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面试指导 >

广东公务员模拟面试题目及答案

时间: 谢君2 面试指导

广东公务员模拟面试题目(一)

汉服、旗袍、禅衣、校园国学服……手工制作古典服装的_,15日身着红黑色传统汉服出现在“泉州传统文化促进会”的成立大会上。除了他之外,在现代化的酒店里,还有一群身穿传统华夏服饰的“忠实”会员们,让人有错置时空之感。

泉州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宗教文化、戏曲文化、民俗文化、方言文化等形成一个保存较为完好的“传统文化大观园”。在多种优势叠加的情况下,该会成立后,将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以文化为媒,加强与海外社团的联谊。

【模拟题目】

有人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时代,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做法,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两会期间,在谈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时,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指出,只强调形式,把学习传统文化弄成作秀是不对的。这为传统文化教育流于形式敲响了警钟。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中高考的语文试卷命题会更加重视传统文化内容,古诗文阅读量会

增加。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对于生活在现代汉语环境中的中小学生来说,学生就就算读了上万遍,也只能称得上是“滚瓜烂熟”,而非“融会贯通”。也有人认为有的家长喜欢晒孩子孩童时期的知识储备,三岁会背唐诗,五岁能念宋词,诸如此类。实际上,这展示的只是孩子的记忆力与早教水平,孩子哪里会感受到“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春意与韵味,哪里会知道“低头思故乡”究竟是何种心境。

因此就有人质疑,弘扬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只不过是形式主义。这些文化已然过时。其实传统文化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学着做人、学会做人。读《论语》,我们体会仁义礼智信;读《庄子》,我们感受道法自然;读《墨子》,我们学着兼爱非攻……理解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抓住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青少年才能建立健康的是非观、义利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传统文化中承载着国人的共同文化密码和价值观,这种文化黏合剂不仅提升了文化自信,而且有助于消弭社会裂痕,形成牢固纽带。

当前,在经济发展的高速时代,政府为了发展经济,追求片面发展和短、平、快的经济发展方式,忽视了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正向教育和引导,从而导致对民众的传统文化漠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诚信意识也呈逐渐下降趋势。有些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也迎合年轻人的需求。过多播放韩剧、美剧及流行娱乐节目,人们对西方文化的片面理解也让中国文化边缘化,人们对金钱和权力的崇拜让社会的风气比较浮躁,崇洋媚外的思想普遍存在,很多人一定记得圣诞节,但不一定记得端午节和重阳节,中国传统的孝道、感恩等传统思想也呈滑坡趋势。一个国家的文化是这个国家的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我们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国家的文化发展。

第一、政府要有转播传统文化的意识,这不仅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加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可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二、在这个多媒体的时代,媒体也应引导在多元文化的同时,也应尊重我们本国的国情,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需要,探索我们自己的悠久文化历史,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再放光芒。

第三、我们要抓住机遇,扩大与其它国家的交流,建立国际文化长效合作机制,一方面大胆地引进国外先进文化,为传统文化增加活力;另一方面要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让世界更了解中国。如这次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就大胆引用传统文化,使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也有助于消除世界对中国的误解。

广东公务员模拟面试题目(二)

【面试模拟题】

近来,校园欺凌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这一潜伏在校园的“顽疾”更是无时无刻不牵动着家长的心。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由于校园欺凌现象多发生在学校内外,并且涉及到的都是青少年,从法律方面缺少有效的制约,涉及校外人员的欺凌事件中,校外人员也多是未成年人,无论是治安处罚还是其他强制手段,都在青少年违法面前显得有些无力。

屡屡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暴露出学校、老师、家长、孩子等各方面的应对和处理能力依然严重不足。在人们的印象中,校园欺凌就是发生在校园内的事,属于不成熟的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付出的阵痛。有些学校认识认为是“开过分了的玩笑”,可见当前面对校园欺凌,还分不清界限在哪里。而家长面对这个问题的普遍观点是以暴制暴,“打回去”.文明社会倡导丛林法则,反映出的恰恰是面对这一问题的束手无策。学校也普遍不知道“怎么办”,传统教育方式的“批评”、“教育”、“处罚”、“找家长”……,在面对复杂局面时显然已经失效。

