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面试指导 >

辽宁公务员面试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时间: 谢君2 面试指导

辽宁公务员面试考试模拟题一

教育部门倡导减负、推行禁补政策,家长们却“不领情”,要求恢复补课。

【参考解析】

补课,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求学经历。这种额外的学习任务,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容易诱发师德的滑坡,一直备受公众诟病。因此,要求禁止补课的呼声,也是一波高过一波。禁补,是教育部门为了让学生减负而一直在推行的一项措施。自2000年以来,教育部已多次下达过禁补令。

孩子的成长,是家长的希望,甚至是一个家族的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自然就是家长最高兴的事。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越来越好,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之所以禁补令不受待见,家长也有苦衷。毕竟,在以分数论英雄的当下,如果自己的孩子坚决不补,而他人的孩子偷偷地补,在将来的竞争中显然不占优势。这样会让自己的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这是所有的家长都不希望发生的,所以家长不得不让自己的孩子补课。所以,作为政府,我们也应该去理解家长反对禁补的根本,其实背后折射的是一种公平焦虑。要消除这种焦虑,单靠出台一纸禁补令还远远不够。禁补令即使实现了全覆盖,那也只能管住学校和老师不补课,对社会培训机构并无约束力。禁了校内火了校外的现实,无疑让减轻学生负担的禁补初衷打了水漂。

要想让禁补令彻底走出越禁越补的尴尬,说到底还得从深化教育改革入手。具体来讲,一要加大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力度,尽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确保教育公正,能使人人享有均衡的教育资源;二要改变现行的高考评价机制,使高考指挥棒由仅仅依靠考试分数向关注学生综合素质转变,别让分数来决定孩子的命运,人才选拔方式的改变也自然会改变家长的观念。

教育部门出台禁补令,其初衷和必要性毋庸置疑,都是为了更好的落实政府的好政策,但我们更为期待的是这纸禁令能成为一份呼唤教育理想回归的改革方案。否则,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这样的纠纷将会继续上演。

辽宁公务员面试考试模拟题二

【热点背景】

从网友调侃到“北京去看海”,到夺命井盖再到5月塌陷13次的道路,城市规划的不合理,换届政府换道路等一系列做法,可以看出在城市的面子建设中突飞猛进,然而在城市的里子建设中却远远滞后。这样的滞后不仅让公众加重对政府的公信力质疑,也将我们普通民众的安全置于不可预估的地步。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可以折射出当前各地政府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不重视,片面地追求政绩。而现如今也提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群众正常生活,要想贯彻好克强的指示,那么各级政府一定要转变政绩观念,把群众的需求放在心上,而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命题模拟】

近日,某市的涵洞积雨再次发生溺亡悲剧,当地媒体从三年前就持续报道过此隐患点,但相关部门除了在附近立起警示牌外,没有采取实际举措消除这一隐患。有人说,对待安全隐患,警示牌不是免责牌。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我认为“警示牌不是免责牌”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对于城市存在的安全隐患,政府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及时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彻底整改。不作为或者敷衍了事的政府部门责任人,应当被严肃问责。

当前,一些政府部门缺少对问题的根治意识,对待群众工作草草了之,对城市发展基本情况的掌握也只停留在形式,导致城市安全隐患造成的悲剧不断发生。这不仅不利于城市健康发展,更有可能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对于城市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政府部门必须落实管理责任,以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时时刻刻保障人民的安全。

首先,积极解决。对于已经造成危害的问题,要在全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后,责令主管部门在第一时间进行整改治理,并进行复查,保证实现对问题的标本兼治。

其次,做好预防。政府部门应定期对本市范围内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区域、地点进行全面排查,一旦发现存在问题,立即采取措施予以重点治理,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最后,监督问责。对于一些不作为、慢作为的行为,本级人大代表要发挥积极有效的监督作用,进行严厉地问责。同时,司法部门要配合做好监督权利的保障工作,让代表们解除后顾之忧,敢于批评部门工作,罢免失职官员。

辽宁公务员面试考试模拟题三

【热点背景】

在近日,四川省多名政协委员联名致信教育部,请求恢复本科专业目录中的儿科专业,增大人才培养力度,以缓解儿科医生荒的社会问题。早在去年年底,多地综合性医院的儿科停诊、限诊的消息就不时见诸报端,再加之今年1月1日起“全面二孩”政策全面落地,需求与供给的一增一减,让“儿科医生荒”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1000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生,与全国平均每千人配备2.06名医师水平相比相去甚远。另外,根据中国医师协会的统计,目前我国儿科医生缺口高达20万人。

【题目模拟】

在去年年底,多地综合性医院的儿科停诊、限诊的消息不时见诸报端,让“儿科医生荒”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在近日,四川省多名政协委员联名致信教育部,请求恢复本科专业目录中的儿科专业,增大人才培养力度,以缓解儿科医生荒的社会问题。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随着二胎时代全面开启,不少医院随即爆出了“儿科医生荒”。我国的儿童约为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相比之下,儿科医生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恢复本科专业目录中的儿科专业,这一提案的初衷是为缓解儿科医生告急的局面,培养更多的儿科人才,然而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儿科医生荒的社会问题。

儿科资源的紧张,不仅表现在“医生荒”,还存在着“护士荒”“资金荒”。近年来,我国综合医院儿科发展缓慢,让儿童医院压力陡增。“医生荒”导致一线儿科医生不得不“分身”多岗,工时延长,休假被迫取消。巨大的身心压力加速了儿科医生的流失,或是转行或是去了收入较高的民营和外资医院。莲发藕生,必定有根,日益凸显的“儿科医生荒”一方面归咎于人才接续不畅。1998年,教育部为拓宽专业面,决定自1999年起停招儿科本科专业。此前国内只有几所医学院校本科设有儿科专业,绝大多数医学院都是到研究生阶段才细分儿科专业。另一方面,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儿科“费力不讨好”、职业吸引力差。儿科之难,首先就在于它是个“哑科”——婴幼儿患者无法准确描述病情,全靠医生凭借临床经验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此外因为患儿器官小加之不会积极配合,检查操作比成人更费时费力。另外,现在经常是一个孩子来看病,四五位家长齐“护驾”,让这些时代背景各异的家属同时满意难度不小,处理不好就是医患纠纷。儿科医生活干得不少,但收入却远不及其他科室。此外,综合医院的儿科医生晋升困难也是个客观问题。

也因此,试图通过恢复儿科专业招生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儿科资源紧张的状况。儿科医生动辄十年以上的超长培养周期,不仅“远水解不了近渴”,在“开源”上无法着力,而且在“节流”上,即减少儿科医护人员流失方面,也不会产生多大效果。

解除儿科医生荒,根本之策还是要通过提高现有儿科医护人员的待遇,提高儿科职业的吸引力,从而吸引更多应届毕业生选择儿科临床工作,并稳住目前仍坚持儿科工作的人员不流失,达到“开源节流”之功效。所谓提高待遇,政府、医院不仅要从薪酬上对儿科给予倾斜,更重要的,还应在精神奖励、智力支持等方面多投入多扶持,比如提供更多学习培训、职称晋升的机会等。

看过“辽宁公务员面试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88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