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福建公务员面试题含答案
2017福建公务员面试题(一)
近年,因病致贫、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的医疗保障十分欠缺,如今国家出台覆盖城乡的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给家有重患的困难群体带来了新的希望,免去他们因病致贫的后顾之忧。正如漫画中所展示,重病在床的低保户老奶奶可以安心治病了。可见大病医疗救助措施犹如雪中碳、及时雨,切实为困难家庭提供了急需的医疗救助服务。正如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所强调的,实施城乡居民大病救助是整个社会的“稳定器”.
好制度要发挥作用还要依赖于好的执行力。为有效推进医疗救助服务,首当解除现有救助环节的衔接不畅问题。我国已建立起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为主体的医疗保障机制。连同工会救助、慈善救助等在内,已经构建起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大病保障工作涉及多部门、多环节,环环相扣,只要一个地方“断链条”,保障效果都会受影响。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是解决衔接不畅、确定救助额度、提高救助效率的良策。
推进大病保障,建设多层次、一揽子的疾病预防体系是基础,而医药控费是关键。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偏远、贫困山区的困难群体,他们缺乏基本、有效的用药指导,难以得到及时、准确的诊疗,小病拖成大病的情况仍不少见。而同时,医保目录外用药增加了困难群体走进医院的经济负担、心理负担。严控目录外用药比例,是为困难群体家庭减负的关键。
推进大病救助,还须根除政策执行不到位的现象。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存在救助事务繁杂、人手不够的状况,同时一些救助部门工作作风不实、为民解忧意识不强现象也很普遍。国家出台的新政策再好,如果落实不到位,也只能成为水中花、镜中月。因此基层医疗机构对政策的落实是关键。百姓如何了解,具体怎样对接,如何广而告知、如何简化审批流程,从而保障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体尽早受益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大病医疗救助制度,保障的是健康,维护的是民心。医疗救助力度的不断加强是缓解社会矛盾、解决民众之困的关键,也是推动执政方式转变的有益尝试。要想有效推进这项制度的落实,既要有行之有效的举措,更要有倾心为民的情怀。这还需要深入病患家庭进行走访,宣传,调研,与病患群众进行密切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发挥出医疗救助制度的社会“稳定器”作用。
2017福建公务员面试题(二)
近来,江苏一中学语文老师因在网上开收费课被举报而辞职,引发网友热议。对此,你怎么看?
【解析】
网上有偿授课虽然有违规之嫌,但终归是缺乏相关法律政策依据,而且将所有的在线教学都归为有偿补课,过于简单。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教育部门更应进一步明确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给教师搭建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让学生获得选择优质资源的机会。
2015年7月,教育部曾专门针对教师“有偿补课”问题发布《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为中小学校以及在职中小学教师设下“禁令”.不过当时针对中小学生的在线教育尤其是有偿网课还没有形成可观的规模,也没有衍生出如此多的问题,因此《规定》没有特别提及有偿网课。该名语文老师在网上授课收取一定费用,具备了有偿补课的嫌疑,但因为以前也没有网上授课的形式,现行政策文件对网络教育、网络有偿补课没有明确规范,跟不上网络教育日益发展的形势,导致执行过程中边界不好把握,所以对于此类情况往往缺乏相应的认定与处理依据。
一边是不少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还想吃点“小灶”,一边是部分在职教师想有更多实现自身价值的渠道和平台,在“互联网+”的时代里,在线学习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种方式。相较于传统方式,网络授课尚属新鲜事物,主管部门和学校对此进行检查和监督较为困难。一方面,现行规章制度中没有对网络授课进行明确界定;另一方面,其传播方式较为灵活,例如教师可以开设微信公众号讲学,不用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而家长和学生则可以通过“打赏”的方式选择性付费。
为了使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的学生,规范教师网上授课,教育部门应出台相配套的政策。一是有关部门应对教师参与在线授课行为做出明确规定,建立合理的教师身份监管制度,进一步厘清公办在校教师与市场教育机构之间的关系。二是要加强对商业化在线教育机构的管理和引导,促使其正规发展。三是要加强公办在线教育平台的建设,体现公益性。还可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鼓励好教师在教育公益网络平台讲课传播,让广大学生受益。
2017福建公务员面试题(三)
在太行山区,一位养羊的老人,在政府支持下,自己养了几十只羊,买小羊羔时每只600元,辛辛苦苦养了一年多后,市场价格下滑,成羊每只才卖到500元。“养了一年‘扶贫羊’,不仅没脱贫,还更贫困了。”对于“养上扶贫羊,脱贫更难了”这种说法,你怎么看?
此说法反应了有地方把精准扶贫理解歪了,落实偏了,搞成了“零碎扶贫”,对此急需破除精准扶贫之忧。
东家种核桃、西家种大枣,南家养兔子、北家养鸡鸭……一些产业扶贫就是让贫困户单打独斗,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能否脱贫要看运气——有的贫困群众赶上好的市场行情,如愿脱贫;有的贫困群众则时运不济,劳而无获。之所以一些扶贫项目没能让群众脱贫,主要原因在于“散”.一方面,对市场缺乏调研,对扶贫措施缺乏整体规划。比如一些地方的散户种核桃,老百姓种出来却很难卖出去,当地又没有深加工企业,效益很差。帮助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手工业等,初衷是好的,但不经认真调研和精心谋划,就把致富能力薄弱的单个贫困户推向市场,单打独斗,效果很可能难如预期。如果把市场比作大海,贫困户犹如大海里的一叶小舟,任何一个浪头都有可能导致翻船;另一方面,一些零打碎敲的举措,貌似扶贫干部在“精准”扶贫,实际上是重过程轻结果,是懒政思维在作怪。有些党政领导干部简单地给贫困群众选择个产业,提供点扶持资金,然后往市场上“一推了之”,让他们成为随波逐流的“小舟”。
精准扶贫,绝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更不是不要政府的宏观把控。一方面,放眼全局,因户施策要求我们不仅要紧盯一家一户的特点和需求,综合分析地域资源禀赋和贫困户致贫原因,微观宏观相结合,打组合拳综合施策;另一方面,加强谋划,让贫困群众能够发展合作经济、参股龙头企业、借势优势产业,“借船出海”或“造船出海”.唯有如此,他们才能劈波斩浪,如期实现稳定脱贫目标。
看过“2017福建公务员面试题含答案”