在校园欺凌事件中,各方都是受害者。如果长期生活在暴力的阴影下,受欺凌者会遭遇严重的心理创伤,而这种伤害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心理治疗和干预,往往会延续至成年后,影响当事者一生的性格发展和身心健康。受害者还包括那些施暴者以及看起来与事件不直接相关的学生。规则和秩序对于社会组织的构建,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良好的规则与秩序,施暴者会变本加厉,本无意施暴的人也可能最终滑向另一端。换言之,校园欺凌事件中,其实没有旁观者,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每个人都会成为秩序构建的一部分。

校园欺凌事件之所以成为频发的“世界性”社会问题,有其复杂的成因,干预的尺度也不易把握。这就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界以更为积极的态度承担起预防校园欺凌的责任。学校作为教育主体,一方面,从根本上认识到欺凌事件的深层次危害,及时干预任何欺凌和暴力行为,尤其不能纵容甚至包庇。另一方面,应该以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更好的人为出发点,坚持宽容而不纵容的教育方向,给施暴者以改正的机会,特别防止“贴标签”的行为。同时,当事方的反应、媒体的事后报道,也要格外注意尺度和方式,避免校园暴力扩散成网络欺凌,给受害者带来二次伤害。

教育的实质,就是用心灵影响心灵。老师、家长与学生之间,从内心深处尊重彼此、珍视彼此,校园才会真正成为被美好和希望浸润的地方。面对校园欺凌,需要各方事前预防,事情发生时即使妥善处理,时候惩戒和科学教育,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少一些成长的烦恼。

广东公务员模拟面试题目(三)

到浙江舟山考察调研,在同舟山定海区新建社区村民座谈时,群众纷纷给村干部带领大家致富点赞。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好不好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老百姓说了算”。习这简单的一句话,再次传递百姓“口碑”是评判干部的真正标准,是检验干部好坏的“试金石”,可以说,百姓的“口碑”决定着领导干部的政绩。

【命题模拟】

近日,在下机构考察时谈到:“干部好不好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老百姓说了算。”针对这句话你怎么看?。

【思路解析】

这是一道观点类的综合分析能力题目,明确了干部评价的标准由谁来定,通过联系现实社会背景,凸显分析这样期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在日后明确如何让老百姓的发言权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答案】

在基层考察调研时着力强调“群众说了算”的干部评价标准,对于地方各级干部来说,这是一种形势倒逼,更是一种明确信号。把群众的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百姓心为心,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真正做到为官有为,实干有为。

在过去部分地方、部分领导干部存在着“唯上不唯下”的现象,过分重视上级领导轻视基层群众,群众的发言权没有得到全面的发挥,群众的心声被埋没。部分领导干部对群众诉求置之不理,究其原因是老百姓对干部的考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句话明确了领导干部的考评依据,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领导干部必然要以“公仆”的姿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党员干部的“服务质量”如何,老百姓最有发言权。没有监督的权力,最易产生权力任性与权力腐败,百姓作为对领导干部最直接的监督力量,能够清晰、明确地看到他们为百姓做了哪些事儿,哪些是实干的,哪些是“面子”上的。正所谓“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领导干部怎么样,百姓可谓一目了然。在百姓“雪亮”的目光监督下,是你想任性也无路为之,更何况是百姓口碑不过关,必然会“前途未卜”。

而我们的干部要成为百姓口中的好干部,实现基层群众对领导干部的考评影响,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多听群众意见,能及时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面临的急难盼怨问题,立足本职岗位积极谋划,站在群众立场分析解决问题。要切实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努力地使我们制定和实施的各项方针政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利益,切实解决好广大群众的民生难题。

其次,领导干部要走访调研,主动倾听民声是一方面,同时也要加强制度建设,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多让群众参与其中,汲取群众智慧,以公开透明赢得群众信任,打造“阳光型”干部。通过创新基层民主方式,发挥民间组织作用,建立阳光政务平台征集网民意见等方式,扩大公民参与、畅通表达渠道。

最后,也是要多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扩大选人用人视野,展示工作亮点,面对干得好、能力强,群众自然会给出高分,而面对工作无所作为,不求上进的慵懒散干部,群众只会给予差评。

综上所述,要更好的运用百姓“口碑”这块试金石,从制度上规定百姓“口碑”的分量,在干部考核任免时,要多听听百姓的声音,百姓评价不好的干部就不应考虑。要建立“下岗”机制,百姓口碑不好的领导干部,就应下岗。干部好不好,百姓说了算,百姓“口碑”好,干部才是真的好。如此,才是让更多为民办事的官员服务大众。

看过“广东公务员模拟面试题目及答案”

8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