢?应该从政府、企业和市民多个层面找到原因。就政府层面而言,有的没有制定详细的分类标准,导致居民不清楚该如何进行分类;有的没有建立完备的垃圾回收体系,使各种垃圾经过分类后很难进入不同的资源回收产业中;有的没能解决好垃圾末端处理问题,导致源头的垃圾分类徒劳无功;有的宣传和监管不到位,随便扔垃圾的行为没有受到应有的惩戒。在德国、瑞典、日本等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国家,垃圾处理业是个高利润的行业。在我国,由于垃圾前期分类不到位等原因,垃圾处理产业普遍存在投入大、周期长、获利少的特点,企业不免对进入垃圾处理行业望而止步。对市民来说,一些市民对垃圾循环利用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相应的知识,同时环保意识不强,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不高;一些市民觉得垃圾分类太麻烦,没有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将垃圾装在一个袋里扔掉。
在垃圾分类实践中,我们不妨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比如,在日本,政府制定了详细的垃圾分类标准,分为可燃类、不可燃类、资源类、粗大类、有害类五大类,每大类再细分为若干子类。政府通过法律法规限制居民随意丢弃垃圾,对不同种类的垃圾确定专门的收集日,在日历上面用黄、绿、蓝等颜色标注清楚哪天可以扔何种垃圾。此外,日本的垃圾分类教育从娃娃抓起,儿童从小就受到正确处理垃圾的教育,就是一个塑料瓶,也要将瓶盖、瓶身以及外包装商标分开放置,并将瓶身用水涮干净、压扁后才能放进专用垃圾箱。德国对垃圾分类回收制定了专门的管理制度,对于违反垃圾分类的最轻处罚是警告,警告无效则罚款,如仍未奏效,清洁公司会马上对违反规定者提高收费标准。瑞士法规也规定,放错垃圾会被处以高额的罚款。
做好垃圾分类,需要政府、企业、市民共同努力。这其中,政府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政府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对垃圾分类奖惩分明,加大处罚力度;增加垃圾整治的投入力度,建立完备的资源回收体系,完善垃圾回收的产业链条;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投身垃圾治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从娃娃抓起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垃圾分类意识,提高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看过“公务员面试模拟精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