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面试指导 >

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题及答案

时间: 谢君2 面试指导

  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题一

  【分析】

  大家都选择输液作为治疗方式的原因有以下三个:

  其一在于民众对卫生标准的无知,对过度医疗后果的漠视。正所谓无知者无畏。大部分民众错误地认为,输液是对病症治疗的最佳方式,对“短、频、快”治疗方案的过分追求,并且对科学诊疗方式不了解,造成了盲目要求医生给开吊瓶。

  其二在于长期以来“以药养医”的模式,导致医生对药品的开支有过分的依赖。医生只有通过开药方,开大处方,才能创造利润,才能创收,因此,在利益的压力和考虑下,医生看似在患者的压力下开处方,其实也在自觉地使用手里的处方权力。

  其三在于我们国家的卫生部门,包括主流媒体一直以来缺乏对科学诊疗的宣传,特别是过度诊疗危害的宣传,民众不了解,不知情,自然也无所畏惧了。

  那针对当年国内存在着这种过度诊疗,“全民输液”的情况,我们该如何应对呢?首先,从全民健康角度考虑,一定要强化对科学医疗、卫生诊疗常识的宣传,强化民众对健康的认知,对治病看病的认知。不仅是政府主管部门要投入,主流媒体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其次,国家还需进一步探索医疗体制改革,打破“以药养医”的利益链条,将医疗市场进一步推向市场,融入公平、有序而文明的竞争,这样,大处方、过度诊疗的情况会有所削减。

  在“全民输液”时代,叩问的不仅仅是民众对科学的无知,当然也考量着权力部门的责任和良心。期待各方努力,将科学的诊疗方式在中国社会进一步铺开,民众的健康得到更多的保障。

  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题二

  今年年初,各地纷纷下调了 GDP 指标。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出现这种情况当属意料之中。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一大进步。因为在我国发展新阶段,追求增长的效益和质量更为关键,推动社会发展、环境改善同样重要。

  【点评】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刺激经济增长,鼓励地方之间相互竞争,营造你追我赶的氛围,我国从1992年开始以GDP 作为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自推行以来,它促进了地方竞争,激发了地方发展经济的活力与动力。在过去二十多年里,中国无疑成为了世界上经济增加最快的国家之一,有统计数据显示,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GDP每年以9.8%左右水平在发展,位于全球第二位。

  当然,GDP刺激之下,除了为中国带来可喜的经济成果,也伴随着一些问题的产生。为了确保效果,国家将GDP作为衡量地方官员工作的依据之一,官员对GDP的片面理解,产生了唯GDP论的现象,把这项指标作为衡量成败的唯一性指标,部分官员为了个人政绩,盲目建设,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对人力、物力造成了巨大浪费。有时候,各地方之间为了争夺项目,出台一些不合理的优惠政策,进行恶性竞争。这一发展模式下,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水质恶化,雾霾频发,癌症发病率提高,这些污染已经影响到居民的正常工作与生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投入了高额的治理费用,但是效果并不显著,于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趋势下,我们的经济发展将面临着由于资源短缺而受到限制的困境,我们的生活已经面临着污染严重而缺乏幸福感。

  因此,年初各地方纷纷下调GDP指标,是一个好的信号,但是凡事讲个度,唯GDP不可取,去GDP同样是一个极端做法。GDP有着无可取代的优势,它作为一个世界通用的宏观经济指标,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总规模,综合性和可操作强,具有国际可比性。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还需要依赖GDP的增长,例如公共服务的投建。另外,下调指标之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干部工作积极性大不如前,即使有项目、有资金,在推行落实过程中主动性越来越低。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官员极端理解不唯 GDP, 认为经济发展没那么重要;另外一方面原因,改革使得利益需要重新分配,目前实施方案还未成形,部分人员选择观望。因此,对于GDP指标,我们需要完善,而非取消。

  2015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环保法,要求地方政府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建立环境资源承载力检测预警制度,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制定经济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从国家政策、目前表现问题来看,绿色GDP科学,也符合当下国情,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这么一来,保留了GDP指标的刺激作用,同时挤出水分的GDP,才是各个地方的真实水平与实力。

  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题三

  一条关于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先生去世的消息,在微博、微信、部分新闻网站上疯传,18日,新加坡公署发表最新公告,新加坡建国李光耀病情危重,继续在ICU病房接受治疗。很快,一些媒体纷纷在各自网站上进行辟谣致歉。有网友说,在没有看到误报的情况下,就看到网站上的辟谣信息,一切都是那么无厘头。

  【点评】

  新媒体是指通过互联网、卫星等渠道,以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为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空余时间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在信息获取中,传统媒体必须要按点按固定节目收看电视,收听新闻。而新媒体,形式丰富多样,有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移动电视等,在时间、地点方面几乎不受限制,大家可以随时随地阅览、互动。另外,个人有了选择空间。传统新闻,内容按照时间顺序编排播放,不感兴趣的内容,观看者也得硬着头皮往下看。新媒体,信息量高,集学习、娱乐于一身,用户可以点击阅读自己兴趣的内容,无需等待,相比于传统媒体,它更人性化。新媒体因其传播快、互动性强、搜索方便,而被广为接受。

  新媒体快速发展下,也并非完美无缺。第一,内容重复性强,例如各大新闻网站,部分新闻内容一模一样,浪费读者时间;第二,强制性特点,随着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的发展,各种强制性视听无处不在,例如广告插播,正因为技术提高,对于个人信息的登记、记录也越来越多,部分商家可以通过这些记录,以短信、邮件、电话等形式强制推销或宣传;第三,谣言也能借着这股风四处传播。新媒体的特点之一就是快速,而新闻往往讲求时效性,各个新闻媒体网站,为了争夺头版头条,提高点击量,对于一些新闻不假思索、不予考证,立马刊登,这就是“李光耀先生去世”谣言快速传播的主要原因。虚假消息出来之后,很多网友,包括一些大V,快速转发,一夜之间,李光耀先生被去世了。正当大家激烈讨论此消息是否属实时,少数敏锐的网友发现新加坡公署网站上并未发表该消息,于是,我们的朋友圈基本又被刷屏了,内容大同小异,即该消息属于谣言。

  凡事都有两面性,新媒体一样逃脱不了这个规律。新媒体毕竟属于新生事物,它需要我们的引导与规范。要想解决新媒体行业的问题,可能需要等待一部、完善的媒介法到来。我国传媒法制建设相对滞后,现行规定主要是一些部门的规章和政策,缺乏统一、的法律,抄袭、制造谣言、垃圾短信等一些不文明现象,难以管控。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应当要提高个人的职业素养,减少功利心,少一些浮躁,多一些耐心,坚持“实事求是”为职业准则,对于未经核实的消息,应拒绝刊登。网友也应加强自律,有时候,谣言也能害人,看到朋友圈或者微博上的信息是,不要急着共享,信息转发可以“慢半拍”,同时,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避免被虚假消息所玩弄、利用。新媒体健康发展,不是单独依靠某一方,需要各方携手共同努力,共同遵守,以保障它不患病。
看过“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题及答案”

86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