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面试指导 >

江西公务员面试题附答案

时间: 谢君2 面试指导

  江西公务员面试题一

  【题目预测】

  对于“扑克牌通缉令”很多群众只是把它当成一种谈资,也有群众说真正抓通缉犯的还得靠警察,老百姓肯定无能为力;但是也有人说至少形成了一种氛围,震慑通缉犯。你怎么看呢?

  【解析】

  “扑克牌通缉令”的作用到底有多大?这是群众的质疑,但是反过来思考,它有没有危害呢?答案是否定的,没有危害。群众质疑的无非是能否起到抓捕到通缉犯的作用,就算群众看了扑克牌未必记住,记住了未必遇得到,遇得到未必打电话等等。然而,从“扑克牌通缉令”出现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全民参与的形式震慑通缉犯,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群众提供的可靠有用线索对抓捕通缉犯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教育方式,对全民的法律意识、法治思维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们应该支持广西警方的这种创新做法。

  【参考答案】

  “扑克牌通缉令”是广西警方在打击网络犯罪形式上的创新,目的是在原有的打击、追捕通缉犯的基础上,利用舆论、群众的力量尽快破案,还网络安全、群众安全。这种做法新鲜、有创新性,在基层群众中,尤其是犯罪案件多发地形成很好的氛围,群众参与追捕,同时对犯罪分子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扑克牌通缉令”早在2003年美国与伊拉克战争时期,美国就使用过。而在我国的首次使用是在2014年4月,广东省广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将54名有重案在身的通缉犯资料印制成一副特殊的扑克牌,借此向群众征集线索。在扑克牌发布后犯罪份子落网多人,尤其在逃15年之久的逃犯由于在“扑克牌通缉令”心理压力下选择自杀后未遂被捕,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同样,广西警方的这种做法也会给在逃通缉犯一种心理压力,使其被群众的力量震慑,在此基础上,如果有群众识别出犯罪分子并提供可靠的信息,对案件的破获和罪犯的逮捕是十分有帮助的。很多群众对这种做法的效果产生一些质疑,认为群众的力量对破案没有贡献,这种质疑也是警方开展工作需要反思的,说明我们的法制、法律宣传教育还不到位,群众的法制思维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了让警方的保平安工作更顺利开展,对于犯罪分子抓捕更到位,可以采取很多创新的方式,“扑克牌通缉令”就是很好的方式,不仅震慑了犯罪分子,而且也利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在警力不足的情况下为社会平安做出了贡献;另外,群众的质疑也说明我们在发放特殊扑克牌的时候可以借机进行相关法律、群众自我保护方法的宣传教育,使群众树立起法律意识,积极参与其中,发挥出“扑克牌通缉令”最大的效用。

  江西公务员面试题二

  【热点链接】

  四川省纪委设计卡通形象为廉政文化代言:打开“廉洁四川”网站首页,就能看到举报专区的包公仔,指引举报的电话一目了然。包公仔的语言表达十分贴近群众,它会教网民如何举报,如何写举报信,还会告知网友怎样了解举报受理进度等。

  【预测题】

  政府的一些挂在网上的政策解读用一个公仔的卡通形象,请问你对政府政策的很好解读有什么建议?

  【参考答案】

  政府的一些网上的政策解读用公仔的卡通形象,这样既增加了政策解读的深刻性,又增加了政策对大众的感召力,喜闻乐见。使百姓体会到政策是国家制定的,个人自觉遵守是应该的,国家政策与个人执行是统一的。有的纪委网站,将清正廉明包公形象见诸网站,头戴官帽,身穿蟒袍,手持令牌,胸前缀着熊猫图案,神态举止有模有样。这种卡通人物“包公仔”,语言表达十分贴近群众,它会教网民如何举报,如何写举报信,还会告知网友怎样了解举报受理进度等。传递了对腐败“零容忍”的坚定决心,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据《人民日报》评论,“包公仔释纪”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解读党纪法规、宣讲纪律政策、回应社会关切、及时答疑解惑等等。再加上“包公仔释纪”卡通形象可爱而又非常符合群众审美观念,想不走红都困难。

  政府政策要想群众自觉理解执行,必须进行很好的解读,我对解读政府政策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要喜闻乐见。政策是为人民制定的,是要群众理解和自觉执行的,在保持政策严肃性的基础上,要讲究艺术性和具体方法,把政策说教变为众人的自觉行动,如政策解读,可以辅之以打油诗、漫画等形式,丰富政策的内涵。

  二是要有针对性。政策解读,要根据政策的指导思想等主要内容,采取不同的解读方式。根据政策的内容特点,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解读,不搞花架子,使解读符合实际,符合民意,切实有效。

  三是要有系统性。政策解读,要有计划地进行,比如,政策的背景、政策的重要性、政策的实施步骤等,全面、有序地进行,使群众增强对政策的理解深度。

  四是要抓好机制。政策解读,要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机制。任何政策出台,都要把政策的来龙去脉,宣传好,促进政策落实。形成有效的政策解读机制,使政策连接起群众,成为党、国家与群众联系的纽带。

  江西公务员面试题三

  清明小长假结束了,但人们关于假期的讨论远没有结束。去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依法优化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从那以后,周末2.5天休假模式持续引发公众热议,不少人都误认为这个模式是休假的“尚方宝剑”。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至少8个省份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包括广州在内的许多地市也已出台实施细则,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实行错峰休假和弹性作息。这些落地意见和实施细则与国家精神一脉相承,再次说明周末2.5天休假并不是“一刀切”式普惠制度。

  【热点解读】

  正确认识这一休假模式,需要把握好三个关键词:鼓励、夏季、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也就是说,这不是一项强制性政策,而且规定时间段只有夏季,针对的是有条件的,而不是全部地方和单位。这应该是周末2.5天休假与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带薪休假的最大不同。这项鼓励性政策惠及的群体和人数,注定是在一定范围内的。

  对于周末2.5天休假,地方和单位有比较大的自由裁量权,特别是在评价是否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上。在实行过程中,要防止出现两类现象:一是本来不会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却以“影响”为名拒绝职工正当休假;二是肯定会影响到,却以“没影响”为由给职工全员放假。前者多出现在一些低端中小企业,它们高度看重经营利润,常常追求职工最大价值化,这类企业的职工有的甚至连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带薪休假的权利都得不到保证,遑论鼓励性的周末2.5天休假。后者多出现在一些窗口服务行业,它们主要是一些服务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往往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职工利益,而职工休假对单位自身运行也影响不大,但可能对其服务对象造成直接影响。这是两类对比鲜明的极端现象,尽管都是少数,却明显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而且无形中会放大公众的休假权利鸿沟,因此需要警惕。

  中国旅游休闲消费正迎来黄金发展期,但旅游供需上的时空错配问题却愈发突出,现有“一刀切”式的假期安排也有其不尽合理之处。从这个意义上说,鼓励周末2.5天休假,堪称一项创新性假期设计,既符合旅游业发展需求,也符合人们对更多假期的期待。同时,我们也要正确认识、理性看待这一假期安排。短期来看,不是每个地区、每个单位、每个人都能享受周末2.5天休假,尤其是那些带薪休假都不能保证的企业和单位,即便有指导意见护航,许多人恐怕依然会面对“有假难休”的无奈。长期来看,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整体提升,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的健全、单位和企业文化的成熟,相信更多的地区、更多的单位、更多的人可以更加灵活从容地安排假期。这需要一个鼓励、引导、完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看过“江西公务员面试题附答案”

86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