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公务员考试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江苏公务员考试面试模拟题一
这种荒谬的事件发生在公办学校,表面看起来是学校管理和招生混乱,实则暴露出职业学校招生的困境。职校超发通知书,看似有着自己的不得已,但这种不得已也正是职校教育发展的尴尬与窘迫的体现。生源危机只是职业教育发展危机的冰山一角。
超发录取通知书风波揭开了职业教育招生乱象的盖头,但也为职业教育加快改革、明确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提供了契机。职业教育,不仅事关个体成长,而且关乎国家和民族发展大计,相关部门的改革意识得紧迫起来,尽快找到改革的突破口。
【题目预测】
近日,有考生拿到广西某职业院校录取通知书却无法入学,校方解释称由于宿舍床位紧缺无法接收,对此,你怎么看?
【答题要点】
职业院校招生乱象不仅暴露出招生管理的混乱,更体现了当前职业院校发展的困境。
近年来,就业形势不断严峻,为了进一步推进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型人才,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断给予扶持,但在不少地方,对职业院校的监管仍非常不到位,例如,一些职业院校超额招生,导致耽误学生正常入学;部分虚假宣传,声称可以转为本科或统招,但学生毕业后却拿不到相应的毕业证书。职业教育的乱象印证了政府相关配套政策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当然也体现出当前在院校招生难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职业院校自主招生且院校众多,招生市场竞争激烈,在争抢生源的过程中,学校和学生都是双向选择,招生情况不确定。另一方面,一些职校尤其是民办院校,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其教学的资质、水平、各项教学条件都不达标,投入不足。加之教育部门的日常监管和定期审核不到位,导致一些院校管理混乱,甚至以虚假承诺骗取生源,扰乱办学市场,耽误了学生的就学时机,使学生付出高额学费却得不到想要的文凭。
要想真正规范职业院校,让职业教育发挥出应有的活力,需要下大力度对职业教育领域进行全面整顿。首先,严格限定民办院校准入机制,对职业院校的投入、教学管理一定要监管到位。其次,对一些违规扩招,虚假宣传,欺骗学生的院校要进行惩处,保障学生权益。最后,政府进一步加大对职业院校的各项扶持,减轻职业院校办学负担,让院校重拾教育至上的宗旨。
江苏公务员考试面试模拟题二
一、背景链接
工商总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工商、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做好查处网络传销工作。近年来,网络传销违法活动日益突出,打着所谓“微商”“电商”“多层分销”“消费投资”“爱心互助”等名义从事传销活动屡见不鲜。与传统传销相比更具隐蔽性、欺骗性和社会危害性,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二、热点解析
微信营销本质上乃交情营销、熟人营销。这种模式,以亲朋好友为推销对象,以个人信用和情感纽带为说服资本,的确可算是精准营销的经典范例。只不过,一旦传销网络渗透其中,也就不可避免造成更大危害……可以说,微商走对了路可能是草根的致富机会,走偏了可能就成了变相的非法传销。现实当中,微商传销带来的社会危害十分严重,既扰乱了市场秩序、侵犯被骗者的财产利益,还阻碍了微商的健康良性发展,有的还往往伴随着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等违法犯罪行为,侵蚀社会信用基础,应当严厉禁止。
打击微商传销,靠消费者自身当然不行,电商平台和监管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自律和内部的监管,营造良好的微信生态环境。但不可否认的是,微商传销乱象的产生,跟相应的法律制度缺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有鉴于此,打击微商传销必须首先补上法律漏洞。在互联网时代下,禁止传销的条例制度要与时俱进,有关方面应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微商传销”填补制度空白,完善监管机制,畅通维权渠道,将微商营销行为纳入到法治的框架中。在此基础上,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微商传销的预警、防范和行政监管,并依法追究违法犯罪者的法律责任。总之,不管是电商、微商,还是传统的实体商,变的只是交易的平台,实质永远不会变,即为商之道。在“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重背景下,微商大有可为,但前提必须是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只有多管齐下,在自律的同时加强监管,规范治理微商营销,进一步在微商中凝聚法治正能量,消费者才会对微商重拾信赖,微商才能迎来真正的春天。
江苏公务员考试面试模拟题三
【热点概述】
3月27日,南宁的一场电视问政,问出了阵阵火药味。面对曝光的公务员上班炒股斗地主、有车一族入住廉租房、盖一次公章“收费”2000元等问题,多名市民嘉宾当场激动抨击指责,其中一名市民还给到场的3名书记和1名副书记送上4个“苍蝇拍”,4位领导直言“脸红”“惭愧”,表示将大力整改。
【预测题目】
电视问政,是来自湖北武汉电视台的一档直播节目,这种新的问责形式一经诞生,就被多个电视台效仿,但是有部分老百姓对此并不买账,认为这是在作秀,对于这个现象,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对于电视问政,尽管有网友担心这是不是在作秀,但我认为,能把“糗事”秀到这样的公开监督场面,也算勇气大于“秀”气。没有这样的现场秀,至少领导干部的脸不会这么红,也不会有如坐针毡的脊梁骨寒气。这对官员的作风转变,无疑有积极意义。
当然,这几年,电视问政受到一些民众的质疑,主要还是担心现场有“托儿”,有的只是看到了官员低头接受监督的姿态,却没看到彻底解决问题的结果;民众期待看到更多有火药味的交锋,看到旧的问题不被一次次拿到电视问政的台面上,循环往复。“问政”不等于“问责”,尤其是在电视节目上,短短几分钟,想要厘清典型事件的来龙去脉与是非曲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电视问政作为舆论监督的方式之一,有其短平快的好处,但短板也很明显。至于电视问政里的“火药味”,恐怕更不能当做指数标杆来热炒。
不过,真正的问题在以下两个层面:一则,正因为是“电视监督”,官员有形象压力,有上层压力,确实是不折不扣的“弱势群体”。就算不是动辄得咎,几乎也容易被横挑鼻子竖挑眼。结果就出现一系列的吊诡乱象:比如地方党政一把手,对于几级之下的具体事件,到底该负怎样的责任?拍板解决,看似过瘾,实则“越权”;但不拍板,又看似敷衍,难得民心——这就是电视问政的矛盾所在。二则,眼下的电视问政陷入一种“越激烈越有效”的幻觉里。因为问政的基调早已确定,官员与市民基本缺乏了“好好对话”的可能,剩下的姿态,只能是“应对”、是“解释”、是“乖乖办妥”的如履薄冰。
所以,让官员有说话的“机会”,让市民有问政的“能力”,构建更为常态而正常的问政机制,也许比一档看点诱人的电视问政节目更有意义。一先,应该保证节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台上不做提前的剧本设定,台下建立责任反馈机制,真正把问题解决掉、解决好,杜绝形式主义。第二,建立其他反馈问题的渠道和机制,并将民众反映的问题和解决的状况公开化,建立考核机制,将民众的反馈与官员的政绩紧密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